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心血管王医生告诉您:房颤是个什么心脏病?还能引起脑中风吗?

生活百事通 2023-09-20 12:04:09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是一种心律失常。

我们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正常心跳有一定的顺序。

当发生房颤时,心房无规律颤动,不能正常收缩舒张,导致我们感觉心跳不整齐,毫无规律。

简单理解正常心跳是一下一下很有规律的跳动;房颤则是没有任何规律的乱跳。

首先、房颤的危害不小

房颤可引起中风险增加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死亡风险增加近2倍,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造带来一定负担。

中风患者中约20%是由房颤导致的。

有研究显示,合并有房颤患者的脑卒中致残率明显大于无房颤患者。 长期房颤也会引起心衰,而心衰也会加重房颤,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表明,心衰患者中房颤的年发生率约为54%,房颤患者中心衰的年发生率约为33%。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远期预后差,住院率高,死亡率高。

第二、房颤原因:

风心病,冠心病,年龄大了,慢性肺病,所有引起心脏结果变化的疾病,还有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

初发房颤的人大多会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感觉。 随着房颤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就适应了这种感觉,就没有不舒服了,甚至有一部分房颤患者呈隐匿性,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房颤了,做心电图的时候才会发现。

如有心慌、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近检查心电图检查。

第三、积极治疗

1、维持窦律——转复房颤

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但这些药物一方面有副作用,一方面不能保证长期有效。

现有的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有限,主要表现为减少房颤发作,而不能消除房颤。

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房颤,但一方面费用较高,疗效一般,成功率50-60%左右,复发率较高。

2、抗凝治疗——减少血栓

预防房颤的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 抗凝治疗可使脑卒中风险降低60%~70%。 常用抗凝药: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华法林,应用已久,个体差异比较大,我们的目标INR2.0~3.0之间。 也正因为华法林吃少了不起作用,吃多了会导致出血,而且需要经常抽血,所以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不佳,很多人不愿意服用。

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起效迅速、剂量固定、与食物药物相互影响小等优点。逐渐被大家接受,但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球房颤抗凝药物的应用率约34.4%,而我国仅13.5%。很多朋友认为房颤没有不舒服,就不愿冒着出血的风险去抗凝治疗,但没有不舒服不代表没有风险,宣传房颤危害,培养抗凝意识,迫在眉睫。

(房颤脑卒中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无效,低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风险大于获益。)

3、 控制心率——降低心率

大多数初发房颤,发作时,心率较快,不但给患者带来不适,且增加急性心衰风险。所以控制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室率,能消降低心衰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预防心肌病。 我们遇见心室率偏快的房颤,常用的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洋地黄类(西地兰)、胺碘酮(可达龙)、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心律平)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4、左心耳封堵

非瓣膜性房颤90%以上的血栓来自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可通过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达到预防脑卒中目的,可作为抗凝药物的补充替代治疗。

总之,房颤并不是没有感觉就没有危险,房颤的潜在危险是引起脑中风,一定要引起我们重视!

房颤心脏病有几种?要动手术的吗?

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持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房颤按时间划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房颤可以是阵发性的,也就是可以自行终止,如果发作后不能自行终止,但可经治疗后终止,就是持续性房颤,如果经治疗后也不能终止,就是永久性房颤。房颤是一种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为小f 波,频率约350~600次/分。 房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忧虑不安。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房颤发作开始时心室率很快,可出现眩晕,甚至晕厥,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一,短者仅数秒,可频频发作,长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二、持续性房颤症状与原有的心脏病和心室率有关。这种房颤的症状主要为:房颤病人感心悸、气短,尤其是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快。持续性房颤者易于发生心力衰竭。房颤时因心房无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发生附壁血栓,导致体、肺循环栓塞,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 三、如果没有其它心脏病,且房颤时心跳又基本正常,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房颤症状,是在偶然的机会被发现,如果房颤引起心跳过快,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惊慌等,如果有其它的心脏病,就会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尤其会加重心力衰竭。 四、房颤的症状也受患者感知症状的敏感性及耐受性的影响,有的患者刚发生房颤时,可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有的患者可逐渐适应,症状可能减轻甚至消失。房颤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搏动,或控制合理的心室速率;防止中风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等。 房颤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房颤治疗药物治疗分两方面,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抗凝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一般能治愈80%~90%的房颤。 外科手术也可以使房颤痊愈[1] 1.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能治疗房颤,一般需要长期服药。 2. 直流电复律 用两个电极片放置于患者胸部的相应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而消除房颤,恢复窦性心律。患者需要住院,有一定痛苦,同时单独施行直流电复律不能治愈慢性房颤,疗效随患者病史增长,心房扩张加重,年龄增高而显著降低。 3. 安装永久起搏器 首先消融房室结,然后安装永久起搏器,完全控制心室率,这一方法并不能消除房颤,病人仍有中风危险;同时该方法较为昂贵,而且起搏器寿命有限,需定期更换。 4. 心内科导管消融 应用特殊的导管经过静脉通路插入到心脏,然后在X线监视下将导管送至发生异常电刺激信号的心房相应部位,通过射频等热能损伤,来消除这些异常电活动,达到消除房颤的目的,主流的术式是环肺静脉消融。目前随着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如Carto系统)的发展,心内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已经成为国内大中心的一线治疗方式。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对于阵发性房颤,在三维系统指导下进行的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可达80%以上,对于慢性房颤有60%-70%的成功率。 5.房颤患者的INR监测 瓣膜置换术后和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其抗凝程度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表示。因此,INR的监测对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及规避出血风险(或形成血栓)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房颤导管消融术适应人群: 与早期房颤导管消融“严格筛选”病人不同,病程在10年以上的绝大多数房颤患者都可以进行导管消融治疗。只不过,依据房颤的类型不同,各类患者的消融成功率可能有所差异。 总体来说,阵发性房颤患者,特别是发作频繁或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是最易接受导管消融的人群,也是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相对较高的人群。可惜的是,对于慢性房颤患者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副作用而最终放弃了维持正常心跳,转而选择了控制房颤心率。但是,药物维持无效慎言“放弃”,患者还可以选择导管消融来维持正常心跳。其实,慢性房颤患者,甚至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才是最迫切需要房颤导管消融的人群。因为一旦这些患者成功维持正常的心跳,则将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益处,甚至可以用改变他们的人生来形容。 5.心脏外科除颤消融手术 在心脏换瓣、搭桥,先心病等任何心脏手术中,外科医生在直视下,利用射频、微波等能量,在心房内、外膜表面沿着特定路径进行消融,阻止所有异常电生理信号传导,同时保留心脏原有的正常电生理信号传导,从而使得心脏能够恢复原有节律的搏动,心肌恢复有效的收缩,血液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被“泵”向全身,使得机体的循环系统达到正常状态。 至目前,全球已有数万名房颤患者成功接受了外科射频消融等手术而重获健康,总体成功率高达70%以上,是当前唯一可以有效治愈慢性房颤的方法,同时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而且价格相当低廉。 编辑本段预防原则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房颤一旦发生,左心房就按组织学重构,电重构规律发展下去,即便病因去除,房颤仍然会发生。可以说它是致命性的,所以做好房颤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房颤的预防可以分为基础预防房颤和药物预防房颤。 基础预防因房颤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所以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境是房颤的预防最基本的。其次,房颤病人生活中要戒烟,限制饮酒。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饮食、药物,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药。 药物预防因药物治疗是房颤治疗的基础,所以采用一些药物如地高辛、倍他乐克等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使心室率维持在60至70次每分钟的理想标准,可使患者憋气、心慌症状消失。服用抗凝血药如华法令或阿司匹林等防止左心耳内血栓形成,预防脑中风等危险地发生。 同时,在进行房颤预防的时候要注意:房颤一旦发生,由于电重构规律,即便除去病因,房颤仍然会发生。因此一切引起房颤的病因应在房颤发生之前给予去除才能真正做到预防房颤。LIFE试验发现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缬沙坦等可以减少新发房颤的发生,已发生过房颤复律后可巩固维持窦性心律,这类药提供一个很好的房颤预防的方法。 编辑本段保健知识⑴积极治疗原发病。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心房颤动患者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出现身体不适,明显头晕、言语不清、胸闷、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处理。 ⑵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⑶注意饮食保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如果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少于5g。 ⑷心房颤动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五志过极及长期精神紧张思虑。[2]

房颤是怎么引起的

问题一:引起房颤的原因是什么?引起房颤的原因是什么? 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引起房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疾病为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但也不可忽视其他疾病引起的房颤。 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房颤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充血性心衰、心肌病、其他(窦结病、肿瘤、心包炎等)。甲状腺功能异常也是是引起房颤的原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并发房颤者可达9%~22%,而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也有不少出现房颤。 除此之外,房颤可以由急性或暂时性的原因引起:如饮酒、手术、触电、心肌炎、肺栓塞、其它肺部疾病以及甲亢。基础疾病成功治疗可能消除房颤。与血管疾病无关的房颤,对于年轻病人,大约30%-50%阵发性房颤和20-25%的持续性房颤为孤立性房颤。 引发房颤的原因还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激烈运动和精神 *** 引起交感神经紧张,可以发生房颤;饭后和睡眠时迷走神经紧张状态,也可导致房颤。一般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房颤,如交感神经依赖性房颤,可使β-受体阻滞剂;迷走神经依赖性房颤,使用氟卡尼、丙吡胺等抗胆碱药治疗。 最后,老化也是引起房颤的原因,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患者也必然增加,这与老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以上是引起房颤的原因是什么的介绍,如果您对引起房颤的原因是什么还有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打进电话询问。

问题二:什么原因引起的房颤心房颤动绝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狭窄,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可见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等,偶见于正常人,我爸有左心室功能减退,我问了我们学校的病理老师,胆说只要不劳累,控制好情绪是没事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问题三:房颤是什么病?(1)电复律 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2)导管消融治疗 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
(3)外科迷宫手术 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
(4)抗凝治疗 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使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降低68%;但是抗凝治疗并不能消除房颤,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心衰等。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长期应用华法林需检测国家标准比值(INR),特别是用药初期,需要反复抽血化验,许多病人不能长期坚持。华法林的作用很容易受到其他药物或饮食的影响,剂量的调整不好掌握。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华法林的病人可以用阿司匹林或/和氯吡格雷治疗。一些无需监测INR的新型抗凝药物如达比加醇、利伐沙班等陆续在临床应用。
预后
脑卒中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人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而且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达25%左右,死亡率可达25%。
预防
房颤病人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包括:戒烟,限制饮酒,限制或不用咖啡因,一些病人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用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药物,其中可能含有 *** 物,这些物质可能促进不规则心律。

问题四:房颤是怎么一回事?会造成什么后果?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
一 病因
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障碍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持续性房颤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房颤发生在无已知心脏病变基础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二 临床表现
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每分钟150次,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病人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时心房收缩消失,心排血量减少达25%或以上。
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无心瓣膜病者合并房颤,发生中风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5~7倍。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心房颤动时,脑栓塞的发生率更高。

问题五: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 心脏包括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右心房上有一个结构叫窦房结,它是控制整个心脏跳动的“司令部”,它定期规则地发放生物电(“命令”),“命令”通过传导组织(“电线”)从心房传到心室,心肌细胞(“士兵”)接受到命令后步调一致,一起收缩,产生“心跳”。它非常规则,每分钟60-100次(称为窦性心律),这时的心跳与脉搏也是一致的。当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后,“司令部”的控制功能就丧失了,由心房的某一个部分发放另一种生物电(“错误的命令”),它快而且不规整,导致心房收缩杂乱无章,在错误的命令下,“士兵”们阵法大乱,引起心室发生快的不规则的跳动,心跳可达100-150次,快的还可高达200次,而且这时的心跳与脉搏也不一致,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惊慌、头晕眼花等不舒服感觉。房颤的危害还在于影响心功能,造成心脏扩大和心衰,容易引起血栓,导致血栓栓塞尤其是脑栓塞。 ? 房颤时常用于控制心室律的药物: 心脏病房颤是怎么回事_伴有预激综合征的房颤首选:地尔硫卓[注意,卓字应该加草字头](合贝爽/恬尔心),维拉帕米(异搏定),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普萘洛尔(心得安)。 伴有预激综合征的房颤首选:胺碘酮(可达龙)。 没有预激综合征的房颤伴有心衰首选:西地兰(静脉),地高辛(口服),胺碘酮。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 心脏病房颤是怎么回事_导管消融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心房颤动治疗方法,它是通过把一根很细(直径2.7mm)的导管经过静脉血管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通常是心房和肺静脉的连接部位),这些部位也就是心房颤动的病灶所在部位,然后释放射频或者其它能量(如超声)进行治疗的一项技术。

问题六:房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房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机体老化、一些全身疾病、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房颤发生的原因。
房颤首先是跟年龄有关系。房颤说到底是心房肌肉发生病变,绝大部分的原因是机体老化,年纪越大,越有可能的这个病。
另外还有一些导致房颤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风心病以及感染、炎症都可能导致房颤。
在这我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这些年咱们国家经济发展后国民在饮食方面现在有很不好的倾向,就是:高脂、高糖、高蛋白和高盐化,这样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房颤。此外就是饮酒,它可能导致心衰、肝硬化、大脑的损伤,同时可导致房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5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