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患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几乎都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其中这两个误区最明显:
1.刚患病时很恐慌,后来看身体没有事儿就不注意了,生活方式没有做任何改变。2.还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得了糖尿病,坚持打胰岛素或吃降糖药就没事了,很少做检查,更不测血糖。
如果您也有这种认知,或周围的人有这种认知,一定要好好学习这篇文章,了解面对糖尿病的正确做法。
1.接受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学习糖尿病知识不到位,很容易在漫长的降糖路上思想逐渐松懈,对自己的要求下降,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药也变得不规律,高血糖随之而来。
高血糖会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机体的血管神经,时间长了眼睛、肾脏等器官就有问题,那时候就比较被动了。
因此,诊断糖尿病先接受正规的糖尿病教育,如在糖尿病教育门诊学习,或者购买一本靠谱的糖尿病书籍学习。您投入的时间成本,后期将获得健康的回报,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因为越早接受正规的糖尿病治疗,越不容易患糖尿病并发症。
2.必须要测血糖
学生学习需要通过考试来了解知识掌握的程度。糖尿病患者唯有通过血糖监测才能了解你控制血糖所做的努力是否有效果。
建议糖尿病患者一般每周监测2-4次空腹和餐后血糖,3个月左右做1次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全面了解血糖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3.只靠吃药控制不好血糖
控制血糖绝不仅仅只是用药这么简单的问题。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如果没有控制饮食,无论什么药物都不能把血糖控制好。
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在用药的同时,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一个都不能少。
4.用药方案需要根据病情调整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吃上药就没事了。如果口服降糖药吃了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仍高于6.5%,就说明治疗方案效果差,要及时换用或加用胰岛素。如果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也要调整。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能让患者免于长期高血糖的危害,这样才能避免和延缓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让糖友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5.减少在外就餐次数
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的颈部血管和下肢血管发生血管内壁的增厚及斑块形成,这些斑块,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发生斑块的患者,经常在外就餐,很少在家吃饭。酒店的饭菜为了保证口味,往往使用过多的油脂和糖分,易加重血糖异常,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管理糖尿病不要想当然,要做抗糖路上的正规军,与专业医生一起走正确的路。
作者:青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5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通里穴位位置图,通里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