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的起始经脉,经脉的循行与肺腑相连,并向下与大肠相联络。所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肺脏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呈圆锥形,其叶向下垂,很像战国时期马车的伞盖,因此有“五脏六腑之华盖”之称。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
残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拇指白肉际
抵指少商如韭叶。
前胸中府出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循;
孔最列缺经渠上,太渊鱼际少商端。
距中六寸肺经行,中府前胸一肋平;
肺系横行至腋下,三寸天府四侠白;
尺泽肘弯纹凹处,孔最腕上一寸是;
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取于寸口陷:
太渊腕纹桡侧头,鱼际拇指本节后:
斜出支脉交大肠,大指甲根止少商。
肺经经络穴位运行图
肺经和肺、大肠、喉咙等器官联系密切,肺经申通,也就保证了这些相关器官的功能,当肺经异常不通时,人的身体会出现以下疾病。
沿肺经所过部位有肿痛、麻木、发冷、酸胀等异常感觉,一般出现在锁骨上窝、上臂、前臂内侧上缘,也就是拇指方向。
肺腑本身异常会出现咳嗽气喘、气短、胸部胀痛等症状。又因肺与口鼻相通,所以也会出现鼻塞、感冒、流涕、伤风怕冷等症状。
肺经经气异常易导致情绪异常。肺气虚时,会产生伤心、自卑、心理压力大等情绪;肺气过盛时,则会产生自负、狂妄等情绪。
皮肤病:肺经与皮肤关系密切,肺经经气异常可导致皮肤改变,如过敏性皮肤病、色斑、无光泽等。
肺经位于上肢内侧,平常看电视、等车等空闲时间都可以用手掌拍一拍该经所循行的位置,不过力度一定要轻,因为人的肺气永远都不会多,只会变少,因此轻度拍打是实据,而用力过重的话,就会“泻”气。每次轻轻拍打1-3分钟即可。
《黄帝内经》中说,寅时(03:00~05:00)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肺经,肺有病的人经常会在此时本来,就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保养肺经此时按摩最好,但此时正是早上睡眠的时间。因此,可在同名经,也就是足太阴脾经当今的时段(09:00~11:00)对肺经和脾经进行按摩。
拍打人体肺经循行部位时,不可用力过度,尽量不要选择在寅时拍打或按摩,以免影响睡眠质量,造成精力下降。
1 肺经不通的症状肺经和肺,大肠,喉咙,皮肤等器官联系密切,肺经畅通了,这些器官的功能才能得到保障,肺经一旦不通,身体就会出现以下病症:
1.沿肺经循经路线上的麻木疼痛,发冷酸胀等异常,这些不适症状一般出现在上臂,前臂内侧上缘,锁骨窝等处。
2.肺经经气异常,会导致胸闷咳喘,气短,心烦不安等症状发生;加之肺与口鼻相通,肺经不通的时候还会出现鼻塞,感冒,流涕等症。
2 通肺经自我按摩方法将胳膊伸直,沿着大鱼际方向一直向胳膊上翘,敲到肩膀处即可,左右手相互交替,各敲10-15遍。
3 按摩鼻部通肺经方法1.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时,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擦拭30次左右,或用手指在鼻部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揉捏鼻部1分钟,轻点按迎香和上迎香各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食指尖置鼻尖处,拇指,中指放在鼻翼两侧,捏拿鼻翼,注意调整呼吸,防止憋气,提捏3-5分钟,有涕为宜。
4 疏通肺经的功效1.肺经,顾名思义,内联的脏腑就是肺脏。经络有联系内外,沟通表里的作用,所以疏通肺经对一切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好处,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鼻炎,咳嗽,肺部胀满等。
2.肺主皮毛,肺经的作用就是配合其他络脉将气血输送到身体的每一处皮肤,毛发,经常按摩肺经,皮肤,毛发得到充分滋养,可以有效消除色斑和皱纹。
3.肺主皮毛,风邪入侵皮毛的时候,肺就会作出反应,“内正则外邪不侵”,疏通手太阴肺经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4.中医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遥相呼应,手太阴肺经在体内下络于大肠,所以肺经通达,对于改善人体排泄功能,预防和缓解便秘都有帮助。
1 肺经的准确位置和走向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腕部,向下联络大肠,向上穿过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横行至外上方中府穴,沿经腋下向手臂内侧前缘下行,过大鱼际,止于拇指桡侧指甲盖上0.1寸的少商穴。
分支:从桡侧手腕上1.5寸的列缺穴分出,沿手背下行至食指桡侧商阳穴,交至大肠经。
2 肺经不通的症状
3 肺经不通如何调理
4 拍打肺经的注意事项1.拍打时应全身放松,最好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拍打,且力度不宜过重,应慢慢增加。
2.空腹时不宜拍打肺经,空腹时体力不足,拍打效果不佳且可能会让身体虚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4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下一篇: 猪头肉,吃了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