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一般指发热。9个多月的宝宝发热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小儿肺炎等引起的,需要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详情如下:
1、上呼吸道感染
宝宝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在受凉时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流涕、发热、打喷嚏等症状。
家长可以使用温水擦洗宝宝手心、脚心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家长应密切监测宝宝的体温,若腋下体温在38.5℃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达到退热的目的。若宝宝伴有咳嗽的症状,还可使用右美沙芬、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自限性,一般病程较短,预后良好,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2、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考虑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人类疱疹病毒7型、柯萨奇病毒等感染所致。该病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
家长需要让宝宝多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多安抚宝宝情绪,同时做好体温监测,可以给宝宝洗温水浴,帮助机体散热,缓解不适症状。若宝宝腋下体温达到38.5℃,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预防高热惊厥。若宝宝免疫力低下,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来治疗。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宝宝可自行恢复。
3、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考虑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所致。宝宝肺黏膜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可引起发热,一般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可达38-40℃。宝宝还可伴随咳嗽、咳痰、喘息、拒食等症状。
家长需要多给宝宝喂水,定期室内外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若宝宝腋下体温达到38.5℃以上,需要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进行退热处理。针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来治疗。针对于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可以使用头孢克肟、头孢拉定等来治疗。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可以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来治疗。小儿肺炎需要及时就诊,经积极治疗可以获得良好预后。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肺气肿、脓胸等并发症。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外,该症状还考虑与风湿热、脑膜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有关。家长应带宝宝及时就医诊断病情,并遵医嘱合理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92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红酒配花生米的功效
下一篇: 海裙菜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