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防风叶的功效和作用

佚名 2023-07-31 23:35:17

防风叶具有解表祛风、解痉止痛、发汗除湿的功效和作用。

1.解表祛风

防风叶归肺经,性微温,若遭受风邪侵袭,使用防风叶可以疏散风邪,改善机体头痛、乏力等症状。

2.解痉止痛

若风邪侵袭肠道,可导致肠道痉挛,服用防风叶可以祛除内邪,改善胃肠功能,减轻疼痛。

3.发汗除湿

防风叶归膀胱经,可以促进机体排尿,且可增加汗液分泌,使体内停聚的水液通过汗液形式排出,改善湿气引起的头晕、水肿、精神萎靡等表现。

防风叶属于中药,适用于风邪入体者,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或调整剂量,以防加重机体不适。阴虚火旺、阳虚自汗患者需避免服用。且使用期间饮食上需忌辛辣、生冷的食物,以防影响药物吸收。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

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性耳廓肿胀,与荆芥同用更强。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灌服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增强免疫

水煎剂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因此,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镇静和抗惊厥

分离出藤助防风脱糖素和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可延长睡眠时间。

水煎剂灌胃对小鼠电休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保护胃黏膜和解痉

藤助防风脱糖素可抑制酒精所致的胃黏膜损伤。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应激性溃疡。防风水煎剂能明显抑制兔肠的收缩而有解痉作用。其挥发油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收平喘之功。

治疗肥胖症

近年来日本对本品治疗肥胖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对妇女肥胖确有疗效,尤其是对20~30岁妇女肥胖效果最为显著。

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多属外感风热,郁而化火,邪毒循经窜络于耳所致,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用法是取本品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或用本品原方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治疗脑病后遗症

对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及脑血栓等病经对症治疗缓解后,多数留有前额或某一部位疼痛的后遗症,在各种药物治疗部不见效时,可服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每次6克,每日1次,一般在3~4天即可见效。

防风食用方法

防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防风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防风。

防风祛湿粥


材料:防风20克,防己15克,粳米100克、薏米50克

制作:防风、防己水煎取汁,加入粳米、薏米熬粥,分次食用。

功能:用于风湿较盛、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疼痛较剧的患者。

白术防风汤

功效:若服“羌活防风汤”有自汗者。

材料:白术(四钱) 防风(八钱) 黄蓍(四钱) ?

用法:上分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后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羌活防风茶

功效:祛风胜湿,治外感风寒湿邪。

材料:羌活5g、防风3g、苍术3g、川芎3g、白芷3g、绿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白芷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来源:传统药茶方。

解毒防风汤

功效:治痘痂落后,热毒未尽,而疮瘢复起成凸者。

材料:金银花5钱,甘草1钱,木通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连翘1钱,牛蒡子1钱。

用法:同紫草煎汤服。外用蚬子水摩之。

来源:《痘麻绀珠》卷十七。

防风枳实汤

功效:治风头眩欲倒,眼旋屋转,头脑痛。

材料:防风3两,枳实3两(炙),茯神4两,麻黄4两(去节),细辛2两,芎 3两,前胡4两,生姜4两,半夏4两(洗),杏仁3两,竹沥3升。

做法:上切。

来源:防风汤(《千金》卷十三)、防风枳实散(《普济方》卷四十七)。 ?

防风薏米煎

功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材料:薏米30克,防风10克。

做法:薏米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1次服完,连用1周,停3日后可再用。

人参防风茶

材料:人参、川芎各3克,茉莉花茶包1个,防风5克。

做法:

(1)将所有茶材放入杯中,冲入适量热开水。

(2)静置10分钟后即可饮用。

竹叶防风汤

功效:治妇人产后伤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材料:淡竹叶(半把) 防风人参桂枝 苦梗 甘草(各半两) 葛根(一两半)

做法: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使汗出。颈项强,用附子炮去皮脐,锉如豆大,抄一钱同煎。呕者,加半夏煎服。

上一页全文完(共 11714 字) 展开全部内容

中药防风是什么 防风的药用价值

防风这个中药不是那么耳熟吧,防风在中药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容小觑哦,那么中药防风是什么呢,防风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药防风是什么?
防风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细长圆柱形,淡黄棕色。茎单生,自基部分枝较多,与主茎近于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叶片卵形,有柄。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小,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序梗长2-5厘米;伞辐无毛;小伞形花序有花4-10;无总苞片;小总苞片线形,先端长约3毫米,萼齿短三角形;花瓣倒卵形,白色,无毛。双悬果狭圆形,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防风的药用价值
根供药用,为中国东北地区著名药材之一。有发汗、祛痰、驱风、发表、镇痛的功效,用于治感冒、头痛、周身关节痛、神经痛等症。防风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此外,防风叶、防风花也可供药用。

防风配什么能止汗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笔者用本方加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乌梅,治自汗、盗汗,均获佳效。

防风配什么能止泻

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

防风(伞形科防风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

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rucz.) Schischk.)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细长圆柱形,淡黄棕色。茎单生,自基部分枝较多,与主茎近于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叶片卵形,有柄。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小,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序梗长2-5厘米;伞辐无毛;小伞形花序有花4-10;无总苞片;小总苞片线形,先端长约3毫米,萼齿短三角形;花瓣倒卵形,白色,无毛。双悬果狭圆形,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中国黑龙江、吉宁、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区。生长于草原、丘陵、多砾石山坡。根供药用,用于治感冒、头痛、周身关节痛、神经痛等症。(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 :防风 拉丁学名 :Saposhnikovia?divaricata?(Trucz.) Schischk. 别称 :北防风、关防风(东北)、哲里根呢(内蒙古)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伞形目 科 :伞形科 亚科 :芹亚科 族 :脂胶芹族 属 :防风属 种 :防风 分布区域 :中国东北、华北、西北 命名者及年代 :(Trucz.) Schischk.,1951 形态特征,产地生境,生长习性,繁殖方式,播种,移苗,根段,栽培技术,整地施肥,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病害防治,白粉病,斑枯病,主要价值,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粗壮,细长圆柱形,分歧,淡黄棕色。根头处被有纤维状叶残基及明显的环纹。茎单生,自基部分枝较多,斜上升,与主茎近于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4-35厘米,宽6-8(-18)厘米,二回或近于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有柄,长5-8厘米,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狭楔形,长2.5-5厘米,宽1-2.5厘米。 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小,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序梗长2-5厘米;伞辐5-7,长3-5厘米,无毛;小伞形花序有花4-10;无总苞片;小总苞片4-6,线形或披针形,先端长,长约3毫米,萼齿短三角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长约1.5毫米,无毛,先端微凹,具内折小舌片。双悬果狭圆形或椭圆形,长4-5毫米,宽2-3毫米,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每棱槽内通常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坦。花期8-9月,果期9-10月。产地生境产中国黑龙江、吉宁、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区。生长于草原、丘陵、多砾石山坡。生长习性防风耐寒、耐干旱,忌过湿和雨涝,防风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但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适宜。粘土、涝洼、酸性大或重盐碱地不宜栽种。繁殖方式

播种

秋播与春播均可。中国北方秋播多于晚秋上冻之前,秋播宜用干种子,来春出苗,出苗齐、出苗率高,根部质地坚实,粉性足,品质好。春季播种应在5月中下旬,即在地温达到15℃以上时播种。春播发芽出苗率低,播前先将种子置于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干外皮再行播种。播种时,于做好的床内,按行距20厘米,开深3-5厘米的浅沟,覆土1-1.5厘米,稍加镇压。每亩播量2千克左右。

移苗

育苗可春播或秋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15厘米横畦开沟,深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2厘米,稍加镇压,亩播量6-8千克。畦上盖草苫保温保湿,浇透水,播后20-25天即可出苗。播后遇春旱时要及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40%,以利出苗。出苗后要连续除草松土3次,使畦面无杂草。苗高8厘米时追肥,亩施厩肥100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

根段

在秋季或早春收获时,选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条,截成3-5厘米长的小段,按行株距50×15厘米挖穴栽植,穴深6-8厘米,每穴栽入一个根段,不能倒栽,再覆土3厘米。亩用种根50千克左右。也可于晚秋将种根按10×3厘米的行株距假植,待根段上段长出不定芽或翌日春长出1-2片叶子时再定植。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人工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做床。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采用大垄高床,床宽130-140厘米,长度视需要而定,床高10-12厘米,床间距30厘米。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6月前需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植株封行时,先摘除老叶,后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入冬时结合清理场地,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间苗、定苗与补苗。苗高5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间苗;苗高10-13厘米时,按30厘米株距定苗。对缺苗部位进行移栽补苗。要带土移栽,栽后及时浇水,以利成活。追肥。在基肥足、生长健壮时,第一年可不追肥。否则,可在丛生叶封垄前亩追施腐熟的饼肥50千克或尿素5-10千克加磷酸二铵7千克。第二年返青时,亩追施人粪尿1000千克加磷酸二铵7千克,或每亩追施硫酸铵15千克加磷酸二铵7-8千克。灌水与排水。播种后至出苗,应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表面板结,影响出苗。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涝,以免烂根死苗。摘薹。对两年生以上的植株,在6-7月抽薹开花时,除留种外,发现花薹时应及时将其摘除。

采收加工

冬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在萌芽前采收。用种子繁殖的防风,第二年就可收获。春季分根繁殖的防风,在水肥充足、生长茂盛的条件下,当根长30厘米、粗1.5厘米以上时,当年即可采收。秋播的于翌年10-11月采收。采收时须从畦一端开深沟,按顺序挖掘,根挖出后除去残留茎和泥土。每亩可收干品药材200-300千克。病害防治

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嫩茎,发病初期在叶片及嫩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的点状白粉斑,以后逐渐蔓延,全叶及嫩茎被白粉状物覆盖。发病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及嫩茎枯死。此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释放出子囊孢子,从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发病植株上产生的分子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频繁的重复侵染。
防治方法:⑴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秋冬季及时清除病残体可减少越冬菌源,注意田间通风透光。⑵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40%氟矽唑悬浮剂1万倍液、12.5%志信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3次。

斑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秆也可受害。叶片染病病斑生在叶两面,圆形至近圆形,大小2-5毫米,褐色,中央色稍浅,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该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病茎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措施:⑴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入冬前清洁田园,烧掉病残体,减少菌源。⑵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摘除病叶,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喷2-3次,间隔7-10天,以防感染扩大。主要价值根供药用,为中国东北地区著名药材之一。有发汗、祛痰、驱风、发表、镇痛的功效,用于治感冒、头痛、周身关节痛、神经痛等症。 防风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此外,防风叶、防风花也可供药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释名」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1、自汗不止。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又方:防风用面炒过,猪皮煎汤送下。

2、盗汗。用防风二两、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睡时服。

3、老人便秘。用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开水送下。

4、偏头风与正头风。用防风、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5、破伤风(牙关紧闭)。用天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6、小儿解颅(按:指囟门久不闭合)。用防风、白及、柏子仁,等分为末,乳汁调涂囟门。一天换药一次。

7、妇女崩中。用防风(去芦头),灸赤为末,每服一钱,以面糊酒调下。此方称“独圣散”。

8、中乌头、芫花、野菌等毒。用防风煎汁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91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