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热患者可以适量吃鱿鱼,但是不建议过多食用。
胆热是外感风热、情志内伤所致。鱿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等元素,可以滋养骨骼,改善肝脏功能。其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钾等物质,可以满足身体所需营养。胆热患者适量吃鱿鱼可以补气,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但鱿鱼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若过多摄入,会造成胆固醇升高,加重病情。
胆热的患者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可以吃苦瓜、冬瓜、萝卜、西瓜、梨子等清热泻火的食物进行调理。保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避免吃煎炒、油炸等易上火的食物。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少腹胀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
可以吃吧 营养信息营养素 每100克热量(大卡)75.00碳水化合物(克)0.00脂肪(克)0.80蛋白质(克)17.00维生素A(微克)16.00维生素E(毫克)0.94核黄素(毫克)0.03镁(毫克)61.00钙(毫克)43.00铁(毫克)0.50锌(毫克)1.36铜(毫克)0.20锰(毫克)0.06钾(毫克)16.00磷(毫克)60.00钠(毫克)134.70硒(微克)13.65 功效:鱿鱼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元素,对骨骼发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预防贫血。鱿鱼除了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还是含有大量牛磺酸的一种低热量食品。可抑制血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成人病,缓解疲劳,恢复视力,改善肝脏功能。其含的多肽和硒等微量元素有抗病毒、抗射线作用。中医认为,鱿鱼有滋阴养胃、补虚润肤的功能。鱿鱼除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鱿鱼还含有大量的牛黄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适用人群:一般人均能食用。适用量:每次30~50克。特别提示:鱿鱼须煮熟透后再食,皆因鲜鱿鱼中有一种多肽成分,若未煮透就食用,会导致肠运动失调。鱿鱼之类的水产品性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鱿鱼含胆固醇较多,故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应慎食。鱿鱼是发物,患有湿疹、荨麻疹等疾病的人忌食。营养分析 1、 鱿鱼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疗贫血;2、鱿鱼除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鱿鱼还含有大量的牛黄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恢复视力,改善肝脏功能;3、其所含多肽和硒有抗病毒、抗射线作用。4、 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发现,鱿鱼中虽然胆固醇含量较高,但鱿鱼中同时含有一种物质——牛磺酸,而牛璜酸有抑制胆固醇在血液中蓄积的作用。只要摄入的食物中牛磺酸与胆固醇的比值在2以上,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不会升高。而鱿鱼中牛磺酸含量较高,其比值为2.2。因此,食用鱿鱼时,胆固醇只是正常地被人体所利用,而不会在血液中积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存信教授表示,胆固醇有低密度和高密度之分,鱿鱼中的胆固醇以高密度为主,对人体有利无害。鱿鱼体内的脂肪与畜、禽类脂肪的结构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体内的胆固醇多集中于其内脏部位。根本没必要担心因为食用鱿鱼而导致胆固醇摄入量增多。因此,对怕胖的人来说,吃鱿鱼反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5、据中国渔业协会远洋分会资料显示,鱿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优点,其的营养价值毫不逊色于牛肉和金枪鱼,每百克鱿鱼含有蛋白质66.7克、脂肪7.4克,并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钙、磷、磺等无机盐。鲜活鱿鱼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16%~20%,脂肪含量极低,仅为一般肉类的4%左右,因此热量也远远低于肉类食品,对怕胖的人来说,吃鱿鱼是一种好的选择。而鱿鱼不但富含蛋白质、钙、磷、铁,以及钙硒、碘、锰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DHA(俗称脑黄金)、EP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加上肉中所含的大量牛磺酸。只要摄入的食物中牛磺酸与胆固醇的比值在2以上,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不会升高。而鱿鱼中牛磺酸含量较高,其比值为2.2。因此,食用鱿鱼时胆固醇只是正常地被人体所利用,而不会在血液中积蓄,可有效减少血管壁内所累积的胆固醇,对于预防血管硬化、胆结石的形成都颇具效力。同时能补充脑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因此对容易罹患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鱿鱼更是有益健康的食物。一般人群均能食用脾胃虚寒、肝病患者、湿疹、荨麻疹等疾病患者忌食。
吃鱿鱼的好处是补充营养,有利于骨骼发育。坏处则是容易加重甲亢的症状,还有可能会过敏。
1.好处:鱿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以及矿物质元素,适当吃一些可以补充营养。鱿鱼含有钙元素,所以吃鱿鱼能起到补钙的作用,有利于骨骼的发育。鱿鱼中含有B族维生素,适当吃一些可以营养神经,缓解疼痛症状。
2.坏处:鱿鱼中的碘元素含量比较高,所以容易刺激甲状腺激素合成,加重甲亢的症状。鱿鱼是高嘌呤的食物,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所以痛风患者要尽量少吃。吃鱿鱼容易过敏,过敏人群尽量不要吃。
平时吃鱿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鱿鱼彻底煮熟,没有煮熟的鱿鱼存在寄生虫,对身体不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90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女人怕冷是什么原因怎么调理
下一篇: 耳朵不好是肾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