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麦冬莲子汤的功效

佚名 2023-07-31 22:51:45

麦冬莲子汤具有润肺养阴、补脾益胃、清心除烦等功效,详情如下:

1、润肺养阴

麦冬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润肺养阴的功效,和莲子一起煎汤能够缓解肺燥干咳、阴虚劳嗽、痰中带血、喉痹咽痛等症状,适合肺阴虚者饮用。

2、补脾益胃

莲子归脾经,具有补脾益胃的功效,和麦冬一起煎汤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脾胃运化,改善脾虚泄泻、肠燥便秘等症状。

3、清心除烦

麦冬、莲子归心经,一起煎汤后服用可以起到清心除烦的作用,对于心悸失眠、神烦少寐、心神不安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功效外,麦冬莲子汤还具有益肾涩精、生津、止带等功效。麦冬莲子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胃有痰饮湿浊者、外感风寒咳嗽者禁忌服用。另外,患者服用期间需要清淡饮食,不宜食用过多辛辣燥热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不利于病情恢复。

麦门冬的功用做法与禁忌详解

麦门冬的外观较为奇特,它不仅是一种具有保健效果的食材,更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的药材。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麦门冬,但是对于具体的关于麦门冬的功用与禁忌,可能并不是很了解,为此搜罗了相关的资料,将为大家展开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麦门冬的功效

服用麦门冬可以清心除烦

麦门冬能够用于清心除烦,对于内热扰心之证,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等症患者有良效。还适合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的病人服用,此类病人服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服用麦门冬可以养阴润肺

麦门冬对于我们的肺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养护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病症。

服用麦门冬可以益胃生津

麦门冬可以用来治疗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阴虚肠燥,大便秘结等病症。

莲子麦冬百合汤

原料:选用三十克莲子、三十克百合、十二克麦冬、冰糖适量。

做法:

1、先把备好的百合、麦冬洗净后一起放入锅中,煎汁1碗,把渣去除。

2、再把百合、麦冬汁同莲子再入锅中,加冰糖适量煮汤,调入冰糖稍炖即成,喝汤。每天服用一剂,两个星期为一个疗程。

功效:莲子麦冬百合汤可以补中养神,益气延年,清痰火,补虚损,清养肺之阴,生津润燥,清心安神。能够用于辅助治疗肺热咯血,心悸失眠等病症。

麦门冬的食用禁忌

麦门冬虽然治病功效非常突出,但是如果出现了虚寒泄泻、湿浊中阴、风寒或寒痰咳喘的病症时要禁服。

麦门冬可以做成很多种治病的食疗方,不仅能够使病症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也不会带来副作用,当然这建立在正确的使用基础上,服用麦门冬需要听从专业的医生指导,并且要结合自己的病情需要,不可以盲目的乱用,有一些禁忌的人群是需要避免服用麦门冬的。

麦冬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详细点儿

药源相关

麦冬成品
【来源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吴普本草》:“麦门冬,生山谷肥地,叶如韭,肥泽丛主,采无时,实青黄。”
②《别录》:“麦门冬,叶如韭,冬夏长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二月、三月、八月、十月

麦冬
采,阴干。”
③陶弘景:“函谷即秦关,而麦门冬异于羊韭之名矣,处处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
④ 《本草拾遗》:“麦门冬,出江宁,小润;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葱,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种,功用相似,其子圆碧。”
⑤《本草图经》:“麦门冬,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
⑥《纲目》:“麦门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于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粪及芸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其子亦可种,但成迟尔。浙中来者甚良,其叶似韭而多纵文,且坚韧为异。”
⑦《增订伪药条辨》:“按麦门冬,出杭州笕桥者,色白有神,体软性糯,细长皮光洁,心细味甜为最佳。安徽宁国、七宝,浙江余姚出者,名花园子,肥短体重,心粗,色白带黄,略次,近时市用,以此种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实,质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阳县等处亦出,名采阳子,中匀,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苏大、曰超级大等名目,以枝头分大小耳。”
【别称】麦门冬、麦冬、杭麦冬、浙麦冬、寸冬、寸麦冬、炙麦冬、朱麦冬、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鲜麦冬;
【药方名】朱砂拌麦门冬等处方中写麦门冬、麦冬、寸冬指生麦冬。为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晒干入药者。炙麦冬为净麦冬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减缓寒凉,养阴而不腻胃。朱麦冬又名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为净麦冬喷水少许微润,将朱砂细粉撒布均匀,使朱砂粉与麦冬粘连一块而入药者。偏于镇惊安神。鲜麦冬为其鲜品洗净入药者。[4]
【商品名】浙麦冬:又名杭麦冬、笕麦冬。为产于浙江杭州笕桥一带者,后泛指产于浙江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主产于浙江余姚、杭州、慈溪、萧山等地。
川麦冬:又名川冬,主产于四川绵阳地区,以涪江冲积平原所产麦冬为佳品,又称涪城麦冬,销全国并有出口。
连心麦冬:不抽去心者。去心麦冬:为抽去心者。均以个大、肥壮、半透明、质柔、色黄白、有香气、嚼之发粘、干燥无须根者为佳。
【药物来源】该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根。叶丛生于基部,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因品种不同粗细有异。花茎常低于叶丛,稍弯垂,花淡紫色总状花序,花生于苞片下,每个苞片内1-2朵,花期5~8月。果黑蓝色。该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 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揉搓、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该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贮藏环境】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物性状】该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该品采用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0.0%。含水分不得过18.0%。总灰分不得过5.0%。含麦冬总皂苷以鲁斯可皂苷元(C27H4204)计,不得少于0.12%,该品按干燥品计算。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说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谓麦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烦。然后世医家反对者众多,如吴鞠通每用麦冬则注明不去心,谓麦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经之热。笔者认为似无争论之必要,由于中国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可入乡随俗,不必苛求。如欲用其入心清热,可用朱砂拌之,称为辰麦冬。
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麦冬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药物功效】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克;或6~12克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②《药性论》:“恶苦芺[音ǎo]。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鲫鱼。”
⑤《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卓泄泻者,咸忌之。”

⑥《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⑦《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误用。”[5]
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 :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6]
【付方】[7] 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麦冬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麦冬配元参,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
麦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1、麦冬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0克,生甘草5克,冬桑叶7.5克,扁豆7.5克,花粉7.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温病条辨》沙参麦

即将成熟的麦冬
冬汤)
2、麦冬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参25克,麦门冬(去心)15克,五味子10克(碎)。水煎,不拘时温服。(《千金方》生脉散)
3、麦冬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麦门冬汁五合,生刺蓟汁五合,生地黄汁五合。相和,于锅中略暖过,每服一小盏,调伏龙肝末5克服之。(《圣惠方》麦门冬饮子)
4、麦冬治燥伤胃阴:玉竹15克,麦冬15克,沙参10克,生甘草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辫》玉竹麦门冬汤)

5、麦冬治衄血不止:麦门冬、生地黄,每服50克,水煎。(《济生方》麦门冬饮)
6、麦冬治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麦冬五钱(连心),火麻仁四钱,生白芍四钱,何首乌三钱,乌梅肉二钱,知母二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温病条辨》麦冬麻仁汤)
7、麦冬治齿缝出血成条:人参八分,茯苓、麦冬各一钱。水煎温服。(苏轼麦门冬汤)
8、麦冬治阳明温病,无上焦症,数日大便不通,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八钱,生地八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温病条辨》增液汤)
9、麦冬治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煎小麦一合,至一盏半,去麦入药,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食后各一。(《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图册(20张)
10、麦冬治消渴,喉干不可忍,饮水不止,腹满急胀:麦门冬(去心,焙),乌梅(去核取肉,炒)各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叠,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三。(《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11、麦冬治肺痈涕唾涎沫,吐脓如粥: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桔梗(去芦头)五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青蒿心叶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稍轻者粥饮调下亦得。(《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12、麦冬治患热消渴:黄连一升(去毛),麦门冬五两(去心)。上二味,捣筛,以生地黄汁、栝楼根汁。牛乳各三合和,顿为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五丸,饮下,日再服,渐渐加至三十丸。(《外台秘要方》)
13、麦冬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麦门冬一两,黄连五钱。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麦门冬汤下。(《普济方》麦门冬丸)
14、麦冬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麦门冬汤)

莲子心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莲子心是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的绿色胚芽取出,晒干制得。那么你想知道是什么吗?下面由我跟你详细介绍,一起来了解吧!

莲子心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莲子心的功效

清心,去热,止血,涩精。治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

莲子心主要成分:含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荷叶碱、前荷叶碱、牛角花素、甲基紫堇杷灵、去甲基乌药碱。又含木犀草甙、金丝桃甙、芸香甙等黄酮类

其中前荷叶碱、牛角花,素、甲基紫堇杷灵有带苦性,因而莲子心是苦的,成熟的莲子心会苦一些.

莲子心:莲子心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的功效。将莲子心2克用开水浸泡后饮用,可治疗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也用于治疗高血压、心悸和失眠。

莲子心的作用

1、降压作用、从莲子心提出莲心碱结晶,有短暂降压之效,改变为季铵盐,则出现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氧位甲基-莲心碱硫酸甲酯季铵盐对迷走神经节阻滞作用强而持久,但并不是通过迷走神经而致持久降压;脊髓猫和狗头交叉回圈试验都指出其降压机理主要是外周作用。莲子心非结晶生物碱Nn-9,具有较强降压作用。麻醉猫静脉注射1~2毫克/公斤,可降低原血压水平约50%,维持2~3小时;狗血压于半小时即恢复;兔子不降压。有快速耐受性。经进一步实验,证明此生物碱降压机理主要是释放组织胺,使外周血管扩张,其次与神经因素也有关。

2、对心血管作用:莲心非晶性生物碱Nn-9对麻醉猫静脉注射1~2mg/kg,能降代血压50%,维持2~3小时;同样剂量,对狗的降压作用只能持续 30分钟;对兔无降压作用,对猫和狗的降压作用有快速耐受性。Nn-9的降压机制主要是释放组胺,使外周血管扩张,其次与神经因素也有关。莲心碱 10mg/kg给麻醉猫静脉注射,亦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在10~20分钟即恢复;但如改成季铵碱则出现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从实验结果睦,结晶性的莲心碱并非主要降压成分,而非晶性生物碱Nn-9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

3、对平滑肌作用:去甲基衡州乌药碱则具有显著的平滑肌松弛作用。

莲子心的食用方法:

1、脾益胃散:莲子肉、芡实、扁豆、薏苡仁、山药、白术、茯苓各120克,人参15克***或党参60克***。共炒研末。临用时可加适量白糖。每次用15~30克,以温开水冲调服。

2、莲子百合麦冬汤:莲子15克***带心***,百合30克,麦门冬12克。加水煎服。

3、莲肉糕:莲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g,炒香;茯苓100g***去皮***。共研为细末,白糖适量,一同拦匀,加水使之成泥状,蒸熟,待冷后压平切块即成。源于《士材三书》。茯苓为补脾利溼药,与莲子肉、糯米同蒸糕食,则补脾益胃之功尤著。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大便稀溏等。

4、红枣银耳莲子汤:红枣100克,白木耳50克,莲子100克,红糖适量。将红枣、白木耳、莲子洗净后泡水。锅中加适量的水,放入3种材料,煮熟后,加糖调味。

本方用带心莲子以清心宁神,百合、麦门冬亦有清心宁神之效。用于病后余热未尽,心阴不足,心烦口乾,心悸不眠等。

5、蜜汁红莲:是将莲子与红枣先用文火炖1小时,再加入白糖、猪板油,文火焖至汁干食用。配上银耳可调制成莲子银耳汤;配上人参和适量冰糖隔水蒸炖,为莲肉人参汤;配上桂圆再加红枣、糯米共煮,可熬成莲子桂圆汤。

6、莲子红枣汤:莲藕两大截去皮切块洗净沥干;红枣4两、莲子2两用水浸泡至软后捞起;将藕块和红枣、莲子加冰糖适量水煮1个半小时,至食材软透。

麦冬要和什么一起煲汤?

 虫草花石斛汤

材料:瘦肉-----250克、虫草花---50克、石斛-----30克、百合------20克、麦冬------10克、蜜枣------1个、盐--------1小匙

步骤1、将瘦肉洗净,切成块。
2、将虫草花、石斛、百合、麦冬、蜜枣等材料洗净。
3、汤煲内加入适量的水,将所有煲汤的材料一起放入。
4、盖上锅盖,开大火烧。
5、大火烧开后,表面会有一层浮沫,用汤勺将浮沫撇去。
6、再开小火慢慢煲1.5个小左右,关火前5分钟加盐,好了,享用美味养生的靓汤吧。
莲子麦冬百合汤

原料:莲子、百合各30克,麦冬12克,冰糖适量。

步骤1.将百合、麦冬入锅中,煎汁1碗,去渣。
2.百合、麦冬汁同莲子再入锅中,加冰糖适量煮汤,调入冰糖稍炖即成,饮汤。每日1剂,以2周为1疗程。
莲子麦冬百合汤的功效: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延年。《本草拾遗》记载莲子可“清痰火,补虚损”。麦冬,性寒,味甘、微苦,能清养肺之阴,生津润燥。百合,清心安神,可治肺热咯血,心悸失眠。三者合用,可治一切虚热诸证如咯血、吐血、盗汗、心烦口干、低热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9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