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氟中毒是地方病的一种,要讲到地方性氟中毒,首先要讲氟元素,什么叫氟?
氟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在地球中广泛分布,尤其是在地球的表层分布特别广泛,它在地球的表层广泛分布的同时,它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主要是以无机氟化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机的氟化物含量很少,它只存在于一些植物中或者人工合成中,氟的化合物的广泛分布,故容易存在于水体中、空气中、矿物质中或者植物体内。
由于氟化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人和它的接触也是特别密切的,有一些氟化物在一些地区它的分布不但广泛,而且含量还高,如果人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长期饮用了这些地区的水或者是吃了它污染了的食物就会引起了地方性氟中毒,所以说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它就是由于人体长期饮用了含氟量高的水或者吃了氟污染的食物导致了人体的一种慢性中毒性疾病。
在病区的居民中,大家可以看到有的人是氟斑牙,就是黄牙,牙齿发黄,有的人就是骨骼发生了改变,比如说骨关节疼痛、变形或者是甚至影响了劳动能力或生活能力,这种叫做氟骨症。
地方性氟中毒它的病因是比较清楚的,主要是有两个方面。
是由于人们生活在氟含量过高的环境中而引起了地方性氟中毒。
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中煤里面含氟量高煤里面含氟量高以后,长期燃烧含氟量高的煤,特别是有一些地区烧炉子,是敞口炉子烧,这种炉子敞口烧导致家里边的空气的氟浓度氟含量超标,或者他用这种炉子来烘烤粮食,因为秋天人们收的粮食比较潮湿,回到家里以后他又怕腐烂掉,怎么办呢?他就开始用敞口炉子来烘烤粮食,这种长期烘烤的粮食里边含氟就比较高了,如果人们吃了这种含氟量高的食物,比如说玉米、高粱,这些长期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导致了氟中毒,大家也可以在这种病区可以看到,有的小孩子是氟斑牙,大人得了氟骨症。
地方性疾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等七种。
地方性疾病病因如下:
1、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氟病、饮水型地砷病、地方性硒中毒、地方性急性钡中毒(痹病)等。
2、自然疫源性疾病:血吸虫病、鼠疫、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等。
3、地方性寄生虫病:疟疾、丝虫病、包虫病等。
4、与特定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燃煤型氟中毒、饮砖茶型氟中毒、燃煤型砷中毒、库鲁病(食死人脑所致)、烧热病(食用棉籽油致棉酚中毒)、肉毒中毒(主要食用自制豆制品和其它发酵食物中毒)。
5、原因未明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趴子病、乌脚病等。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的总称。根据其存在形式,地方病可以分为两大类:
1、自然地方性疾病:主要批受某些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使一些疾病只在这些地区存在。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
2、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布鲁氏菌病等。
第一条 为预防和控制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氟中毒),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在一点一毫克/升以上,当地出生八至十五岁人群中氟斑牙患病率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出现氟骨症病人,即为氟中毒病区。
改水防氟是指通过打井、引河水、引泉水等途径改换原高氟饮用水源,或利用化学、物理等办法对原高氟饮用水源进行降氟处理,使病区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达到或接近国家规定的饮水卫生标准。第三条 改水防氟是卫生、水利、地质、财政、计划等部门的共同任务。卫生部门负责病情普查,检测水质和防治效果观察;水利部门负责水源工程建设;地质部门负责提供病区地下水含氟量等水文地质资料;计划、财政等部门要把改水防氟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订切实可行的改水防氟规划和年度计划,紧密配合,共同做好。第四条 改水防氟工程建设投资要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采取国家、集体、个人集资的办法解决。国家补助部分的资金,可在地方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和地方其他经费中进行安排,主要用于水源工程建设。每项工程国家原则上只补助一次,困难多的多补,困难少的少补,不困难的不补,不搞平均分配。自筹资金暂时有困难的社队,银行应给予贷款支持。第五条 改水防氟工程建设要本着先重病区、后轻病区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期分批安排。施工条件不成熟的不得开工。改水防氟工程建设要由施工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合同,施工单位要搞好工程设计, 报县(或县以上)水利部门批准, 并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配套完整,具备正常供水条件。工程竣工后,由水利、卫生和使用单位按合同规定的要求组织验收。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改水防氟工程不能交付使用。第六条 改水防氟工程设施谁建谁有,谁用谁管。改水防氟工程设施的管理维修由使用单位负责,并建立健全严密的管理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县社水利部门要定期检查改水防氟工程设施的使用情况,并协助搞好管理维修。各有关单位要把供水与维修所需的煤、油、电和设备零件等纳入计划,给以供应。第七条 找不到低氟水源的病区,卫生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地因地制宜地采用简便易行的化学、物理等办法降氟。第八条 城镇病区的改水防氟工程建设由城市建设部门负责;在农村病区的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国营农、林、牧场等改水防氟工程建设,由所在单位自行安排。联合兴建的改水防氟工程,要按照受益比例合理分担劳力和资金。
凡因开矿、建厂及其他基本建设、工业生产所造成的氟污染,造成污染的单位负责治理。第九条 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防治氟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各种形式普及防治知识,动员干部、群众起来积极搞好防治氟中毒工作。第十条 各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要积极承担氟中毒病的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开展改水防氟工作中的找水、改水技术和改水方法的研究,解决改水防氟工作中的技术关键。第十一条 改水防氟是一项长期工作,水利、卫生等部门要有专人负责。改水防氟工程建设的资金和物资设备,要管好用好,注意节约,避免浪费,严禁挪用。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对改水防氟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执行本办法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第十三条 省、市、自治区和各有关部门应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并报水利电力部、卫生部备案。
氟中毒最突出的表现是骨骼和牙齿受损害。骨骼损害引起氟骨症,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躯干麻木,手足抽搐、僵硬,严重时还有关节活动困难,弯腰驼背,胸廓变形,甚至不能直立行走,丧失劳动能力。牙损害发生氟斑牙,也叫氟牙症,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出现白垩、黄色、棕黑色的花纹、斑点或缺损,尤以门牙损害最严重。7-8岁以前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斑牙,8岁以后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骨症。氟斑牙一旦形成,可遗留终生。此外,摄入过多的氟还会损害身体其他许多重要器官并影响一些重要的代谢活动,致使体力、脑力和抗病力等功能下降,身体发育较差。
河南省地方性氟中毒分布范围已基本查清,共发现病村12770个,按其病情程度,参照中央地办的划分标准,分为三个类别,见表7-9。
表7-9 地方性氟中毒病村类别表
我省地方性氟中毒以饮水型为主,这可以从病村与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和特点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得到证实。另外,据郑州市防疫站调查统计,饮水氟含量与居民氟斑牙患病率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0.935。驻马店市泌阳县(萤石矿区)氟病的调查结果,饮水氟含量与患病率亦有明显正相关关系,见表7-10。中科院地理所在南阳地区的调查表明,病区与非病区比较,粮氟差异不明显,而水氟差异悬殊,参见表7-11、表7-12。
表7-10 沁阳县饮水含氟量与患病率的关系
表7-11 萤石矿区与非矿区粮食含氟量比较表
表7-12 萤石矿区与非矿区饮水含氟量比较表
需要指出的是,我省许多地方饮水氟含量级别与病情程度的相应关系与中央地办制定的标准不相一致,一般是饮水氟含量较低而发病率较高,常常相差一个级别。例如,据原开封市防疫站调查,在高氟地下水分布区患病率为95.1%,而在中氟地下水分布区为47.1%,达到轻病村的标准。
在新安、孟津、偃师、伊川、宜阳以及安阳、鹤壁、平顶山等县市亦有类似情况。新安、孟津、偃师3县调查饮水1001处,氟含量超过1.0mg/l的仅有17处,而氟斑牙患者却达55.7万人。其中新安饮水氟含量全部小于1.0mg/l,而氟斑牙患者达25.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9%,洛阳地防所与新安防疫站在新安进行了典型调查后认为,是粮食受到煤烟氟污染而致病,称为空气-粮食型。同时还指出,新安病区煤中含硫量较高,居室空气SO2平均含量达1.473mg/m3,为允许浓度(0.5mg/m3)的3倍。高浓度的SO2长期作用于牙齿,会产生酸蚀症,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新安、孟津、偃师等县的病村,在分布上与地层、地貌条件有一定关系。即病村主要分布于由中、上更新统黄土组成的黄土塬和一些次生黄土堆积的阶地上。
地方性氟中毒的成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难是通过一种介质形成的单一类型。因为高氟环境常常是多层次的,在浅层高氟地下水分布区,地表水、土壤、粮食、蔬菜中氟含量通常也是较高的,见表7-13。
表7-13 水、粮、土氟含量比较表 单位:ppm
扶沟浅层高氟地下水分布较为普遍,其土壤中的氟含量也较高。据周口市防疫站在马庄、罗沟粮氟检验结果,小麦、玉米氟含量在3~7ppm,为正常粮氟的3~7倍。因此,在以饮水为主要致病介质的情况下,粮食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7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面部牙齿小检查
下一篇: 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