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我们身体出汗一般,大便也是身体所进行的新陈代谢之一,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项生理活动。人们通过排便将体内多于的垃圾以及毒素排出体外,使人们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由此可见大便对人类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关于大便的一些讨论总是被人们回避,因为总觉得不登大雅之堂。
受制于这些原因,对于医学上一些关于大便的知识,人们知道的是少之又少。但事实上,医学中通过对大便的一些观察的研究就可以发现人们身体中潜在的一些疾病,以便及时的预防和治疗。于是,接下来小编将“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各位一起来探讨和了解下大便的一些知识,通过对大便的观察来及时的发现身体中的一些问题。
正常的大便
在医学上,对健康的大便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香蕉便”。即像外形如香蕉一样的大便,颜色呈现金黄色,略带一些裂纹,气味通常也不会很重。而且这种大便不会黏在马桶或肛门上。这样的大便才是健康的大便,代表的是你的健康。除此之外,大便若带有其他性状,则分别代表了身体的各类疾病。
不健康的大便
大便如羊屎。如羊屎一般的大便被认为是一颗一颗又干又硬的粪便,这类大便很明显是不正常的。这证明患者肠液不足、肠道蠕动功能也欠佳。此外,压力过重,情绪焦虑等症也会导致大便成羊屎状。
“水便”。水便即是形容大便如水一般很稀。通常在我们拉肚子的时候会出现。当然,拉肚子时的水便也恰好是证明了身体的疾病。水便多半是由于肠道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肠炎所致。
颜色异样。如大便呈现黑色或红色等均属于颜色异样的范畴。大便颜色异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疾病,可能是因为肝、胆、胰等等器官出现问题所致,需要进行专业的检查。
臭味浓重。健康的大便是不会有很浓重的臭味的。如果出现大便有恶臭则可能表示你摄入的蛋白质或脂质物质过多而纤维的摄入量太少,如此会就会使大便产生恶臭,甚至出现腹泻症状。
除了以上对大便的色形味的观察外,通过排便时的感觉也可以判断身体的健康与否,健康者排便过程很通畅、舒适。但如果有出现排便困难,排便疼痛等等症状时就说明你的肠道存在疾病了。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自己的便便的稍加留意,通过简单的观察就可以及时的发现自己身体中隐藏的一些疾病,让你及时的预防它们了。
大便是人体消化后剩余的食物残渣,不要小瞧了大便,大便是人体 健康 的晴雨表,可反映你消化系统是否 健康 。
我们先来看看大便是怎么形成的
大便是由大肠形成。食物经过胃小肠消化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在大肠内会进一步吸收水份和电解质,最终形成大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人体每天由粪便带出的水分100~150 ml,粪便量为250~300g。粪便在大肠停留的时间因人而异,6~48小时不等,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越长,水份吸收越多,大便就会越干。
因此,大便形成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数量
消化吸收不良会导致食物残渣增多,过多食物残渣会吸附更多的水分,并会促进肠道蠕动,大便就会增多,溏薄。
口腔咀嚼、唾液中淀粉酶对食物进行最初步消化。胃内胃酸、胃蛋白酶及胃的有效蠕动形成食糜,以方便小肠进一步消化。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多种消化酶及胆汁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水解为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等,再由小肠吸收进入体内。
消化酶主要有胰腺、小肠分泌。肝脏分泌胆汁,贮存于胆囊并在胆囊内浓缩,由胆囊释放胆汁。
因此,若进食过多或消化任一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最终影响大便。
2、肠道蠕动
小肠蠕动过快,会影响食物在小肠内消化吸收,食物残渣就会增多;大肠蠕动过快,就会影响大肠内水分吸收,大便增多、溏薄。
小肠蠕动受诸多因素影响,如:食物残渣量多,有较多粗纤维等不消化食物,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受凉或进冷食过多,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肠道炎症、肿瘤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肠道蠕动,影响大便形成。
3、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包括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肠道有益菌参与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分解肠道内有害、有毒物质,调节胆固醇、糖、脂肪代谢,维持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对抗炎症反应,调节人体免疫力等等有诸多作用。若肠道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肠道菌群就会失调,可引起腹痛、腹胀、腹鸣、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4、大肠结构
若大肠冗长、巨结肠、直肠脱垂等等会影响大便排出,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吸收水分过多,大便干燥难解;反之,大肠过短,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很快排出,水分吸收过少,大便就会溏薄。
其实,排便是很个体化的生理过程,肠道解剖、消化能力、食物结构、肠道菌群、情绪心理……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大便。
那么, 健康 大便是怎么样的?
大便形状经常按布里斯托法分类,分为7类。 布里斯托法类:
注意:第三、第四类大便是正常大便。
但大便 健康 与否,不只是大便形状,还涉及大便次数、气味、颜色、沉浮等诸多因素。好的大便就像香蕉,硬度适中,黄色,没有明显异味,无脓血,每日一次。
完成下列提问,你将知道你的大便是否 健康 ?
注意:7-9分,非常 健康 。
大便是 健康 的晴雨表,但不同人排便习惯、大便的样子可能会不一样。大多数人一天1次,少数人一天2次或2~3天1次,大便稍溏薄或稍硬,只要没有明显不适,长期如此也属正常的。
识别异常大便,及时就医!
对于个体而言,在饮食结构、习惯没有发生大变化的前提下,大便的规律变化是很缓慢的。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大便,整个消化系统包括食管、胃、肠、肛门、肝、胆、胰的器质性疾病或一些功能性疾病都有可能影响大便的次数、性质、颜色,使排便在短期内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果患者近期发生了大便改变,如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或减少;大便变硬、变细、表面出现凹痕、或稀薄;大便混杂较多粘液;大便颜色变淡,甚至变成白陶土色(这是胆道阻塞、胆汁排泄障碍表现);大便变红、混杂红色、大便发黑(在排除食物颜色因素外,可能是胃肠道出血)等等, 这些改变要引起你的足够重视,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每次大便后,不要忘记回头看看!
可以.
最理想的来说.
健康人每天大便1次.
多在早上起床后1个小时内大便
大便呈金黄色
质地软
成条状
无未消化食物.
这是最健康的状态.
也祝你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7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小元素却有大功效
下一篇: 人体为何就离不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