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常有这样的感慨,在大城市开车特不方便,时常遭遇红灯不说,还经常找不到停车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可能已经没有车位了。
这导致人在车上常常下不了车,有了尿只好憋着,若在高速公路上就更没办法了。开车憋尿的经历确实每个人都有,不仅仅是大人,包括小孩也经常遭遇过。
但您知道吗?憋尿对身休健康很不利,可以说是泌尿系统的慢性杀手,可能会引起许许多多的泌尿疾病,有憋尿习惯的您千万要小心。
先来看看憋尿所产生的身体危害:
人体膀胱有一定的容量,当膀胱壁上的压力增加时,就会尿意产生,是由大脑中枢来抑制这种反应,如此断断续续的刺激,尿量会愈来愈多,尿意也就愈加强烈,若刻意憋着不去舒解,膀胱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抵抗力转差,自然容易引起感染,如同一池不流通的湖水,是容易有细菌滋生的道理一样。
正常人的膀胱容量大约是400毫升,当膀胱内的尿量100毫升或150毫升时,就会尿意产生,这种反应是由大脑中枢来抑制,断断续续的刺激,当尿量会愈来愈多,刺激愈强则诚意也就愈加强烈,若刻意憋着不去舒解,膀胱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抵抗力转差,自然就容易引起感染,如同一池不流通的死水,细菌滋生的道理一样。
尿路发炎后,容易使尿中沉淀物增加,而反复感染会使膀胱收缩力变差,导致尿液滞留、发炎、结石等恶性循环。同时感染会上行至行脏,造成肾脏发炎、结石及竹肾功能受损,长期下来,还可能有尿毒的可能,到时候就要定期洗肾了。
尿路感染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尿频、血尿、小便灼痛、总觉得小便老是解不干净等。别等到这些症状出现时,您才来后悔懊恼,当初要憋尿,为什么不有尿就上呢?
所以平时的保健常识是要有的,像是多喝水别憋尿,一天至少要喝足2500毫升的水,排尿量达1500毫升以上,让尿保持清澈,淡黄色状,养成良好的饮食及排尿习惯。
看了上面关于憋尿的种种坏处,您一定是吓出了一头冷汗吧?
那么以后一定要注意了,无论什么时候,有了尿意要尽早排尿,不能憋着。
如果是开车的话,就尽量找个停车处,把车一停,然后找个商场去解决当务之急。
天气越来越热了,小伙伴们除了平时要注意防晒以外,开车的朋友们还要注意了。夏天温度那么高,开车总会遇到点麻烦,怎么解决或者说怎么杜绝呢?
一
1.夏天汽车坐垫超烫人,去某宝买个降温喷雾,清凉到怀疑人生!
2.别把汽车当T台和沙滩,拖鞋、高跟鞋会让你后悔莫及。
3.油箱别等空了再加油,空了不仅会被车上的他/她笑话,还易形成“气阻”现象。
4.驾车时墨镜颜色别太深,不仅会像算命的,还会影响视觉。
5.夏天轮胎花纹3-4条属正常,其它就易爆胎。
6.堵车一定要关窗,避免吸入周围汽车尾气。
7.高温内车易挥发甲醛等有害气体,放点柚子、橘子皮在车内醒脑又吸附有毒气体。
二
夏日驾车常见疾病
1.噪声性耳聋
你说什么?我说驾车开窗户会容易耳聋!
由于发动机、喇叭、震动等容易损伤耳朵,出现听力下降,严重者甚至耳聋,所以最好还是关窗驾驶吧!
2.眼睛疲劳
夏天什么最大?太阳!
太阳一大光线就刺眼,一刺眼,眼睛就容易产生光疲劳,影响开车。遮阳板、墨镜有就都带上,但还是要注意安全哦!
3.泌尿疾病
夏天太热,水要多喝,就容易嘘嘘啦!
可问题想上厕所,我却在车上,憋尿就成为常态,然后憋啊憋啊,长期如此,尴尬的泌尿疾病就来了。所以来了,就上吧!
三
1.先关空调再熄火,开车前先启动再开空调,汽车会感恩不言谢的。
2.汽车空调风口冷气时朝上,暖气时朝下。最终效果杠杠的。
3.空调不宜久开,冷凝管负荷太重,HOLD不住!
4.使用空调时,先开窗通风,过后开一会内循环,再切换到外循环。
5.千万别停车或停车睡觉开空调,小心一氧化碳带你成仙!
6.空调要开就开最大档,因为壕冷,还能杜绝灰尘积聚。当然老人小孩还是25度吧!
四
1.别空腹驾驶,头晕目眩、低血糖驾车小心狗带!
2.驾车前别大量喝冷饮,肚子会原地一泻千里!
3.雷雨天别加油,小心你会火!
4.汽车空调别不洗,肺脏了会骂人!
5.开车别久坐不动,开一会就动一会!
五
1.车上的塑料打火机,暴晒后易爆炸!
2.车上喷花露水,燃点24℃的花露水发起火来soeasy!
3.车上瓶装水,暴晒后,喝的都是有害物质!
4.汽车香水,别看它香,也易爆炸!
5.车上老花镜,物理老师做的凸透镜实验把草给烧燃了!
除此之外,什么电子产品、碳酸饮料都有可能,而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避光
可恰恰有些粗心的朋友,偏偏不小心,就....(请自行脑补)
杜绝不安全驾驶行为,做到安全开车健康开车很重要!切记!
当然,前提你得有辆车
关于长期开车有哪些危害:1.因为长期做着,
路途
颠簸,容易患
腰椎间盘突出
,建议不忙的时候下车来走走.
2.因为了生意,吃饭没有
规律
,所以自己一定要尽量定时定量,否则引发胃病.
3.不要去憋尿,这样对肾和
膀胱
不好
问题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自己来克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6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心绞痛病人家庭自救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