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上火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感冒很可能会引起上火,上火也时常会引起感冒的发生,二者有着亲密的关系,可是二者其实还是有区别的,许多时候都是不可混为一谈的。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将感冒与上火混为一谈,以为感冒与上火是一样的病例,因此,不管是对于感冒所引起的上火,还是对于上火所引起的感冒,都会选择同样的药物,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
上火会引起感冒,就会出现“寒包火”的症状,而感冒以后也常伴有类似上火的现象,虽然两者所体现出的症状十分相似,但是两者所具有的火气来源却是大不相同的。感冒的火气一般是由外部环境和病毒的侵袭所引起的,而上火的火气则是由体内散发一些不良元素所引起的。因此,在患得感冒与上火的病症之后,一定要学会鉴别单纯的感冒和单纯的上火,不可把二者混为一起去治疗。
在治疗上,无论是感冒和上火,都是可以利用清热之法去治的,但是感冒所用的药物一般有桑叶、薄荷、银花、连翘等从表解除邪气的去火良药,而上火所用的一般是黄连、黄荃、桅子、大黄之类等可以直接用来清火的药物。二者虽有联系,但是还是需要区别对待的。
感冒属于一种疾病的名称,而上火则是一种理学的概念。上火其实是感冒的病理基础之一,一旦上火,很容易就会感冒,这时候所说的感冒通常就是“风热感冒”,在治疗上,宜用的药物是桑菊和银翘,只有清中有散、辛凉解表,才可见效。
当眼睛、咽喉、牙龈或口腔等出现疼痛现象的时候,就是上火的症状,而上火也是由不同的名称来构成的。中医普遍认为,一般眼睛红肿涩痛,称之为““肝火”,咽喉肿痛则称之为“肺火”,口舌生疮称之为“心火”,牙龈肿痛则被称为“胃火”等等。
火气之大,难免散发体内,时间一久,就很容易患感冒,感冒一旦发生,火气就会更旺,二者一旦结合,病症就会加重。看似是一种病,实则是单纯的感冒和单纯的上火,无论怎样,都是不可忽视的,一旦发现,就必须根除,否则就会越拖越严重。
感冒与上火的不同
感冒其实就是民间所说的伤风,它是由多种病毒入侵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疾病,多在冬季发生,症状一般为咽部干痒或伴有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或流鼻涕,严重时还会有头痛与发热的现象,一般需要5到7天才可痊愈。
人们一旦得了感冒,抵抗力就会明显下降,这时候,诸多病毒和细菌就会趁虚而入,致使病情加重,所以感冒数天之后,还未痊愈,应立即寻医治疗,以防其它大病的发生。虽说感冒是小病,它的症状却和许多疾病开始的症状极为相似,但是有时候,也会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其它不同症状,绝不可忽视小小的感冒,更是不可掉以轻心。
在感冒一周之后,如果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隐约作痛,心跳加快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因为极大可能是感冒引起了心肌炎的发生。还有,当感冒时,高烧一直不退,还出现了呼吸困难,不停地咳嗽,且出现嘴唇发紫等症状时,也要万分注意,因为这种症状的表现很可能是肺炎。
感冒所能引起的疾病是很多的,只要平时倍加注意,一旦得了感冒,就不要忽视,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切忌随意服用药物。
上火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常见的有眼睛肿痛、鼻腔出血、口角糜烂、咽喉不适等症状。其中,上火可具体分为实火和虚火,症状严重,且火的较快,属于实火,而症状比较轻微,时间较长且伴有虚汗,则属于虚火。
上了火,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火的虚实情况而对症下药,可以自我药疗,也可寻医治疗,但当火气严重时,一定要询问医生,千万不可因为马虎而耽误治疗时机,以至于酿成大病。
所谓的受凉,就是说明感冒,感冒的话肯定是有感冒的症状的,嗓子疼,流鼻涕,咳嗽,有痰,严重的有发热和四肢酸痛等主要是见于上呼吸道的症状
,而上火,主要是咽喉痛,目赤口干,有的鼻腔发热,鼻涕稍浓等。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
上火”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上火”症状,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粘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还与新陈代谢、内分泌变化有关。
A 上火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如:口干、口苦、口臭、起口疮、牙痛、多梦、胃酸、肚胀、便秘、手足心发烧、痔疮等,儿童还会流口水、扁桃体肿大、盗汗、尿床等。它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从中医角度讲,有“实火”、“虚火”之分。
“实火”是指,身体基础是有档次的,只是由于外界环境及饮食不当引起的阴阳平衡失调导致“阳亢”,引起功能障碍。
“虚火”是指,本身是阴虚体质、阴阳失衡,导致表面现象“阳亢”,实际上是本身阴虚造成的相对“阳亢”,通常阴虚体质表现为“虚火”,所以同时有气血虚的表现,如:面色苍白、手足冰凉、头痛失眠、多梦、便秘等。
现代医学认为,“上火”的原因是微循环不足,细胞所需的氧气和养料不能及时供给,同时代谢产物(如乳酸、尿素等)又不能及时清除,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造成微循环不足、血流缓慢的原因:一是本身基础素质差,加之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如过多食用甜食、过度饮水、出汗多等),导致体液失衡、血液变稠,循环缓慢,医学上称之为低渗脱水。二是本身气血虚弱,心血管系统功能不好,导致循环不良。
治疗的误区:
第一是用泻药,一味用泻药的结果是导致大便稀,加重脱水,是以减少血容量为代价,使心跳加快,虽然心跳加快后,能使循环短时间加快,一定程度上能纠正一些缺氧状态,“上火”症状相对缓解,这种以损害身体素质为代价,恶性循环的治法是极不可取的,一段时间后会带来下一轮更严重的功能障碍(“上火”)。再一种是“上火”后出现口干,人们就反复喝白开水,医学上称之为无张力液体,这样做的结果是反复喝水,反复多尿,而多尿会丢掉钠离子,反复加重低渗脱水。
正确的处理办法:
对于体质正常的人群,应当适当服些淡盐水,稀释血液,恢复血液水电解质平衡,营造一个正常的血液内环境。
对于气血虚弱者引起的“虚火”,应该首先调养气血,提高身体素质,待气血好转后,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改善,阴阳平衡自然会调节,达到根治的目的。
B 让人“上火”的食物
油炸或火烤的食物不管食物本身的冷热属性,只要采用油炸或烧烤,都将成为易上火的食物。
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通常吃完以后会全身发热,也是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荔枝、榴莲这类水果很容易引起火气。
肉类因为能产生较高的热量,使人活力充沛,但过度食肉会使血液酸化,使体内的新陈代谢迟缓,也是火气的来源。
酒类除啤酒外,其他酒类几乎都会引起火气,尤其是酒精在30%以上的酒类最易上火。
中药补品几乎所有补药都容易引起火气大。
天并不是什么水果吃了都好,要分清哪些是容易上火的水果是,哪些是解热的水果:
寒凉水果解燥热
夏天的水果多属于寒凉性的,比如梨、苹果和各种瓜类。一般来说,实热体质的人夏天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占优势,出汗多,经常脸色通红、口干舌燥、易烦躁、容易便秘,夏天特别喜欢吃凉东西。所以,热体质人群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寒凉性的水果。
但是,寒性水果不能多吃,否则反而对身体有害。比如,苹果味道甘甜,具有止泻、通便、助消化的作用,经常吃可以使肌肤白嫩。但由于其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钾盐,食用过多会有损心、肾健康,像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炎及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多食,而中气不足、精神疲劳的人倒可以当做滋补水果多吃一点。
而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润肺、助消化的作用,但多吃却容易造成肠胃紊乱,还能导致牙痛、痔疮,甚至引起皮肤黄斑。因此,有胃病、胃寒的人最好少吃。
气虚、脾虚的人在选择西瓜、香瓜、芒果、梨和香蕉这几种冷性的水果时要特别谨慎,最好不要吃。气虚,一般是指中气不足,力气弱的人或孩童,这些人一般脸色比较苍白、体格瘦小、吃不下饭;而脾虚,是说消化系统比较差,肠蠕动慢。所以,越吃寒冷的水果,越会降低肠胃蠕动,使肌肉无力,吃多了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因此,肠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适合吃寒凉水果,如果真的很想吃,可以在午饭后、晚饭前,少吃一点,不可过量。
夏日寒凉水果:香瓜、西瓜、梨、香蕉、奇异果、芒果、柿子、荸荠、甜瓜、柚子等。
适宜人群:实热体质
温热水果补虚寒
虽说夏天寒凉性水果比较多,但在众多水果中,像荔枝、桂圆、杏等属于温热性也是相当受人们欢迎的。尤其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来说,他们气虚脾虚,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生的热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天也是冷的。相较而言,这类人群的面色比常人白,而且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房间。所以,这些人多吃些温热的水果无疑是补寒佳品。
不过,一般人大热天吃太多温热的水果却很容易上火。比如,荔枝中含有降糖成分,多吃会出现低糖反应。而对于热性体质的人,由于本身就精力充沛、晚上不易入眠,再加上代谢率偏高,所以更不能吃温热水果。另外,正在发烧或某器官正在发炎的孩子也尽量避免食用。
夏日温热水果:荔枝、桃、龙眼、番石榴、樱桃、椰子、榴莲、杏等。
适宜人群:虚寒体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84消毒液的使用要讲科学
下一篇: 慢性鼻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