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烟、酒,不是绝对禁忌。
城市百岁老人约有80%以上不抽烟、不喝酒。仅有少数人抽少量烟,每天不到5支。饮少量酒,每天50克左右。他们从不酗酒,从不喝得酩酊大醉。广西巴马长寿之乡73名百岁老人有82.2%不吸烟,有64.3%不饮酒。
但少量喝酒对老年人是有益的,可助消化、活血脉。研究证明,少量果子酒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葡萄酒有助于稀释血液和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因此饮中等量葡萄酒可降低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因为葡萄酒所含的活性酚,有抗氧化作用,比抗氧化剂维生素E还好,不但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还可减少血液凝集,从而减少心脏病、脑血栓的发病机会。
美、日研究者发现,少量(酒精体积分数50%的白酒不超过25毫升,黄酒、加饭酒不超过50毫升,啤酒不超过300毫升)饮酒能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利于将胆固醇从动脉壁向肝脏转移,并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血小板集聚,促进血液流畅,防止血栓形成。因而可减少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生和猝死的机会。
一项长期调查结果表明,适量饮酒有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东京都老年综合研究所从1976年起对400名老人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发现:男性饮酒者死亡率为24%,男性戒酒者死亡率为饮酒者的2倍,达48%;女性饮酒者死亡率为8%,女性戒酒者死亡率为饮酒者的3倍多,达25%。所以,研究者认为能否饮酒是老年人健康的标志。但禁止长期大量饮酒和酗酒。
烟,对人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尽管在当今百岁老人中也有抽烟者,但毕竟是少数,且非瘾君子。所以还是禁止吸烟为好。
喝中药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是的,一般为了保证能起到好的疗效,医生在开药时都会告知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有很多的食物是禁止食用的,下面关于喝中药的饮食禁忌,就给大家做如下几点介绍。
第一个、喝中药需要禁忌生冷、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影响脾胃的吸收,导致吸收障碍,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其次,像蟹、牡蛎,以及各种海鲜鱼类食物在服用中药的期间也不宜食用,这类食物属于发物,含有大量的异体蛋白,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的不良反应。
第二个、喝中药时要禁止喝浓茶和咖啡,茶叶的鞣酸和咖啡里的咖啡因,容易与中药产生化学反应,同样也会影响身体对中药成分的吸收,然后使药效无法正常发挥。此外辛辣的食物容易上火,而中药一般都具有清热败都,解凉的功效,因此外吃中药时避免吃辛辣的食物。
第三个、喝中药不能同时食用多破气的食物,比如萝卜、山楂、冬瓜等,当然绿豆也是不能够吃的,因为它具有解药的作用,吃了会导致药物无法产生效果。
第四个、在喝中药期间必须要禁止喝酒,酒精会刺激到皮肤和大脑引起麻痹,以至于耽误病情,而且酒精里面含有的大量有害物质和中药也会互相产生反应,到时候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还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在喝中药期间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是不能吃的,而绿豆作为解毒的食物,吃了也是会影响到药效的。
糖尿病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会对健康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需要及时调理恢复,那么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禁忌有哪些?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什么食物?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糖尿病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吧。
1、糖尿病患者饮食禁忌
一、低钠高纤维素饮食
高钠饮食可增加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应以低钠饮食为宜,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而可溶解的纤维素有利于改善脂肪、胆固醇和糖的代谢,并能减轻体重,可以适量多吃这类食物。
二、限富含淀粉食品和忌高糖食品
富含淀粉的食品(大米、白面、薯类、豆类、谷类),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它虽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因其可直接转化为糖,因此必须限量。否则,病情将无法控制。糖尿病患者在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类制品(蜜饯、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因为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所以,必须禁止食用。
三、限制脂肪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又因糖尿病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等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易于合并糖尿病性肾病,而过量的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说,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适量。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8克以内为宜。
四、忌辛辣食物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五、远离烟酒
酒性辛热,可直接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2、如何降血糖有效
1、增加活动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研究证实,经过合理的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
2、“粗”粮不要细作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谷物代替精制谷物。
3、餐盘用小号
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4、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5、饭量一定要算计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6、增加维C摄入
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含量,能防止动脉血管壁被破坏,减少斑块堆积和心脏病,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7、增加无糖液体的摄入
脱水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人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冲淡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具体细节应该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8、每天喝绿茶
与其他饮品相比,绿茶由于未经发酵,多酚的含量较高。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和降血糖作用,它还能对血糖的释放起到控制作用。
9、垃圾食品不要碰
如果你经常光顾麦当劳、肯德基,糖尿病也会“光顾”你。明尼苏达州的科学家们对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3000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每周吃两次垃圾食品的人,体重不但增加了4.5公斤左右,胰岛素抵抗性也提高2倍,这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险因素。就算你的体重保持正常,垃圾食品中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也会提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10、带午餐上班
避免在餐馆或快餐店吃午餐,因为它很容易让人对食欲失去控制。快餐店的食品分量很大、热量过多,还含有大量的脂肪。研究发现,外出吃饭次数较多与体重增加之间存在关联。自己制备午餐的过程中,你会对食材的原料和分量进行精细控制。如果你觉得每天自己准备午餐有些麻烦,可以先从每周准备两次开始。
11、急火煮,少加水
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大小等对食物GI都有影响。谷类煮熟不必经过长时间高温,因为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多,糊化就越好,食物GI也越高。
12、自我放松与情绪调节
放松运动如:深呼吸、配合着轻松舒缓的音乐来松弛肌肉等等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使降糖治疗更有效。学会调节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克服患病后的恐惧、消极等不良心态,同样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13、餐前一把坚果
餐前吃点含脂肪的食物,如杏仁、核桃等坚果,除了增加饱腹感,让你在正餐时少吃点,坚果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减慢食物消化速度,从而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14、常备口香糖
咀嚼无糖口香糖能控制糖友对零食的摄取欲望,但数量不宜过多,因为有些品牌的无糖口香糖所含有的甜味剂在较高剂量时会让胃部产生不适感。咀嚼口香糖还会让口腔留下清新的口气,让人不想再吃带有异味的零食把它破坏掉。
15、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传统锻炼方法,可帮助人们调节呼吸、改善血液循环,对身体起到整体调节作用。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练太极拳,还能减缓糖尿病引起的身体功能衰退,对肥胖的患者效果尤其显着。
16、吃点醋
食物经发酵后产生酸性物质,可使整个膳食的食物GI降低。在副食中加醋或柠檬汁是简便易行的方法。
17、自我按摩
通过按摩足部等身体部位,一方面防止并发症发生,另一方面能对胰腺、肝脏和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有助于刺激人体生成更多的胰岛素细胞。这种“反射疗法”,长期坚持效果显着。
18、餐后测血糖
餐后2~3小时内对血糖进行监测有助于糖友在一天内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制订更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计划。
19、睡眠长短有讲究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加倍。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会干扰与血糖相关的激素。
20、远离使血糖升高的坏习惯
暴饮暴食、饥不择食都会使体内的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尤其是女生们常有的“甜食瘾”、“炸物控”,或是恶性节食之后的食欲大解放。其次,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常发怒,也都可能导致餐后血糖高。当然,缺乏运动、吃完饭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长时间上网、玩游戏,不利于血糖的稳定。研究显示,空腹血糖高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9倍,饭后血糖偏高,罹患糖尿病的机率则高4到10倍。
咽喉炎的饮食禁忌主要包括:
第一个就是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说葱、姜、蒜、麻辣的一些食品,以及由辣椒或者辣椒制品等等构成的食物。因为这些东西容易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加重患者咽喉炎的症状。
第二个就是尽量少吃咸的或者腌制的食品,比如说少吃咸鱼、腌肉等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容易导致咽喉部脱水,容易诱发患者出现咽干、咽部有痰等等相关的一些症状。
第三个就是尽量少吃一些油炸的油大的食品,比如说少吃一些油条,少吃一些肥肉等等之类的,油大的食品容易生痰,也容易导致咽部不适感。
第四个就是少吃一些含有酒精类的制品,比如说尽量不能喝酒,也尽量少吃一些含有酒精类的一些制品之类的。这些容易导致咽喉部充血,对患者咽炎的恢复也非常的不利。咽喉炎的患者临床上最好是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氯麻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另外,吸香烟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香烟不仅会引起中耳炎,同时会加重中耳炎的病情,情况严重的会使中耳炎患者造成永久性耳聋。同时,香烟中的一种强致癌物NNK会引起中中耳炎的恶性病变,严重影响脉冲神经,引起长期头部疼痛及经常头晕,并会引起半身瘫痪。因此, 家庭中有婴幼儿及中耳炎患者的,应不吸香烟,尽量不接触二手烟环境。 还有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对耳朵造成组织性的损伤,严重时听力下降以及其他一些并发症状,如中耳炎等。
一、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二、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三、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四、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五、积极防治感冒。 [1]吹干耳朵 每当你弄湿耳朵,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2]游泳时请戴耳塞 爱游泳的人不要因为怕患中耳炎就不下水,你可以戴上柔软的耳塞,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洗头发或洗澡时,也别忘了戴耳塞。如果你容易患中耳炎,则保持耳朵干燥是特别要紧的。 [3]使用止痛药 如果耳朵痛,在你看医生前,可先用阿司匹林止痛。 [4]热敷 用一块清洁的毛巾热敷耳部,或用热敷垫,皆可缓解耳朵痛。 [5]勿经常清除耳垢 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栖身处。这是耳内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6]使用家庭配方 你若经常发生中耳炎或经常与水为伍,应记得在每次弄湿耳朵后,使用干燥剂。消毒酒精、白醋、矿物油都是很好的干燥剂。将头偏一边,使耳朵朝上。将耳朵向后上方拉,使耳道伸直。滴入数滴干燥剂,晃动头部,使酒精抵达耳道的底部,再将头偏向另一边,使酒精排出来。 [7]从鼻孔喷入溶液 如果耳鸣,可用500毫升的温水加1茶匙盐及1茶匙甘油,配成溶液,然后装入喷鼻瓶中,喷人鼻孔直到此溶液由喉咙后面流下。 [8]使用抗生素 严重时,则需要开刀处理,并使用抗生素。 [9]补充营养素 ① 锰 每天补充10毫克,耳部疾病通常与缺乏锰有关。 ②维生素A及E乳剂 维生素A25000IU,维生索E6OOIU,可控制感染。小孩可使用一茶匙鱼肝油代替。 ③ 维生素C 每天3000~7000毫克,分成数次。 ④维生素D群 每天3次,各50毫克。可以满足原组织及免疫系统每天所需,并能减轻耳朵压力。 [10]危险讯号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应去医院就诊。 高烧39℃以上,这可能是一个更严重的感染讯号。 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会造成听力丧失或更严重的并发症。 出现听力障碍。 小儿中耳炎家庭护理 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中耳炎的发生,但父母还是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家庭护理方法,在孩子患中耳炎期间,尽量降低疾病给他的听力带来的损伤。 1、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乱用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可以使药物更快地到达病灶,发挥作用。 2、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3、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 4、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脓的现象,应先用3%双氧水清洁他的耳道,然后再滴药。孩子滴药后要侧卧,待药液渗入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5、在给孩子滴药前要注意: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如果药液过冷的话,应该稍稍加温,以免孩子在药液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此外,滴药的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6、时刻保持孩子外耳道及耳前皮肤的清洁,如果有脓性分泌物,要及时清理。 7、如果孩子患的是慢性中耳炎,经上述治疗仍不见好,且脓有恶臭,耳后红肿疼痛,说明有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必要时需拍片。如果是慢性乳突炎还需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1、飞机起飞或下降时, 可吃零食,使用吞咽、软腭运动、下颌活动等动作来减少得病机会。 2、得病后,可以做自我耳咽管吹张术,不拘时间和次数。 3、尽量多休息,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 4、保持情绪稳定,并注意按时服药。 5、如有鼓膜损伤,则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洁净与干燥,也可用消毒药棉松松地堵塞在外耳道口。 6、如有鼓膜损伤者,注意淋浴、洗发时防止水液侵入。游泳是例所禁忌。
饮食禁忌
(1)禁忌烟酒。 (2)禁忌辛辣,香料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3)禁忌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3)禁忌海鲜等鱼腥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2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祖国医学的养生防病之道
下一篇: 改变寿命,与遗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