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麦冬等常见中药有利于排便(用中药麦冬泡水喝养生,有什么好处?)

祝由网 2023-07-11 06:49:22

(1)天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甘、苦,具有滋阴壮阳、清热润燥、清肺降火、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便秘、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阴虚潮热、热病口渴等症。痰湿内阻、腹胀便溏的人忌用。

(2)麦冬:为百合科草本植物沿阶草或麦门冬须根上的小块根。性微寒,味甘,具有养阴清热、润肺生津、清心除烦及润肠功效,适用于治疗肠枯便秘、燥咳、咯血、心烦不安、冠心病、心绞痛等症。麦冬可制作茶、粥、饮、羹、汤、菜肴等类型的药膳。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

(3)肉苁蓉:为列当科寄生植物肉苁蓉的带鳞叶的肉质茎。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滋润强壮、延年益寿的功效,适用于肠燥便秘、血虚、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筋骨痿弱、小便频数等症。肉苁蓉口感较好,是制作药膳的好原料,可制作成茶、粥、汤、酒及菜肴等药膳。肉苁蓉能助阳滑肠,阴虚火旺者禁用。大便溏泄者禁用。肠胃有实热的便秘者不宜用。脾胃虚弱者忌用。

(4)阿胶:又名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成的胶块。性平,味甘,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养肤悦色、通便安胎等功效,适用于便秘、血虚眩晕心悸、阴虚心烦失眠、虚劳咳嗽、痰中带血、咯血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等症。阿胶质地黏腻,会妨碍脾胃运化功能,以每周1〜2次为最好,间断食用,若每天食用,则易出现胸闷,食欲下降,大便烂等症状。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及出血证而内有淤滞者忌用。

(5)何首乌: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块茎。性微温,味甘、苦、涩,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涩精止遗、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便秘、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脚软、遗精、白带多等症。制作药膳必须使用制何首乌,炒、炖、煮均可。此外,何首乌茎叶焯水后,可采用拌、炝、腌、炒、炖、煮、做汤、制粥等方法食用。脾虚大便稀溏者不宜使用。

用中药麦冬泡水喝养生,有什么好处?

麦冬的主要养生功效体现在三个方面:滋阴津,润肺止咳、清热除烦。

麦冬属于百合科,其中含有许多生化元素,如麦冬皂甙、挥发油、天冬酰胺等。还含有单糖、低聚糖和黏液。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肺胃阴虚引起的津,干咳、心阴不足引起的心悸等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茶或含片的理想替代品。

第一,滋阴生津适用于夏季炎热或干燥引起的口干、口干、咽干、大便干燥等症状。

1.口干。麦冬可与沙参、玉竹、石斛合在一起,各15克左右,用水直接煮沸或与冰糖混合泡茶,或上述药材可加入排骨或鸭肉制成汤。

2.大便干燥。麦冬,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是一种增液汤,用作茶。津,具有润燥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阴虚燥热者。

第二,润肺止咳。适用于干咳少痰、口鼻干燥或肺燥咽痛者。

1.干咳。麦冬可以配川北,悉尼等。用水蒸,加入冰糖,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2.慢性咽炎。可以用玄参10克、麦冬, 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熬制茶水泡茶,具有滋阴润肺、降火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喉咙痛、声音嘶哑、口干等人群。

第三,清热除烦。适用于心烦、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心阴不足,心火热扰所致。

1.不安的睡眠。麦冬, 10克、竹叶6克、酸枣仁15克可一起放入过滤袋中,与米饭同粥,睡前服用;具有养心阴、降心火、宁心安神、助眠的功效。

2.气阴两虚。西洋参6克左右,麦冬, 15克,五味子6克可以用来泡茶用的开水;适用于疲劳、易怒、多汗、口渴等人群。

根据以上关于麦冬疗效和饮食疗法的建议,有合适症状的人可以选择养生。

麦冬能治什么病?麦冬治病的偏方有哪些?

说到麦冬,许多人可能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麦冬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并且在许多的药方或者是药品成分中都可以看到麦冬的身影。但是即便如此许多人也都还是不清楚麦冬能够治什么病,那么麦冬能治什么病?麦冬治病的偏方有哪些?
1、麦冬的功效
麦冬,又名麦门冬,寸动,植株高15-40厘米,花茎从叶丛间抽出,开淡紫色花,地下具细长匍匐枝,须根顶端或其一部分膨大成肉质的块根,夏季切取带须的根块,洗净后晒3-4天,堆1-2天,再晒,反复几次后,晒到全干,除去须根。
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味苦,具有润肠通便、清心除烦、养胃生津、养阴润肺的功效,能治疗心烦失眠、咳嗽痰黏、内热消渴、咽白喉、阴虚肺燥、肠燥便秘等症。
2、麦冬治病偏方
1、治咳嗽、咽痛、音哑
麦冬500克、天门冬500克、蜂蜜250克,熬膏,每服15-25克,温开水送服。
2、治阴虚内热、津少口渴
取麦冬、石斛各二钱,生地、玉竹各三钱,所有药材水煎服之。
3、治肺结核
麦冬12克、地骨皮12克,银柴胡6克、玉竹9克,水煎服。
4、治阴虚燥咳、咳血
取麦冬、川贝、天冬各二钱,生地、沙参各三钱,所有药材水煎服之。
5、治百日咳
取天冬、麦冬各四钱,百合三钱,鲜竹叶二钱,所有药材水煎服之。
6、治热病心烦不安
取麦冬、竹叶、栀子各二钱,莲子心一钱,生地三钱,所有药材水煎服之。
7、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麦冬、党参、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克,乌梅、知母、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8、治慢性胃炎
麦冬9克,黄芪9克,党参10克,王竹10克,黄精10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9、治肺热咳嗽
麦冬30克、枇杷叶15克,水煎实用阶段。或麦冬9克、桑叶9克、生石膏12克、杏仁6克,水煎服。
10、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电图均有一定作用。
11、治糖尿病
麦冬12克,生地12克,天花粉10克,知母12克,黄连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缓解燥渴的作用。
12、肠燥便秘,大便于结
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13、治暑天汗多口渴,体倦乏力
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二剂。本法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之症,用之也有良效。
14、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麦冬的治病偏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状况挑选合适的偏方食用,相信一定会起到很不错的效果。
3、麦冬泡水喝的禁忌
1.气弱胃寒的患者不适合服用麦冬,影响身体健康。
2.在食用鲫鱼时,不宜饮用麦冬茶,影响药理作用。
3.麦冬能治疗咳嗽还有咽喉肿痛的情况,但不适合胃寒导致的湿痰患者。
4.感冒、荨麻疹等引起的咳嗽不适合饮用麦冬茶。
5.麦冬不宜与木耳同时,会降低两种食物的作用,对麦冬的养阴功效的损失最大。

生活小常识:麦冬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说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谓麦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烦。然后世医家反对者众多,如吴鞠通每用麦冬则注明不去心,谓麦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经之热。如欲用其入心清热,可用朱砂拌之,称为辰麦冬。

中药属性

1、性状。该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2、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3、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4、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生活小常识:麦冬的功效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麦冬的用途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①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②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③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麦冬的作用

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麦冬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麦冬配元参,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

麦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1、麦冬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0克,生甘草5克,冬桑叶7.5克,扁豆7.5克,花粉7.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2、麦冬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参25克,麦门冬(去心)15克,五味子10克(碎)。水煎,不拘时温服。

3、麦冬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麦门冬汁五合,生刺蓟汁五合,

生地黄汁五合。相和,于锅中略暖过,每服一小盏,调伏龙肝末5克服之。

4、麦冬治燥伤胃阴:玉竹15克,麦冬15克,沙参10克,生甘草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5、麦冬治衄血不止:麦门冬、生地黄,每服50克,水煎。

6、麦冬治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麦冬五钱(连心),火麻仁四钱,生白芍四钱,何首乌三钱,乌梅肉二钱,知母二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7、麦冬治齿缝出血成条:人参八分,茯苓、麦冬各一钱。水煎温服。

8、麦冬治阳明温病,无上焦症,数日大便不通,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八钱,生地八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9、麦冬治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煎小麦一合,至一盏半,去麦入药,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食后各一。

10、麦冬治消渴,喉干不可忍,饮水不止,腹满急胀:麦门冬(去心,焙),乌梅(去核取肉,炒)各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

水一叠,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11、麦冬治肺痈涕唾涎沫,吐脓如粥: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桔梗(去芦头)五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青蒿心叶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稍轻者粥饮调下亦得。

12、麦冬治患热消渴:黄连一升(去毛),麦门冬五两(去心)。上二味,捣筛,以生地黄汁、栝楼根汁。牛乳各三合和,顿为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五丸,饮下,日再服,渐渐加至三十丸。

13、麦冬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麦门冬一两,黄连五钱。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麦门冬汤下。

14、麦冬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用药禁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麦冬。地黄、车前为之使。麦冬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克;或6~12克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

1、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②《药性论》:“恶苦芺[音ǎo]。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鲫鱼。”

⑤《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卓泄泻者,咸忌之。”

⑥《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⑦《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误用。”

2、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3、有报导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4、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用药禁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麦冬。地黄、车前为之使。麦冬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克;或6~12克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

1、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②《药性论》:“恶苦芺[音ǎo]。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鲫鱼。”

⑤《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卓泄泻者,咸忌之。”

⑥《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⑦《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误用。”

2、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3、有报导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4、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便秘中药方有什么_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现代人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便秘便是最常见的一种。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饮食不规律,也有可能是熬夜,还有可能是内分泌系统紊乱。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便秘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便秘的中药方
方一

药物组成

①大黄12克,芒硝15克,炙甘草6克。

②大黄12克,厚朴6克,枳实9克。

③麻子仁250克,白芍125克,枳实125克,大黄250克,厚朴125克, 杏仁125克。

④玄参30克,麦冬24克,生地24克,大黄9克,芒硝4.5克。

功能主治:具有开塞通闭,攻坚泄实的功能。用于治疗胃肠实热引起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数日不通,腹中胀满,疼痛拒按,面赤身热,日晡热甚,多汗,尿赤,时欲饮冷,口舌生疮,口臭,语声重浊,呼吸气粗,舌干,苔黄厚腻,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或滑实。

用法用量

方①以水600mL,先煮大黄、甘草,取药汁200mL,去渣,纳芒硝,加热溶化,少少温服之。本方具有润燥软坚,和胃荡实的功能,适用于燥实内阻而痞满较轻、燥屎内结而未甚者。

方②以水800mL,煮取药汁400mL,去渣,分2次温服之。本方具有轻下热结,除满消痞的功能,适用于便秘燥屎将结之际,结而未坚。

方③共研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1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服用量可逐渐加大,直至便解顺利为止。

方④以水1600mL,煮取药汁600mL,先服200mL,不泻再加服。

本方具有滋阴增液,泄热通便的功能,适用于气分温病,热实津枯。

方二

药物组成:槟榔6克,沉香6克,木香6克,乌药6克,大黄6克,枳壳6克。

功能主治:具有顺气通滞,降气通便的功能。用于治疗肝脾气滞引起的便秘。症见大便多日不通,后重窘迫,欲便不得,精神抑郁,噫气频作,胸脘痞闷,胁肋胀满,妇女或见经期乳胀,或呕吐上逆,咳嗽气喘,舌苔白腻,脉沉或弦。

用法用量:上药各用水磨取药汁75mL,和匀,温服。

方三

药物组成: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5克,当归9克,陈皮3克,升麻3克,柴胡3克,枳壳9克,蜂蜜12克。

功能主治:具有补益脾肺,润肠的功能。用于治疗脾肺气虚引起的便秘。症见大便燥结或软,但数日不通,有时虽有便意,但解下困难,努挣不出,努则汗出气短,甚则喘促,便后虚疲至极,倦怠懒言,语声低怯,腹不胀痛,或有肛/门脱垂,形寒面白,唇甲少华,舌淡嫩,苔薄白,脉虚弱。
便秘的食疗法
1.蜂蜜香油汤

材料:蜂蜜50克,麻油25克,热水约1000克。

制作方法:将蜂蜜放进碗内,搅拌后起泡沫时,边搅动边将麻油缓慢地渗入蜂蜜中,再共同拌匀;蜂蜜,麻油搅匀后,把温热水约1000克,徐徐加入,再搅匀,搅至热水,麻油,蜂蜜成混合液状,即可以服用。

用法:代为茶饮。

作用:肠燥便秘者,食用立效。

2.桂花核桃冻石花

材料:核桃仁250克,糖桂花少量,菠萝蜜适量的,奶油1000克。

制作方法:a、核桃仁加水磨成浆;便秘、锅里放进清水250毫升石花15克,用中火烧至糖溶化,加白糖搅拌均匀,再加核桃仁浆搅拌均匀,最后将奶油放进锅搅匀,转用稳火煮沸后,出锅倒进容器中;c、核桃仁糖浆晾凉后,放进电冰箱内,待核桃仁糖浆冻结后拿出,用刀划成菱形块,装盘,撒上桂花,淋上菠萝蜜,再浇上冷甜汤或者汽水即可。

用法:当甜点食用。

作用:肠燥便秘者,食用立效。

3.桃仁粥

材料:桃仁15个,大米60克。

制作方法:将桃仁捣碎,加大米煮为稀粥。

作用:可补肾纳气,润肠通便,比较适用于肾亏便结,腰酸气喘,尿路结石等。

4.松仁粥

材料:松子仁20克,大米60克,

制作方法:将松子仁研碎,加大米煮为稀粥。

用法:早晨和晚上服食。

作用:补益肺气,比较适用于肺气亏虚,便秘者。

5.桑仁粥

材料:桑葚30克,糯米60克,适量的冰糖。

制作方法:煮粥服食。

作用:可养肝益脑,滋阴明目,润肠通便,比较适用于肝阴亏虚便秘者。

6.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少量。

制作方法:烧热锅,放进芝麻,用中火炒熟,有香味时,拿出。粳米洗干净,放进锅里,加清水适量的,用旺火烧沸后,转用稳火煮,至米八成熟时,放芝麻,蜂蜜,搅拌均匀,继续煮到米烂成粥。

用法:每天两回,作早晨、晚上餐服用。
便秘的护理工作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因为早餐后能引起胃结肠反射,有利排粪运动。

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多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道的刺激,利于大便排泄。另外,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正常人每千克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

足够的水分: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通过。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排便要养成规律,不要拖延。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规律,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经常容易发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时间,每到时间就去上厕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0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