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养宠物需预防疾病传播(怎样预防宠物引起的传染病)

祝由网 2023-07-10 23:04:49

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传播疾病也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预防宠物传播疾病应引起重视 。

关注宠物的健康 。避免宠物传播疾病,首先要求相处的宠物是健康的,应重视:①宠物的来源可靠。有些宠物贩子卖的宠物是有病的,或可能已经带上致病病原体,买回这样的宠物就有被染上疾病的危险。②应定期让宠物医生给宠物作检查,注射狂犬病等必要的预防疫苗 。③不要让宠物与可能带有疾病的其他动物接触,外出遛狗时不要让不知底细的动物接触。

自身健康很重要。宠物有时是患者的好伙伴,能给患者带来安慰,有利于疾病痊愈;但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从宠物身上染上疾病,有哮喘等过敏体质的孩了不宜接触狗、猫等皮毛宠物,选择哪种宠物有利于健康可向医生咨询。

勤洗手,注意卫生。家长和孩子触摸过宠物要记得洗干净双手,不要让宠物随处大小便,要养成宠物在固定地方排便的习惯 。

被咬或抓伤时的处理。①大部分宠物传播疾病是通过咬、抓或直接接触,所以,首要预防措施是训练狗、猫等宠物不能咬人。②被狗、猫等宠物咬或抓伤,先用肥皂水或其他清洁的水冲洗伤口,然后尽快到医院或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病疫苗,需要时对伤口作进一步的防感染处理。③伤口不能用创口贴,也不能包扎,否则,病菌,病毒更容易在里面繁殖,导致病情严重。

小细节:

宠物对人有益之处很多,但要提醒的是,养宠物要注意防宠物传播疾病,这既对个人健康很重要,也涉及公共卫生,不能忽视。

怎样预防宠物引起的传染病

近年来部分高校的不少大学生悄悄地在宿舍里养起了小猫、小狗、小兔子、小乌龟,甚至还有蜥蜴、蛇等“另类宠物”。近年来,居民养宠物成风,街头巷尾遛狗者甚多。此外,大鼠、小鼠、豚鼠、地鼠(俗称金丝熊)、家兔及鸟类等宠物也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活泼有趣的小动物,身上却潜伏着许多疾病的病原体,一不小心,就会殃及主人。” 有些宠物不宜进入家庭 养宠物虽然可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也可作为情感的一种寄托,缓解人们的孤独寂寞及心理压力,但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多,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不但狗叫扰民,宠物伤人,宠物粪便污染环境,而且宠物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强,易将病原微生物传染给人。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家庭养宠物现象。 防疫部门提醒市民,小白鼠、小白兔、豚鼠(荷兰猪)、地鼠(金丝熊)、小松鼠等动物,最好不要进入家庭饲养或当做宠物,因为这些动物在一些人畜共患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或病原体的宿主。这些动物大多只提供给医学院校和科研单位作为教学或研究使用,它们对一些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易感性。在外界(包括家庭里)一旦受感染 ,就有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人类,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等。 宠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宠物对人类健康具有直接或间接危害,其传播途径包括: 作为传染源直接传播人畜共患病:通过直接接触(通过皮肤、黏膜、结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传播方式传播人畜共患病,这些疾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结核病、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猫搔病、弓行虫病、疥癣等。 作为病原体生长繁殖的宿主完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病原体在宠物体内完成必要的发育阶段或增殖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与人的皮肤接触使人得病,这类疾病包括鼠疫、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华支睾吸虫病、巴贝西焦虫病等。 宠物排泄物的污染所造成的人畜共患病:宠物身上的脱毛、脱皮屑及随地大小便污染了蔬菜、食物及饮水,人误食后感染得病,这类疾病包括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鹦鹉热及肠道疾病等。 有很多宠物爱好者认为,他们精心饲养宠物,天天给它梳洗打扮、让它吃好喝好,抱着它玩抱着它睡,不让它接触其他宠物,总不该得病或传染疾病吧。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它在成为宠物之前也有各自的生活习性,若成为宠物,就会打乱它们的生活规律,使它们容易致病;同时由于宠物的毛一般比较长,容易藏污纳垢,是病原体比较适合的孳生地;加上宠物是某些人类疾病的天然宿主或传播者,这些因素均能导致宠物将病原体传给人类。 养宠物要定期打预防针 有孕妇的家庭一定不要饲养犬、猫等宠物,因为其所寄生的寄生虫(如弓形虫)特别容易引起孕妇体内胎儿发育不良或产生畸形。 最好不要让宠物舔抚家人的皮肤、黏膜及小孩的肛门,因为有病例证明犬、猫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狂犬病病毒传染给人。 饲养鹦鹉、鸽子和金丝雀等鸟类的家庭要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尽量避免吸入这些鸟类的羽毛、粪便的尘埃,避免被其咬伤,防止感染鹦鹉热(鸟疫)。 饲养宠物也要注意科学方法,其口粮配合要全面,其饲喂量及次数也要注意,以确保宠物健康。 让宠物养成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尽量使其在固定的场所大小便,并定期用消毒液清洗宠物的毛发,定期驱除其体内外的寄生虫,定期打预防针。 饲养宠物的家庭一定要配备常用的卫生药物,如碘酒、新洁尔灭、臭肥皂等。当宠物咬伤人时,一定不要惊慌,要尽快将伤口内的毒血挤出,并立即用2%的新洁尔灭或臭肥皂水浸泡消毒,接着用碘酒棉球涂搽伤口部位,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接受治疗或预防处理。

如何防止宠物将疾病传给人类?

无论你家是否有宠物,了解宠物的保健常识对防止宠物将疾病传给人类都很重要。 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家兔等实验动物一定不能作为宠物进入家庭饲养,因为这类动物对人类的健康极其危险。 饲养犬、猫等宠物一定要定时打预防针,要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宠物狂叫;宠物外出运动时不能随地大小便,最好用草纸将粪便包好送到化粪池作无害化处理;养犬家庭务必要讲公德,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养犬注册挂牌手续。 孕妇家庭一定不要饲养犬、猫等宠物,因为寄生虫(如弓形虫)病特别容易引起孕妇体内胎儿发育不良或产生畸形。 最好不要让宠物舔抚家人的皮肤、粘膜及小孩的肛门,因为有病例证明犬、猫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狂犬病传染给人。 饲养鹦鹉、八哥的家庭最好远离养鸡场,因为它们是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最危险的传染源,并且感染本病毒后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症状;同时还要定时对环境进行消毒,防止人类感染鹦鹉热。 饲养宠物也要注意科学方法,其口粮配合要全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要合理搭配,其饲喂量及次数也要注意,只有这样宠物才能健康、活泼、可爱。 要培养宠物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要使宠物定点大小便,不狂叫,定期用消毒液清洗毛发,定期驱内外寄生虫,定期打预防针。 饲养宠物的家庭,不可避免存在动物配种的问题,最好去请教兽医,以免宠物品种混杂或变异影响美观。

养宠物要预防什么疾病?

现在家里养宠物的人很多,许多人和自家的宠物感情深厚,甚至有的老人把宠物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孩子。宠物虽可爱,但据统计,宠物可能带给人类的传染病有几百种,比如禽流感、狂犬病等。其中狂犬病的致死率几乎达到100%。那么养宠物要预防哪些病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养宠物得病现状

饲养宠物多的原因,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老龄人口的增加,离退休后,有些老人替儿女照看孙辈,有些人参加书法、绘画班,去公园唱歌、跳舞等活动。另外,有些老人开始饲养宠物,如猫、狗、鸟类等。这些宠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

老人饲养宠物的心态是,子女长大成人,在社会上打拼,没有时间照顾老人,而老人又不愿意麻烦子女,这样宠物就进入了家庭,并成为家庭的成员。老人以狗为伴,每日喂养、遛狗、洗澡等,就像养活孩子一样,而宠物给老人带来欢乐,许多老人以宠物“陪伴”终生。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人畜共患病200多种,我国已发现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人畜共患病150多种。

养宠物易生哪些病?

狂犬病:对人类危害最大,是一种狂犬病毒感染,存在于动物的神经组织和唾液里。70%的传染源是犬,但是还有20%的传染源是猫。哺乳动物都能感染传染病。

皮癣:猫和狗身上都有可能会有真菌感染。人们如果和出现真菌感染的宠物经常接触,有可能被感染皮癣。

寄生虫病:蛔虫、绦虫、钩虫、滴虫这些寄生虫,都可以通过家养宠物传染给人。

弓形虫病:它是寄生在猫或狗体内的弓形虫引起,它可以引起孕妇出现流产、死产,甚至会出现胎儿生下来是先天性的畸形。

猫抓病:猫抓病是由于人被猫抓伤以后,巴冈体感染引起的发烧、皮疹和淋巴结的肿大。

宠物鼠病:比起猫和狗,鼠带的病原体更多,它可能携带有200多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就有50多种。最典型的是肾综合症出血热,人被感染后,会出头痛、腰痛、眶痛,脸红、颈子红、前胸红,还会发烧,严重的病人会出现肾功能的衰竭。最可怕的是鼠疫。

养宠物得病怎么办?

任何人在饲养宠物时,只要觉得不舒服,并且曾经接触过动物,就有可能生以上这些疾病,这时就应该去医院请教传染医学科医师进行基本的诊疗。

如何防范养宠物得传染病?

一、预防免疫,每半年要打一次防疫针。

二、定期用宠物香波清洁宠物,要定期给宠物洗澡梳毛。

三、及时处理宠物垃圾,要隔离和区分开宠物的饮食区、拉撒区及同主人的玩耍地方,要及时处理宠物垃圾,比如剩食和粪便。如果养猫,要经常更换猫砂(即猫拉撒地的沙子)。

四、主人要注意勤洗手,宠物的主人要注意勤洗手,特别是吃饭和睡觉前。

五、重病宠物要舍得弃掉;一旦宠物出现病状就应及时带去就诊,被医院诊治为传染性疾病的,要隔离,严重的应忍痛毁弃掉。

六、进口宠物检测要全,对于一些进口宠物一定要有完备进口证件,入境时要有全面的检测;日常护理,要严格遵照说明书来养护。

七、及时做体内外驱虫;尽量避免自家“毛孩子”和不熟悉的动物接触;在被“毛孩子”抓伤或者咬伤后及时清理伤口并消毒伤口;如果发现被感染后及时就医。

总之,上述宠物仅是众多宠物的一部分。微生物专家告诫人们,要科学地饲养宠物,体弱多病、免疫力差的人要远离宠物,饲养宠物首先要确保人的健康,以防止人畜共患病,因此要慎养宠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