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便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血糖使体内缺水,大肠水分减少,引起大便干结,大便困难;若支配大肠的神经病变可使大肠排空减慢而致便秘,另外,糖尿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者,活动量小,食用蔬菜尤其含纤维素的蔬菜较少以及为了解除失眠而滥用镇静剂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糖尿病便秘可采取下列措施解决:
胃肠实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清热润肠。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麻仁12克,白芍12克,枳实10克,大黄6〜10克,厚朴10克,蜂蜜10克,甘草6克。
气虚便秘:大便燥结或软,久日不行,虽有便意,努挣乏力,难于解下,挣则汗出,气短,便后虚疲至极,倦怠懒言,语声低怯,腹不胀痛,或有肛门脱垂,形寒面内,唇甲少华,舌淡嫩,苔薄白,脉虚弱。
治则: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方药:黄芪汤加减:黄芪30克,陈皮10克,麻仁10克,蜂蜜10克。
血虚阴亏便秘: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形体消瘦,咽干少津,面色不泽,心慌头晕,唇甲淡内,舌质淡或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无力。
治则:养血滋阴,润燥通便。
方药:润肠丸加减:当归12克,生地20克,麻仁12克,桃仁10克,枳壳10克,瓜蒌仁15克。
注意事项
(1)适当地休息及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舒适的环境,适当的睡眠,不用或少用镇静剂。
(3)多食绿色新鲜蔬菜,不饮浓茶。每天争取食用新鲜蔬菜500〜1000克。多吃粗杂粮,少吃精米精面粉。
便秘不仅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还可能会导致痔疮、肛裂等。糖尿病患者如果有便秘,又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用力排便还可能会引起脑血管破裂、心脏猝死、长破裂穿孔等严重后果。
1.饮食粗细搭配 原本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上要求就是粗细搭配,有便秘的糖尿病患者更需要粗细搭配。多吃粗粮能够改善便秘,而只吃粗粮则会加重肠胃道负担,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便秘的情况也没有得到缓解,况且糖尿病患者只吃粗粮不吃细粮会导致营养不良等其他问题。
2.多喝水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多喝水,尤其是有便秘症状的患者。便秘者要保证每天的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每天早晚各饮一杯约300~500毫升的温开水,这样能够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肠胃蠕动,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的排除,防止便秘,而且多喝水也有助于降低血糖。如果要喝茶,则喝淡茶水,一定不要喝浓茶。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日定时排便,就算无便也要去厕所蹲一蹲,长期便会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起良好的排便规律。当有便意时不要忽略,及时排便,要尽量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此外,在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看手机等,以免分散精力。
4.坚持锻炼 便秘者要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要有意增强腹肌的锻炼,这有利于肠胃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腹部按摩 每天晚上睡前或早上起床前,身体呈仰卧位,将双手搓热,并叠放在右腹部的下方,以脐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绕腹部旋转按摩300次。按摩的时候手法要轻,以免损伤皮肤,也可以在腹部涂抹按摩膏等介质来防止皮肤受损
6.自我缩肛法 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者,采用自我缩肛疗法也可预防便秘。通过肛门的节律性收缩运动,以刺激肠壁感觉神经末梢,使直肠运动加强,产生便意。
7.药物促排 当便秘很严重的时候,已经无法采取生活行为来缓解治疗的时候,那要及时就医并采取药物治疗,以免严重的便秘引起其他问题。但自己一定不要滥用药物,否则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种药物的依懒性,使得便秘加重。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便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焦躁不安不但对排便无利,还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如果感到排便困难,脚下可以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当然这是针对坐便。
中医根据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信息,来辨别是上消、中消或者下消,根据不同的消渴症状,来遣方用药,来做中医治疗,同时还可以用针灸治疗糖尿病,针灸治疗糖尿病是全身调节,对于治疗糖尿病也是有很大作用的,临床中有部分患者 通过针灸治疗能够减轻症状,可以使患者不使用或减停胰岛素。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病症,属中医消渴范畴,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其实,这往往是后期出现的症状。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在症状明显和出现其它病症时才发现糖尿病,有的在半身不遂、眼底出血时才发现糖尿病,而且糖尿病人最容易幷发肾病、神经病变、眼底出血、半身不遂、心血管病、溃疡、足坏疽等,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慢性疾病,所以糖尿病人稳定血糖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幷发症的治疗。中医全息综合疗法”的理论认为:糖尿病的内因是人体脏腑柔弱、功能低下、再生不足、生克失调等致病。外因主因环境影响、饮食不节、病邪侵入、精神失调、劳累过度所致。在治疗上采取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人和病情辨证施治,综合治疗,以溯本求源,治本为主,提高体质,调节新陈代谢,恢复元气,达到从本质上治疗的目的。
“中医全息综合疗法”包括:系列检查、中医辨证、中药疗法、饮食疗法、针灸疗法、运动疗法、物理疗法、教育疗法等多种方法。
1、系列检查:通过系统检查,对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储备C-肽、肾脏损伤程度的肾系列检查、人体免疫功能等的测定,准确确定糖尿病病因和程度。
2、中医辨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触诊详细辨证分型,科学的做出准确诊断,达到对证施治用药。
3、教育疗法:开展知识讲座,了解新知识,接受新观点,客观地认识糖尿病,走出糖尿病防治误区,达到正确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4、饮食疗法:做到科学饮食,采用科学营养饮食配餐。我院 健康 营养配餐,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病症、证侯配餐。
5、针灸疗法:恢复胰岛功能,调节人体脏腑、经脉、气血,治疗相应的并发症。通过腹针治疗使胰岛素的含量得到调整,提高人体组织利用的功能,从而起到调整血糖、纠正机体阴阳失调的现象。
6、运动疗法:掌握运动十二法、华佗五禽戏、八段锦、健脑养睛操。正确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
7、物理疗法:足浴有效治疗糖尿病足,药浴对抗糖尿病皮肤病变及神经病变。
8、中药疗法:辩证施治,在调整血糖使之达到正常水平的基础上,重要的是防治并发症。但是由于轻重、性质、并发症、体质的个体差异不同,治疗也不一样。糖尿病中医治疗,津力达颗粒就是其中之一,本品的治疗效果比 较好,很多患者咨询本品是不是中成药颗粒?可以长期使用吗?接下 来我们给大家介绍津力达颗粒的使用说明。
津力达颗粒主要成分为人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 黄连、知母、地骨皮等,中药结合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调津的作用 。它对减轻疾病有很好的效果,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如口 渴多饮、尿多、形体渐瘦、自汗、盗汗、便秘等。
服用津力达颗粒要掌握剂量和方法,平时用开水冲服,每次服用 一袋,一天三次,八周为一疗程,或按医生指示用药。如果病人吃过 西药,也可以一起使用本品。在服药过程中,病人需要了解自己的血 糖情况,然后根据医生指示调整西药或服药剂量。
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考虑药物的药用特性,药物的 不当使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也会对病人身体造成损害,所以药物的 使用和剂量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自身病情确定服药时间,最佳的用药 时间要听取有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建议患者停药或过早停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6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人到五十,当防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