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鉴别耳机,保护听力(如何判断耳机是否休眠)

祝由网 2023-07-10 18:39:20

保护听力是大事,音量适中才相宜,耳机不要长久戴,身体健康又惬意。

其次,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劣质耳机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认为花那么多钱买一个耳机不值,花几块钱照样能听音乐,这种想法正好让制造和销售劣质耳机的人钻了空子。

劣质耳机的高音区是听力健康的杀手锏,过于尖锐的高音很容易在瞬间使你的听力过度疲劳,这比劣质低音的摧残速度要快很多。许多人的听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衰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过多剌耳高频的袭击。如果长此以往,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失去听觉。

一个比较惊人的情况是有许多高价耳机,它们的声音仍然会对你的听力和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最普遍的情况便是过于强烈的低音。怎样才能买到优质的耳机呢?

鉴别耳机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听10到15分钟左右,如果耳朵有胀痛感,头晕晕的,并且伴有轻微恶心感,那么这款耳机很可能是劣质产品。

原装耳机听的时候效果会非常好,没有杂音,高中低音表现特别不错;而假货耳机一般听上去声音比较单薄,像是立体声广播一样,没有低音。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吱吱”的杂声,或是一个音量大一个音量小的情况。所以如果你购买的产品出现上面这些问题,那么该耳机多半就是有问题的。

细节提醒:

时常挖耳的人,将耵聍、皮脂移除过多,使外耳道皮肤失去天然酸性保护层,容易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或细菌继发感染成为弥漫性外耳道炎,即痛痒流水,不易治愈,又会影响听力。经常挖耳的慢性剌激,可能是产生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原因,它除了阻塞耳道,影响听力外,还有可能恶化变癌,以致威胁生命。挖耳不慎,可能戳破鼓膜,―旦感染,就会演变为中耳炎,成为耳聋和耳漏的根源。

由此可见,挖耳朵是一个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坏习惯。俗话说:“耳不挖不聋”,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如何判断耳机是否休眠

蓝牙耳机的电量是否充足,是不是快没电了,还有耳机和手机的距离是不能超过十米的。进入休眠状态的蓝牙耳机正常只要长按蓝牙耳机的功能键就可以进行解除了,有些蓝牙耳机从耳机盒中拿出就可以直接解除休眠状态。
耳机注意事项:
1、很多人们在运动状态下使用蓝牙耳机,由于外界的声音比较嘈杂,所以都会不自觉的加大音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破坏人体耳朵的听力,所以不建议开启太大声的耳机音量。
2、对于一些刺激性比较强的音乐,比如摇滚、DJ等高刺激血脉的音乐,尽量少听,也是为了更好保护自己的耳朵听力。
3、在日常生活中,千万别用沾着水的手去触摸耳机插座,这样很容易造成触电的情况发生,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何保护听力?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目前全球12-35岁的年轻中人,纯音测试有约11亿人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而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是造成听力下降的主因。

在福建协和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一周可接诊10余例噪音性耳聋的患者,其中大部分跟耳机使用不当有关,最小的仅11岁。

长期不恰当使用耳机会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目前,噪音性耳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只能以预防为主。

医生主任建议:

使用耳机应遵循“3个60”原则,即单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不要在6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使用耳机。

避免睡觉时使用耳机。有些年轻人喜欢伴着音乐入睡,不知不觉中,耳机播放了一整晚,增加了听力损失的风险。

频繁或长时间的接打电话也会损伤听力。打电话最好控制在3分钟左右,如果条件允许,使用免提通话。

常见的听力检查包括耳窥镜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等,一整套检查需要大约半个小时,可帮助医生判断听力受损的性质和程度。

好的耳机能够保护耳朵吗

你是指好的耳机听音乐的时候能不能保护耳朵还是带上好的耳机保护耳朵不受伤??第一个可能性好的耳机对音质有很大的提升,耳机有最高80%的音量保护,下面给你介绍几款对听力比较友好的耳机!

1、南卡Runner Pro4骨传导耳机

南卡Runner Pro4是一款专为运动人士打造的骨传导运动耳机,在佩戴舒适方面,南卡凭借着自身实验室的优势,模拟众多亚洲人士的耳道得出的数据,打造了专门为服帖国人耳道轮廓的南卡Runner Pro4,并且被众多专业听力医生所推荐。

能够容纳3000首歌曲的16G内存MP3模式,实现了手机不在身也能够听音乐,在运动中佩戴可以大幅度减少自身的负重感,全新的5.3蓝牙芯片以及能够游泳佩戴的IPX8级防水性能,即便遇到信号弱的地方或者下雨天,南卡Runner Pro4也能够游刃有余。

南卡Runner Pro4在配置上搭载了全新一代的响科技技术,运用南卡响高效能振子将震子振动面积提高为45%的同时还将音质提升至47%,让音乐有了更好的节奏感,更容易将自身的额运动潜能激发出来。

2、FMJ B3骨传导耳机

5.0的蓝牙版本、8小时的续航时长可以保持基本的三天使用量,35g的机身重量上材质偏塑料感,所以在佩戴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感的产生,适合在日常的情况下佩戴,IPX7级的防水基本无惧汗水的侵扰,外出时遇到下雨天也可以照常佩戴。

3、纽曼GE05骨传导蓝牙耳机

纽曼GE05是一款早期的骨传导耳机,定位也是以低价来吸引用户,8G内存的MP3模式可以从电脑上下载音乐到机身内部,从而实现无手机听歌的效果,5.0的蓝牙版本、IPX5级的防水性能可以适用于在健身房中的使用,外观上一眼明了,可以看出就是骨架以及法声单元组建而成,比较简洁。

4、韶音AS803骨传导耳机

磁吸式充电方式的基础上还配备了汗水检测系统,只要有水停留在充电口上,机身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声,以此来提示佩戴者,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5.1的蓝牙版本在连接方面可以提供稳定性,并且有着低延迟的性能,此外在音质方面有着标准以及人声的两种模式可以进行切换,通过壳体振动的音质会有不小的振动感。

5、南卡Runner CC3骨传导耳机

南卡Runner CC3之所以被称为性能小钢炮,是因为在骨架方面运动了专业的人体工学设计理念而产生的弹性设计,可以更好的让骨架贴合皮肤,达到最适合用户头围,IPX6级的防水在防水等级方面可以说是处于中上层次,更多的可以抵御来自运动中的汗水。

此外在机身内部还配置了独家的全震指向性振子,音乐的传输方向也因此获得了优化,有效的提高了35%的震动面积,让音乐更加有灵动感,音律拍打的节奏也随着更加明显,在听《晴天》的时候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来自jay的情感流露并且高频处有力,咬字也清晰。

怎么让耳机提高听力的方法

如何改善年轻人的听力?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往往会导致年轻人的耳朵听力受损。只有通过减少对耳机的过度依赖和使用时间才能改善听力功能。在嘈杂的环境中不要使用耳机听歌,否则会导致听力严重受损。如果一定要使用手机平板等,建议尽量减小电子设备的音量。在有很大噪音的环境中时,可以用耳塞或者棉球的方法堵住耳朵以保护听力。平时的生活中尽量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生姜、咖啡等,少做剧烈的运动,可以慢跑或者散步,养成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上下班的路上戴着耳机看视频、听歌等,但是在使用耳机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给生活带来不便。那么,戴耳机听力下降怎么办?
一、立即去医院,3天内就疹治愈率要高点。
当发现听力下降后,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因为这种病在医学上称是”突发性耳聋“,俗称”暴聋",在医学上属于疑难杂症,治愈力不高,分贝越高,越难好。此病在3天内就疹,治愈的概率要高点。所以当发现听力下降,一定要赶紧就医。
二、约见耳科专家,进行听力测试。
耳科专家可以对耳朵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需要由耳科专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如果是传导性听力损失,可以选择按摩耳朵改善听力。
三、如果你还能正常听见声音,只是轻微的听力下降。那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耳朵进行保健。
1、全耳按摩法:掌心搓热后向后按摩双耳的正面。再反过来向前按摩双耳背面。如此反复数次。
2、搓弹双耳法:两手捏住耳垂,搓至发热发红。再往下拉耳垂,放手让耳垂弹回去,每天数次。
四、此外,若只是轻微的听力下降,在以后的耳机使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超过85分贝,以50~60分贝为佳。
2、户外运动、睡前最好不使用耳机。
3、成人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而未成年人不应超过1至2小时,每次戴耳机过三四十分钟。
4、长期使用建议选头戴式耳机。
怎么增强耳朵听力
问题一:如何让耳朵听力更好?不吃高脂的食物,同时多吃芹菜、莴笋、苦瓜、洋葱等对降低血脂大有裨益,核桃、松子、榛子等食物对改善听力也有一定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平时多运动;当外耳道不适时,尽量不要用硬的东西掏耳朵,避免诱发感染。
近代医学研究发现,常吃下列一些食物,有助于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听力。
一富含P-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
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二富含锌元素的食物
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三富含镁元素的食物
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耳动脉中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四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维生素D和钙,既可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维生素A与神经性耳聋
实验证明:维生素A有促进内耳神经细胞再生的功能——实验动物用维生素A三天后即有听觉细胞再生,七天后听力明显回升。专家们由此奉劝神经性耳聋患者应常吃田螺、牡蛎、鸡肝、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还有要记住!
凡对听力有害的药物都须尽量避免使用。常见的有损听力的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氯奎、速尿、阿司匹林等,对于这些能损害听力的药物,应本着不用或少用的原则,严禁长期使用,以免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不少人经常喜欢用皮蛋煮粥喝。但是皮蛋在制作中,多少都会含有一定量的铅。
问题二:怎么才能增强自己的耳朵听力少听音乐少戴耳机多吃一些青菜少吃肉
问题三:怎样才能提高耳朵的听力如果身体没有问题而且听力没有收到损伤,那平时就要有意识的去安静的地方放松心情。还有饮食上也要注意,比如:蜂蜜与豆腐同食伤耳朵。不要在嘈杂的地方用耳机听音乐,易损伤耳膜。注意耳内保持清洁干燥。平时多注意耳部卫生,尽量减少戴耳机,听耳机时声音不要过大。要想听的更清楚更应该专心用心的去听吧!
问题四:我的耳朵听力能提高吗?是的,你现在需要保护现有听力不要再下降了,远离噪音环境,少听耳机。高频损失严重说明听神经受损,是无法逆转的,暂时不需要助听,但年纪大了听力一定会下降的比其他人快,建议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测,如果低于40分贝就要佩戴助听器了。
问题五:耳朵听力不太好,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听力如果听力不好影响了正常交流,可能需要助听器来帮助你解决哟
问题六:怎样提高耳朵的听力.我有点耳背提高耳朵听力,从保护听力开始,注意以下几点对保护听力很有帮助。1、避免各种噪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老化。如果营造一个较为安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就能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2、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情绪波动过...
怎样可以使耳朵听力提高?
过去,中国人在英语学习方面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只注重阅读而忽视了听力。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中小学英语课本也有了调整,这确实是可喜可贺的。那么对于我们已经迈出英语学习第一步的人来说,怎么才能回过头来把听力补上去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根据本人的经验,提高听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买几盘由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最好是有故事情节的那种(如有与之相配套的课本则更好),反复听直到能不用思考就对其中的单词、句子或段落作出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精听。
2、接下来就是大量的泛听练习。要为自己创造各种各样练习听力的环境,如可以每天坚持听VOA,电台的英语节目等,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语感并扩大听力词汇量。您或许要问听力有什么词汇量的问题?其实一个人在阅读、听力或写作方面的词汇量是不同的,这也就是许多人能阅读大量文章却听不懂一些简单的句子的原因。
3、以上步骤可能会让您听懂一些简单的话,但要真正进入自如的状态,还需长期的努力,如不断增加词汇量、熟悉英语语法、多与人交流并不断进行听力强化练习等。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用。
2002年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考试中增设了听力题,我觉得是一件好事,这20分要比语法和词汇选择的分好拿,况且sectionA和sectionB还要听两遍,所以希望大家要有信心!
我结合四年来的学习经验和一些参考书目,针对考研英语听力的难度和题型,总结出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与技巧若干,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1.读是听的基础。
许国璋老先生曾有一句话,把语音学好了以后就会尝到甜头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只有会正确读出口来才会听懂。让每一个词的发音在大脑里留有一个印象,再一次听到这个词时,就会与大脑里的那个印象相契合并且迅速做出反应,这样就容易听懂得多了。
朗读的素材可以是collegeEnglish课本,新概念也行,读烦了的话可以买市面上的一本书配两盒磁带的英语资料,也可以读单词以达到巩固的目的。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这样印象深刻而且可以把发音中的错误放大以便于早发现早纠正。如果发音不正确,那么再听到这个词时,还以为是别的什么词呢。
2.听什么好呢?
这次的英语听力考试多是人物的独白和对话,所以建议听电影
对白,新闻BBC或VOA,人物演讲,采访,甚至是英文歌曲(尤其注意连读和爆破)。这里推荐一本CrazyEnglish有声杂志,上面什么内容都有。也可以采用四六级的模拟听力试题。
3.怎么听?
这里涉及一个精听和泛听的问题。阅读中有精读和泛读,泛读是通读全文了解大致意思,以及写作风格,文体就可以了。我们常做的阅读理解就是泛读。而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的抠,每一句还要弄清楚句子成分,句子结构,时态,语态什么的,动不动还要paraphrase一下。
同样的道理,听力中也分为精听和泛听。在我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多以泛听为主。每天戴着随身听,坐车的时候听,打饭打水的时候听,睡觉以前还听(居然有很好的催眠效果,连安定都省了)可是这样听下来收效不大。一次和一个老生谈,他说:“泛听不如精听,你这次听不懂的单词和意群,放过去了,下次遇到还是不懂,要向精读那样精听,一句一句的抠,直到听懂为止。”照做,果然收效很大,所以建议大家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
4.如何精听?
首先听之前千万不能看文字材料,否则大概只有你的阅读可以涨几分,然后先完整的听一遍,估计一下能听懂百分之多少,再一句一句听。要点是听句子的主谓宾,实词以及说话人的语气,最好是能写下来。听懂一句过一句,实在听不懂就看一眼文字材料,然后再听这一句,要多听几遍。这样过完之后再完整听一遍,看看这回能提高到百分之多少?
长期戴耳机会导致失聪,如何科学戴耳机保护听力呢?
佩戴耳机,遵循国际公认标准“60-60”:耳机音量不得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睡觉时不要听耳机。睡觉时,如果戴耳机的耳朵压在枕头上,会损伤耳廓,加重对鼓膜的刺激。同时,如果不摘耳机就睡着了,戴耳机的时间也会延长。有“沙沙声”或只有一侧有声音时,不要戴耳机。如果继续使用,可能会导致长时间听不均衡。
尽量选择带降噪功能的耳机入耳式耳机声音接触面积小,对耳蜗内部压力大;耳机接触面积大,压力小,对耳蜗纤毛细胞刺激小,更安全。长时间不要在电话里说话,通话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如果不涉及隐私,可以使用外部播放。做一个有思想的人。经常听音乐的人,在早期发现症状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听音情况。当出现耳鸣、耳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建议一年一次听力考试。最后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戴耳机,这九种生活习惯对耳朵听力也是非常有害的。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听力下降,都要及时去医院,必要的话要配备助听器设备,保护我们的听力。戴耳机不要把声音开得太大。人们用耳机听音乐时,声音直接通过外耳道到达耳膜,不受其他物质的阻碍。如果声音很大,耳膜会受到很大影响。长此以往,听觉细胞的敏感度会降低。保持稳定的情绪。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波动过大,很容易导致身体上的毛细血管痉挛收缩,从而使内耳血流量减少,出现微循环障碍,诱发突发性耳聋。调低音量-设置设备的音量限制,使您的收听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70%。长时间听高分贝音量对听力损害特别严重。可以用60/60法则,即60%音量听60分钟,然后休息30分钟以上,让耳朵休息恢复。
如果你听91分贝的音乐,插入式耳机会把你的安全听音时间从2小时减少到15分钟。如果你喜欢在嘈杂的环境中(比如繁忙的城市街道、地铁公交车等)听设备,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经常通过调高耳机的音量来克服周围的噪音。如果你是一个追求音乐强烈震撼和“头撞”效果的低音爱好者,请使用设备上的均衡器来调节低音。这样,即使把音量关小,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总之,在使用耳机时,一定要注意降低音量。最好软一点,不要长时间连续听。当然,专注于听耳机音乐很容易让我们对外界声音失去警惕,增加危险的可能性,所以不建议孩子使用耳机。另外也要知道,插入式耳机会增加外耳道炎的风险,共用耳机的风险更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6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