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怎样饮水“好”,科学喝水(怎样饮水才科学?)

祝由网 2023-07-10 18:06:40

烧水有学问,喝水也得讲科学。渴了就喝,这是人类机体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它本身有一定的规律。但具体怎么喝,喝多少?专家们有种种建议。

多喝凉开水

对人体健康而言,最理想的饮料还数凉开水。所谓凉开水,就是把烧开的水倒入茶杯,盖上杯盖,等冷却到20°C - 25°C时就成了一杯凉开水。

经研究发现,开水自然冷却后,水中的氯气要比一般自然水降低50%,水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某些变化,水的表面张力、水的密度、导电率等理化性能都有所改变,其生物活性比自然水要高出4〜5倍,与生物活细胞里的水十分相似,因而易于渗透细胞膜而被人体吸收,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功能。

美国学者还发现,经常喝凉开水的人,体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高,肌肉组织中的乳酸代谢充分,故不易感到疲劳。

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又证实,若能经常饮用凉开水,还有预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之功效。诺贝尔医学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的养生术中,就提出“每天喝大量的凉开水”。

空腹饮水

天气炎热或运动后出汗过多,需要尽快补充水分,最好在饭前一小时少量多次饮水。因为空腹喝下的水,在胃内只停留数分钟,很快进入小肠,再被吸收到血液里,一小时左右就可以补充给全身的组织细胞。

由于体内水分达到平衡,吃饭时就可以保证分泌充足的消化液,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如果吃饭时大量补充水分,汤泡饭或者水泡饭,必然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导致肠胃不和, 消化不良。

一些学者特别推崇清晨起床后空腹饮水。他们认为,人在睡眠时,尽管机体处在相对静止状态,没有明显的排汗现象,但通过呼吸、尿液分泌和身体表面的不显性排汗仍然损失了不少水分。起床后虽无渴感,但体内仍会因相对缺水而使血液浓度加大,血管壁收缩。

一杯水下肚,可使粘稠的血液稀释、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降血压、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塞都有好处。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开始增多,清晨一杯水,远胜过吃药。至于青少年,正处于机体代谢的旺盛时期,一夜睡眠之后,体内大量的代谢物有待排出。

一杯凉开水,剌激了胃肠的收缩,通过饮水的洗刷作用,使胃肠道保持清洁,大大有助于食物消吸收。如果喝完水再进行适当的锻炼,腹部肌肉收缩加强了饮水对胃肠的冲刷力。 如果水里再加点盐,洗刷胃肠的同时,还能起到排毒作用。

清晨空腹饮水,对人体保健显然有益,但也不可把它的作用过分夸大。有一段时期社会上流行“饮水疗法”,说是每天起床后喝凉水,可以包治百病。热闹一阵之后,便自生自灭了,因为它言过其实。有些人治病心切,饮水过量,甚至出现了水中毒现象。

切勿暴饮

有些人的饮水习惯不科学,一般情况下滴水不进,想喝水时一口气灌个“水饱”,还连叫“痛快”。其实这是拿身体开玩笑。

人体内的水主要分布于血液、间质液和细胞液里,它在体内必须维持相对稳定。人体的细胞膜是个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渗透。如果体内水分大量增加,血液和间质液被稀释,渗透压降低,水就会渗入细胞内,使细胞肿胀,发生水中毒,出现头痛、呕吐、疲乏、视力模糊、 嗜睡、呼吸心率减慢、错迷、抽搐等症状。幸好人体肾脏具有调节体内水量的功能,通过排尿减少过量的水分,以维持平衡。但如果长期暴饮,势必增加肾脏的工作量,加速其衰老。

另外,暴饮还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并妨碍对食物的消化。胃内水量过多,重量过大,还容易患胃下垂。心脏病人暴饮,会因心脏负担过重而诱发心衰。

可见,喝水也要讲究适度,要一次少饮,多次饮,暴饮则伤身。

淡水不解渴

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盛夏三伏,高温酷暑,人体因大量出汗而口渴异常,端起凉开水,一缸子接一缸子,结果呢,越喝汗越多,越喝尿越勤,越喝口越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淡水不解渴”。

人体排队汗时,有许多维生素和电解质会伴随汗液而丧失,其中尤以氯化钠损失最多。如果大量出汗后光喝不加盐的淡水,那么进入体内的水分不但不能保留在细胞内,反而更容易随汗或尿液排出体外,结果是越喝越渴。有时还会引起心慌、乏力等低钠症状。

所以在大量出汗后,最好在饮水里放少量食盐,以便迅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炼钢、炼铁等高温作业人员通常以盐汽水补充体内水分,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运动饮料。

运动在大量出汗后,必须喝含盐的饮料,方可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道理是一样的。

怎样饮水才科学?

喝水有“六忌”、“三提倡”。

六忌:

1.忌喝生水。生水含有许多病菌和寄生虫卵,人喝了会得多种疾病。2忌喝太烫和太凉的水。喝过烫的水会损伤口腔和食道粘膜,长期饮过热的水会引起口腔、食道癌。长期饮过冷的水会引起胃功能紊乱,出现腹痛和腹泻。

3.忌喝水速度过快。喝水过急会使血溶量迅猛增加,因而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力衰竭。

4.忌饮水过量,一次喝水过多容易引起胃扩张。

5.忌饭前大量喝水。饭前大量饮水,会增加肠胃负担,冲淡胃液,影响食欲和消化。

6.忌睡前大量喝水,睡觉前大量喝水,会增加排尿次数,影响睡眠。

三提倡:

1.提倡晨起喝水。起床后喝一杯水,可清洗胃肠,刺激胃肠运动,增加消化功能。

2.提倡运动后喝盐开水。运动中大量出汗,体内盐分大量排出,喝盐开水可补充水分,增加体内盐水的浓度。

3.提倡病中多喝开水。病人多喝开水,既可补充因病(发烧、呕吐、腹泻等)消耗的水分,又可加速细菌病毒的排泄。

有些人认为,凡是喝烧开过的水就比喝凉水卫生,其实不然。有几种开水是不能喝的。在炉灶上沸腾了一整夜或很长时间,饮用时已经是不冷不热的开水;装在温水瓶中已经几天的温开水;经过多次反复煮沸的残留开水;开水锅炉中隔夜重煮或未生煮的开水;蒸饭、蒸肉时‘甑脚水’”。为什么这些开水不能喝?一是它们所含某些微量成分增高了;二是亚硝酸盐容易增多,饮用后对人体健康有一种潜在慢性危害。饮用开水,最好是煮沸5~10分钟的,并且要装在保温性能好的热水瓶内,每天更换。

饮水可以增加血容量,促进排泄,使尿量增多,体内代谢的废物随尿的排出也加快。但饮水过多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有害。如稀释胃液,减弱消化能力,增加肾脏负担,可能引起浮肿;使血容量大大增加,严重时使细胞内水分潴留,造成水中毒,产生恶心、呕吐、神智混乱、嗜睡,或躁动、抽风以致昏迷。每人每日对水分的需要量,因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气候变化而有所不同。人体对水的需要有复杂的调节机能,口渴的感觉就是最简单的需要水分的调节方式,所以平时不必要有意识地多喝开水。

如何正确喝水?

相关科学测定,人可以7天不进食,但是48小时不进水将会导致死亡的。人体需水量大约为30-40ml/kg体重,即一般人的每天需补水量大约在1.5-2.5升。其中大半为饮用水,小半为食用水,少量为内生水。水对人体有这么大的作用,因此了解喝水的学问更是不能少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喝水的学问有哪些吧。

早起一杯,早餐好吸收

早上喝杯温开水,水到之处都能冲得?干干净净?,帮肠胃、肝肾肩负,不但能缓解便秘,降低脑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还能帮你有效吸收早餐。因此,清晨起床后,一定记得喝1?2杯(200?400毫升)温开水。

一口气喝完一杯水

真正有效的喝水方法,是指一口气将一整杯水大约200?250毫升一次性喝完,而不是随便喝一两口,因为只有这样喝水才可使身体真正吸收。特别是早上起床后的第一杯水一次性喝完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帮助排便。

餐前半小时补水最养胃

不要在饮水后立即进食,最好在吃饭前半小时左右先喝一杯水,这样既不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还会调动食欲,调节体内矿物质的浓度,减轻饭后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口渴。

运动后要适时补水

运动后体内极容易缺水,所以一定要补水。运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250?500毫升,将要运动时即刻补150?250毫升,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120?240毫升,运动后按运动中体重的丢失量,体重每下降1千克再以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1升的水分,也可以适度的饮用一些运动饮料。但是千万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在运动后一次性大量喝水会造成体内的电解质浓度失去平衡,造成?水中毒?现象。

空腹喝水

空腹喝水。这是喝水的学问最突出的一点。空腹喝的水会直接从消化管道中流通,因此很易被身体吸收利用的。没有空腹喝水习惯的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或者设置一个备忘录,提醒自己清晨起床后就喝上一杯。

能放能收

细心你的你会发现上班一族常常会因怕上洗手间耽误工作时间而疏忽了喝水,或是因为某些原因,想节约点时间,少跑几趟卫生间,因此尽量少喝水。后来我知道了这样长期下去,对肾的损害非常大,很容易引起腰酸背痛。

喝好水

生活中尽量避免常喝蒸馏水,你可选择优质的矿泉水来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喝碱性水对人体是最有利的。苏打水就是碱性水,建议大家常喝。喝碱性水。可让血尿酸偏高者,恢复正常水平。大家都知道,喝水是为了补充身体因流汗和排尿所失去的水分,并且从水中获取矿物质,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水也是我们取得氧气的来源。如果喝的是含氧量高的水,人体会觉得比较轻松,疼痛获得缓解,发炎现象也会减少。值得一提的是,矿物质和氧的含量高的水,看起来并不是透明无色的,却是呈微微的雾状,且有汽水般的氧气泡。

每天都需要为身体补充所需水分,大家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喝水习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6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