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食物相克引起的胃痛等症状
经典老偏方:生姜红糖水
《大长今》引发了一场美食养生热潮,不过看过的人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美食等于毒药”,这部电视剧狠狠地考验了一下观众的承受力:原来利用食物相克原理,美食还可以做武器,杀人于不动声色中。
其实,不仅仅是在电视、电影中,生活中食物搭配不当,也一样会让自己吃得难受。前几天,李哥正吃饭时突然胃痛,让人来找医生过去看看。医生看了李哥的症状,知道他的胃痛是因为食物搭配不当引起的。
李哥喜欢吃麻辣的东西,在家里正在吃麻辣火锅,又搭配了冰镇汽水,两者一起食用,引起胃痛。为什么会这样呢?汽水和辛辣食物都是属于刺激性食物,当人的胃部受到辛辣的刺激加快蠕动的时候,汽水里的气体会对胃部产生损害,轻则出现恶心、胃胀的现象,重则会导致胃脘疼痛。
医生急忙让他们用一块生姜,配一把红糖,熬水煎服。李哥喝了生姜红糖水,不一会儿,胃痛好多了。医生告诉他,以后可不要乱吃东西了。很多食物本来单吃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乱点鸳鸯谱,将本来相克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就会产生毒素,让身体受罪。
后来,在李哥的要求下,我又告诉了他哪些食物相克,好让他在以后饮食上注意。
蜂蜜与豆腐同食会导致腹泻
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下大肠浊气。蜂蜜甘凉滑利,且含多种酶类;豆腐中又含有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及有机酸,两者混食易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所以吃了豆腐后,不能食用蜂蜜,更不宜同时食用。
大葱跟大枣同食会导致脾胃不和
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心润肺,养血安神,悦颜色,
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大葱具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和辣素,能去除腥喧等油腻厚味菜肴中的异味,产生特殊香气,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大枣补脾和胃,大葱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但是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导致脾胃不和。
白萝卜跟胡萝卜同时导致败血症
很多人喜欢用红白萝卜煮汤,殊不知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但若和胡萝卜一起混吃,就会损失掉很多维生素C。因为胡萝卜中含有一种抗坏血酸解酵素,它会把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破坏掉,也会有败血症的出现。
哈密瓜和香蕉同食导致肾衰
哈密瓜和香蕉不可以放在一起哦,因为哈密瓜含糖量在15%左右,钾离子含量相当高。香蕉含钾也很丰富,据检测,每100克香蕉含钾283〜472毫克。因此,肾衰者尿少时不宜同食含钾量都高的香蕉和哈密瓜,避免雪上加霜。
鸡蛋和豆奶同食导致营养流失
蛋白质进入胃肠,经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咦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而后由小肠吸收。豆奶中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质,能破坏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鸡蛋中含有一种黏液性蛋白,能与咦蛋白酶结合,使胰蛋白酶失去作用,从而阻碍蛋白质的分解。
橘子和柠檬同食导致消化道溃疡穿孔
橘子和柠檬虽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但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不宜同时食用。橘子与柠檬果酸要高于一般水果,大量食用会促进胃酸的分泌,使溃疡加重。尤其是柠檬,酸性较强,pH达2.8以下,尤其不要空腹食用,否则极易伤胃,导致胃黏膜受损。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溃疡性胃穿孔。
胡萝卜和醋同食会破坏胡萝卜素
很多人都喜欢吃胡萝卜,因为胡萝卜中富含的胡萝卜素能够防止皮肤粗糙,增强免疫功能与骨骼的生长。醋,减肥圣品,可以减肥排毒,治疗失眠。但是醋与胡萝卜一起吃,醋的酸性会破坏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所以,各位在吃胡萝卜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食用醋,让营养能够被身体更好地吸收。
掌握了食物的相克规律,才能避开乱点食物鸳鸯谱的错误,才能避开食物的“埋伏”,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解 释 一】
有一句古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简文: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解释 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形的外壳.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 处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自己渔人得利.”
【提示】
这是一则十分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早已成为大家常用的成语.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注释】
且——将要
赵——春秋战国时国名
伐——攻打
方——正在.
曝(pù)——晒.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战国时有名的说客.
惠王——赵国国君
易水——河流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曝——晒.
甘——同“钳”字,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箝(qián)——同“钳”,夹住.
喙(huì)——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 (yù)——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禽——同“擒”,捕捉,抓住.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擒——捕捉
【寓意】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诗文翻译】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解 释 一】
有一句古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简文: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解释 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形的外壳.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 处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自己渔人得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4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人体所需的钠盐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