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运动员的食物在数量上应满足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消耗,使运动员保持适宜的体重及体脂水平,在质量上应保证全面的营养需要和适宜的配比。和正常人的膳食要求相似,运动员的膳食应当是平衡和多样化的;具有肉、鱼、禽、蛋等高蛋白食物,奶及奶制品,蔬菜与水果,及谷类(包括米、面、粗杂粮等)。
②运动员的食物要求浓缩、体积重量小、容易消化吸收。
③一曰三餐食物热量的分配应根据训练或任务安排,上午训练时,早餐应有较高的发热量,并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下午训练时,午餐应适当加强,但要避免胃肠道负担过重。晚餐的热量不宜高,以免影响睡眠。
④运动员的进食时间应考虑消化机能和运动员的习惯。大运动量训练或前的一餐应至少在2.5小时前完成。正常情况下胃的排空时间为3〜4小时,精神紧张可使胃的排空延缓到5〜6小时。提前进餐的目的在于使剧烈运动时上消化道的食物基本排空。
剧烈运动前不宜吃的过饱,对于一些接触性的运动项目,如运动中的冲撞、摔胶等尤应注意。运动后人体的血液相对集中于肌肉及皮肤等运动器官,为使心肺机能恢复至相对平静及消化道有一定的准备,运动后的进食安排应安排在运动结束的30分钟后,剧烈运动后切忌暴饮暴食。
⑤运动员的食物在烹调和保存时应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并做到色、香、味美,以利增加食欲。
合理营养是运动训练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器官功能的调节,对运动员功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
宜食食物:
1、宜食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
2、宜食含高热能的食物,高热量食物是指含淀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类较高的食物。
3、多吃新鲜蔬菜。
忌食食物:
1、忌食高脂肪的食物,植物中的核桃、芝麻、花生,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都属于高脂肪食物。
2、忌食含纤维多的粗杂粮,像我们经常吃的玉米,燕麦,紫米,荞麦,黄豆,青豆,绿豆,小米等等都属于粗杂粮。
3、忌食辛辣的食物,辛辣的食物是包括辣椒、花椒、大蒜、芥末、胡椒、生姜、烟酒及含酒精饮料等的统称。
不同的运动共同的营养
热能
运动的热能代谢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三要素,同时也受运动员的体重、年龄、营养状况、训练水平、精神状态及训练时投入用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全天所需总热量约在2800~3500千卡之间。
当运动员体内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能源时,蛋白质几乎不被动用。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强,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增加;当运动强度达85%—90%最大氧摄取量时,全部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脂肪的利用也逐渐增加。
碳水化合物
为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应给予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50%~60%的膳食。
近有报告指出,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体积高能食品作为赛前或赛中能量补充,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一种合理有效办法。
脂肪
在轻、中度运动时,脂肪约提供50%的能量需要。但膳食中脂肪比例过高,对运动反而不利。故膳食脂肪占总热能的25%~30%为宜。
蛋白质
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存在着功态平衡。近年发现,中强度运动使某些氨基酸代谢增强,但蛋白质终究不是运动员的主要能源,故不宜过多摄入。
维生素
有研究指出,运动员的维生素需要量较一般成人要高一倍。为使运动员竞赛时体内有充裕的维生素,可于赛前1~2周每日补充维生素a2200国际单位(或胡萝卜素4毫克)、b12.5毫克、b22.5毫克、c100毫克、尼克酸25毫克。
无机盐和水
由于长时间的运动,运动员的失水量增加,使血.清铜、钾、钙浓度升高。为此,运动员除应在运动中适量多次饮用合适饮料外,还可在赛前o.5~1小时约饮500毫升低渗饮料,赛后2小时内应优先分次补充液体,恢复水、电解质平衡,促进废物排除,以利体力恢复。
不同的运动不同的营养
举重、投掷、短跑、跳高、跳远、跳水、武术、柔道和摔跋等项目要求较大的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并且要在极短时间产生爆发力。这类运动缺氧严重,氧绩大,含氮物质代谢加强。食物中蛋白质供给量应提升到每公斤体重2克以上,其中优质蛋白应占50%。食物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能的15%—20%,以满足运动员对糖、维生素和无饥盐的需要。
击剑、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体操等项目,要求灵敏性和技巧,运动中神经活动异常活跃。全天总热能消耗虽不太高,但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盐应当充分。进行击剑、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期间视力活动紧张,应给予充足的维生素a。除食用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外,必要时服用适量鱼肝油丸。
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对机体的灵敏性、技巧和力量等方面要求较全面,热能消耗也较大,故对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也应全面考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3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高频、微波作业者的饮食原则
下一篇: 使用大葱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