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给一个病人看病。他说他这几天有点腹泻,胃口也很差,想请我帮他调节调节。
帮他检查后,我发现他最主要的问题是脾肾两虚。在回族医学里面,脾和肾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它们又互相影响。从肾的角度说,肾是脾胃运行的动力来源,肾虚就会导致脾虚;同样,从脾的角度来说,脾也是肾脏气血的来源,脾虚气血不足,肾脏功能也会受影响。
我对他说,要改善现在这个状态,必须补益脾肾。但他现在脾胃功能不好,而吃药要通过脾胃吸收才能起到作用,所以他靠吃药调节的话作用就慢,他也不可能在我这里停留很久,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练功,自己调整。
同时我还告诉他一个食疗的方子——姜汁牛肉饭。取三两鲜嫩牛肉洗净剁碎,生姜去皮洗净榨汁20〜30滴,用姜汁、料酒、盐、糖、植物油等将牛肉腌好。然后根据自己的食量取粳米焖至将熟时,把姜汁牛肉倒在饭上继续焖15分钟即可。
姜是公认的抗寒食物,牛肉性味甘平,因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也有很好的生热抗寒作用,所以这个饭有滋补温中、补脾益气、散寒醒胃的功效。特別适合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的胃痛患者,冬天的时候作为午饭食用也很不错。
他坚持做了半个月的拔跟提气,症状就消失了,为巩固疗效,他隔一天吃一次姜汁牛肉饭。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腹泻过,还把这个好吃的食疗方推荐给了很多朋友。
(1)乌梅红枣粥
[原料]乌梅15个,红枣3枚,粳米100克,冰糖50克。
[做法]将乌梅洗净入锅,加水1碗,用文为煎至半碗,去渣取汁;粳米、红枣洗净,加水适量和乌梅汁一起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继续熬煮至粥稠为度。
[功效]养胃益气,生津止血,涩肠止泻。适宜于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者服用,也可用于慢性肠炎病人。胃酸过多、感冒咳嗽者习用。
(2)山药扁豆粥
[原料]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各30克,粳米300克。
[做法]将煎4味洗净切碎,莲子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入锅煮饭。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止泻、和胃化湿。适宜于脾虚腹泻、食欲不振者食用。
(3)豆腐鱼头汤
[原料]红苋菜350克,大鱼头1个,豆腐200克,生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大鱼头洗净剁成再片;红苋菜、嫩豆腐分别用清水漂洗干净。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烧沸,放入红苋菜、鱼砂、豆腐和生姜,改用中火继续煨火炖约2小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止痒明目。适宜于胃肠湿热型腹泻者食用,也可用于眼睑湿烂、刺痒难忍等症患者。
(4)扁豆粥
[原料]鲜白扁豆120克(干品6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白扁豆若是干品先用温水浸泡一夜,然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熬煮为粥,食用时调入红糖即可。
[功效]健脾止泻,消暑化湿。适宜于脾胃虚弱之慢性腹泻者食用,也可用于赤白带下、暑湿吐泻者。外感寒邪或疟疾病人忌服。
(5)莼菜粥
[原料]莼菜200克,粳米100克,冰糖100克。
[做法]将莼菜洗净,用沸水烫一下沥干;粳米淘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按常法熬成粥,加入冰糖、莼菜,再稍煮片刻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厚肠胃、清热毒、消水肿。适宜于胃溃疡、慢性胃炎者食用,也可用于返胃呕吐、胃癌、热痢者。
(6)陈茶粥
[原料]陈茶叶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茶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而后中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
[功效]消食化痰,清热止痢,除烦止渴,兴奋提神。适宜于溃疡病食积不消、过食油腻、饮酒过量、口干烦渴、赤白痢疾等症患者食用。
(7)苡仁芡实粥
[原料]薏苡仁30克,芡实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前3味分别淘洗净,用水浸泡发胀;锅中放入薏苡仁、芡实,加水适量,用大米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时,放入粳米煮至粥成,调入红糖即可。
[功效]补脾胃,固精气,清湿热。适宜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食用。
(8)竹叶粥
[原料]竹叶6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竹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取汁,弃竹叶不用。将淘净的粳米倒入竹叶汁中,用文火熬成粥。粥成时加入白糖调味,分次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补中。适宜于小儿复季脾胃虚粥、煮热不除者。
慢性腹泻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1、寒湿泄泻
证候: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疼,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主方:平胃散
2、湿热泄泻
证候:泄泻腹痛,泄下急迫,或泄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加减:偏湿重者加苡仁、厚朴;挟食滞者加麦芽、山楂、神曲;如有风热表证,上方加银花、连翘、薄荷;如在夏暑间,暑湿入侵,表里同病,加新加香濡饮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3、食滞胃肠
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吞酸,纳呆。苔垢浊厚腻,脉滑。
4、肝脾不和
证候: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5、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6、肾虚泄泻
证候: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泄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主方: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加减: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15g,诃子肉9g,赤石脂15g益气升阳及止涩之品,桃花以固涩止泻。
7、水饮留肠
证候:形体消瘦,肠鸣漉漉有声,便泻清水,或大便呈泡沫样,泛吐清水,腹胀尿少,脉象濡滑,舌质淡,苔白滑。
治法:健脾利湿,前后分消。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
加减:若兼有腹中攻痛者,加桂枝汤同用,以合营止痛。
8、瘀阻肠络
证候:泄泻日久,泻后有不尽感,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口干不欲多饮,脉弦小涩。
治法:化瘀通络,合营止痛。
主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加减: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夹有赤白粘冻,加白头翁同用,以清热凉血。
慢性腹泻西医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类型腹泻采取相应治疗。
2.对症治疗:尽量避免选择成瘾性药物;且应在明确病因后应用。止泻药:活性炭、氢氧化铝凝胶、可待因等。
3.解痉止痛药:阿托品、山莨菪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便秘与肛裂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