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时大肠纵肌的收缩很重要。大肠纵肌收缩,可使大肠缩短,还可消除结肠远端与直肠之间的角度,此时直肠内压力升高,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可使腹内压增高达13.3〜26.7千帕,促使粪便排出。排便时盆膈横纹肌支持腹腔内脏,并能防止直肠和肛门脱出。
排便感觉是由各种冲动引起,有精神的或机体的。另外有由外来对直肠壁压力引起的假排便感觉,如前列腺肿瘤、膀胱结石、分娩时胎儿头部压迫直肠等。排便要严格地受大脑皮质控制,不能随意施行。粪便进人直肠引起膨胀,立即引起内括约肌松弛,叫直肠充胀反射或称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直肠内粪便到达直肠末端和肛管上方引起扩张,立即刺激耻骨直肠肌内张力感受器,沿骶神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排便中枢,整合后的兴奋性冲动经盆神经的副交感纤维传出,引起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蠕动收缩,使更多的粪便人直肠;充胀后引起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而内括约肌松弛。此外,兴奋也经骶神经及阴部神经传出,使耻骨直肠肌、肛提肌和外括约肌也松弛而欲排便。脊髓中枢的冲动也向上传到大脑皮质高级中枢,若环境时间条件允许,就传下冲动以加强排便冲动而排便。
反之则随意控制使外括约肌收缩,压迫内括约肌,产生逆向反射使直肠松弛,直肠腔内压下降而排便停止。这就是外括约肌的随意控制作用。当直肠压力达3〜3.5千帕,即可引起便意产生排便反射。每当排便后,松弛下降的盆膈肌、耻骨直肠肌、肛门内外括约肌立即恢复张力和自制状态,盆底复位,肛直肠角恢复,肛管关闭,称为便后复位反射。以上各种反射受抑或延迟,感觉阈值升高都可造成排便障碍。
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而异,一般每日1次,早饭后排便。也有的3〜5日或更长时间排1次,却不感排便闲难,排便后有舒适愉快的感觉。因此,不能只按排便次数多少确定便秘、腹泻,应按各人的排便习惯来确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1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壮阳滋阴,灵芝还有什么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