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有没有生病按这些穴位就知道

祝由网 2023-07-09 06:13:45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一些不是,但是又不确定是否已经患上了某些疾病。这时候不妨先按一按这些穴位,自我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再前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1. 按压新大郄穴

新大郄穴在人体的足太阳膀胱经上,是用来检查身体是否有肿瘤的穴位,主要位于大腿后部,臀部下边缘向下6寸,外偏半寸的地方。这是一个标识恶性肿瘤的穴位一旦按压这个穴位出现异常,就需要引起警惕。

按压这个穴位如果出现结节,怎表示肿瘤已经形成。

按压新大郄穴出现单侧疼痛,可能是癌症或是疾病,需要医生进一步确诊。

如果出现明显的刺痛,和手感很明确的结节,并伴随肌肉松弛弹性差,这表明是癌症晚期。

2. 按压新内郄穴

新内郄穴同样位于人体的足太阳膀胱经上,是用来检查身体是否有肿瘤的穴位,这个穴位主要检查是否患有良性肿瘤。新内郄穴的位置和新大郄穴相对称,内偏半寸。

有压痛则表示罹患癌症,但是不能够确诊是哪个部位的癌症,所以按压这个部位出现结节或疼痛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身体,不能够耽误。

3. 按压足临泣穴

足临穴位于脚上第四脚趾后方,位于第四脚趾和小脚趾跖骨的中间位置。

按压这个位置出现疼痛,说明患有结石,具体的结石位置要根据要去医院,让医生做进一步判断。

4. 按压温溜穴

温溜属于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腕侧面向上5寸的地方,按压温溜穴位,如果出现比较强的痛感,则表示消化道有问题,可能是有穿孔。此穴位如果配合肝俞、食管下俞可以诊断出是否是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5. 按压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背部的第11个胸椎棘突下,向两边各1.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按压脾俞穴如果出现疼痛或凹陷下去的情况,说明人体的肌肉张力低,多数患有内脏下垂等方面的疾病。

6. 按压阳陵泉穴

此穴位归属于合上穴,筋会。位于膝盖的斜下方,小腿外侧,在腓骨的凹陷处。

按压时出现疼痛,表示人体的细化到出血,但是不能够确定是哪一个位置,需要去医院让医生进一步确诊。

50个疾病和对应的针灸穴位,值得收藏

hello,我是中西医万万,先点击上方 中医 健康 日记,关注我,每天分享中医知识,一起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治疗一个疾病会突然不知道怎么使用穴位来治疗,想半天才会想起来,所以呢,今天就为大家整理汇总了50个疾病和对应的针灸穴位,喜欢的朋友可以先点击收藏好!

1、发热用大椎; 2、开四关用合谷、太冲;3、保健用足三里;4、肝气郁结用太冲;5、胃痛用足三里;6、腰痛用飞扬、委中;7、脱肛用百会、长强;8、鼻塞用迎香;9、脾虚用公孙;10、肾虚用太溪;11、皮肤病——曲池、肺腧;12、耳鸣用听宫和少海;13、呕吐用内关;14、下肢麻木用阳陵泉、复溜;15、牙痛用合谷;16、痔疮用承山和孔最;17、拉肚子用上巨虚和神阙;18、肠胃炎用天枢、上下巨虚;19、尿道感染用水道、阴陵泉;20、说不出话用哑门和大钟;21、月经不调用三阴交、水泉;22、糖尿病用腕谷;23、鼻炎用迎香;24、网球肘用少海、肘髎艾灸;25、上肢发麻用支正;26、坐骨神经穴用后溪和阳陵泉;27、急性咽喉肿痛用少商、关冲、涌泉;28、急性扁桃体炎用列缺、照海、少商;29、咳喘用中府和定喘;30、气虚用气海;31、胆囊炎穴用日月、阳陵泉;32、急性胃痛用曲泽和内关;33、痰多用丰隆;34、腰腿抽筋用阳陵泉;35、流鼻血用内庭;36、痛经穴用三阴交和蠡沟;37、口腔溃疡用间行涌泉;38、荨麻疹用血海和风池;39、腰背痛用委中;40、痛风用复溜、筑宾;41、外脚踝关节扭伤用丘墟和养老;42、肾结石用筑宾;43、落枕用外劳宫、阳陵泉;44、偏头痛用外关;45、口眼歪用颊车合谷;46、静脉曲张穴用太渊;47、黄褐斑穴用天容;48、耳炎用前谷;49、中暑用十宣、人中;50、半身不遂穴用风市、足三里。

以上就是50种常见疾病和常用的治疗穴位,当然,并不是所有穴位都一定见效,毕竟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大家也听说过“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这两个词,有些时候同样的一个疾病你用不同的穴位都能治好,而有的时候,同一个穴位也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这也是中医博大精深的一种体现。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点击上方头像或搜索中医 健康 日记关注我,每天分享中医 健康 知识,让我们一起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

感冒鼻塞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这些穴位一定要记住

1 迎香穴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又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之穴。“迎香”说明此穴负责和嗅觉相关的功能,所以按摩此穴有开通鼻窍的作用,对各种鼻腔疾病都有好处。

主治病症:鼻塞、鼻出血、胆道蛔虫症、面部神经麻痹。

腧穴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按住穴位,旋转按操,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分钟。

2 印堂穴位置: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功效: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按摩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一般揪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鼻塞不适。

3 鼻通穴位置:患者仰靠坐位,上迎香穴(鼻通穴)位于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功效:主治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头痛等。其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鼻翼肌。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端在鼻通穴(鼻通穴在鼻两侧的中间,鼻骨与软组织交界处,即鼻唇沟上端尽头处)处进行按揉或顶按1分钟,有助通窍利鼻的作用。

4 玉枕穴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约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

功效:升清降浊。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玉枕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头项痛。

刮刮手指就能缓解这些常见小病!真人演示7大养生穴位

穴位按摩是我国中医学特有的防病治病手段。 通过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对治疗局部病症也有效。

特别是人的双手

位置:

手背部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处。

功效:

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腹痛、五指屈伸不便、手掌麻痹等症。

手法:

用大拇指指尖顺时针按揉外劳宫穴3~5分钟,每天按摩1-2次。

位置:

腕关节掌侧,腕横纹正中,三横指宽处。

功效:

止嗝,还适用乘车、船时,预防头晕及呕吐。(不过独穴效果较差,可搭配下方合谷穴同按)

手法:

力量先轻后重,大约10秒钟左右即可。在按压的同时,闭口深呼吸,然后张口缓缓呼气。

位置:

一手的大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处。

功效:

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的功效。(不过独穴效果较差,可搭配上方内关穴同按)

手法:

长按10秒即可。

位置:

【明眼】、【凤眼】、【大空骨】三个相邻穴位位于拇指关节纹上。

功效:

缓解眼部疲劳、醒神明目。

手法:

每天按压穴位直至感觉酸痛。

位置:

鱼际穴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功效:

清热利咽、止咳平喘,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发热、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症。

手法:

用大拇指指尖掐揉鱼际穴,平时可经常两手对搓,也可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

位置:

人体的手腕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

缓解头痛、目眩、耳鸣、腕关节疼痛。

手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阳谷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位置:

仰掌伸指,四缝穴位置在第二和五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共四穴。

功效:

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的功效,能缓解脾胃不适、打嗝、胃脘痛、中暑等症状。

手法:

用大拇指指尖掐揉四缝穴,每穴掐揉2~3分钟。

当然啦,我们的手上分布着太多穴位

有时候我们会记不太清楚

那么经常按摩手部

做到简单的摩擦、手指伸屈

也能起到很好的 养生 保健效果

? 手部按摩法

1、摩擦手背、手掌

右手手心放在左手手背上,两手指方向相反,然后用右手掌摩擦左手的手背,两掌同时向袖口方向运动。

摩擦速度要均匀,连擦16~24次。然后换左手掌擦右手的手背。

2、互搓指侧

两手手心相对,十指交叉,互搓16~24次,也可选用圆头梳子,以梳子梳手心的方法代替。

? 手部伸屈法

1、一手握空拳,叩击另一手的手心及五指;

2、两手同时握紧拳,然后伸直五指,也可两手交叉伸指握拳;

3、双手张开,用一手的虎口或其他指间,不断交叉插击另一手的相应虎口和指间;

4、用一手的五指握住另手的一指,做来回旋转动作;

5、依次轻拽手指,每指保持五秒钟。

是不是没想到

小小的穴位按压,居然这么有用!

不过穴位按摩只能起到 养生 保健的作用,

真的出现突发疾病,

还是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哦~

各位小伙伴,如果觉得有用,

记得转发,点【关注】哟~

中医教你按六大养生穴位百病不生

【导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百病不生。这看似时间不可能的事情,但在中医看来却有法子。中医认为按六大养生穴位百病不生,通过穴位 *** ,可强身健体百病不生。这是因为穴位 *** 可疏经络、调节人体机能、平衡阴...

治腰疼和痔疮: *** 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 *** 连线的中点处。长强穴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 *** 长强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疮效果更好。

*** 方法: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 *** 。每日2次。

治便秘: *** 腹部

从中医角度讲,便秘分为实症和虚症。实症为积热上火,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常由吃火锅、食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虚症主要是气虚阴亏,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导致的。因此,得了便秘应到医院求治,对症服药。如果不对症治疗,仅靠吃泻药通便,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更严重。

*** 方法:腹部 *** 可预防便秘。早晚 *** 腹部:可站位,也可仰卧位,左手掌按于脐部,右手叠压左手上,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腹部81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揉腹部,次数相等,意注掌下,呼吸自然。

治肠胃疾病: *** 膈俞穴

肠胃不好的人可 *** 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胃痛、呕吐、厌食、便血、咳嗽、气喘、盗汗等疾病。

*** 方法: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膈俞穴。每次2分钟左右。

治疗皮肤瘙痒: *** 百虫窝

有的人患有皮肤病,这时可 *** 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为经外奇穴百虫窝,它在足太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 *** 百虫窝穴可以活血止痒。

*** 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百虫窝穴,直到局部有酸胀感后放松,隔几秒钟再继续点按,瘙痒即能止住。

治冠心病:按揉心腧穴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医认为心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痫、狂躁、咳嗽等。

*** 保健: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散热去痛: *** 尺泽穴

尺泽穴主要作用是泻热。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因此, *** 尺泽穴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 方法:尺泽穴,位于手心朝上,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67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