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秋日起居要有规律(起居有常,良好的生活规律要持之以恒包括哪些方面)

祝由网 2023-07-08 18:11:25

起居主要是指生活作息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注意起居调摄,妥善安排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使其更加符合自然规律和自身的生理特点。

起居调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诸如作息安排、苦乐劳逸、衣食住行、站立坐卧等。在这其中,有规律的作息对健康非常重要。

宇宙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中,必然与之息息相关。因此,人们的作息安排只有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有益于健康。中医学认为,人类依天地而生,一年之中,四季的自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十分明显,人们应该根据季节变化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使生理功能保持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例如,春季夜间缩短,白昼渐长,风和日暖,人们应早起,增加户外活动,沐浴温暖阳光,以应春天的生机而养生,避免睡眠过多,使人困倦、头昏;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入秋后,白昼渐短,夜晚延长,可以早些就寝,早些起床活动;冬季昼短夜长,晚间宜早卧,早晨可稍迟起身,待日出再外出活动,以避开严寒。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内的所有活动都可能产生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而规律性的生活可以使肌体形成条件反射,让各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能不致疲倦地长时间运行。如果不注意拟定科学的作息制度,经常“开夜车”,必然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的最好办法是主动安排好日常生活节奏,做到每日定时睡眠、定时起床、定时用餐、定时工作学习、定时锻炼身体、定时洗澡、定时排便等,通过井井有条的生活安排,保证生机勃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保证健康长寿。

细节提醒:

起居有常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每日进餐要定时定量,主副合宜,温热适度,进餐前后都要稍事休息。

入睡和起床要有规律。按时入睡起床。非特别情况,不可过度熬夜。

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

尽力戒除烟酒,讲究卫生,多喝开水,保持体内良好的新陈代谢。

穿着方面,要天人相应,不可为赶时髦而随意增减衣服。

起居有常,良好的生活规律要持之以恒包括哪些方面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另一个养生大法是“起居有常”。就是说平时的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常”大致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起居有常”首先强调的是在作息时间上一定要有规律,定时作息。按照《黄帝内经》所述,一日之中,白天是阳主事,夜晚是阴主事,随着太阳的升起、降落,阴阳之气交互消长,“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由于人与天地阴阳要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因此白天阳气主事之时人就要劳作,夜间阴气用事之时人就要休息。平旦,即早晨,阳气始生,人就要起床了;到了夜晚阴气隆盛之时,人就要休息了。如果违反了阴阳消长规律,就会给人体造成损害。例如有些人夜间通宵打麻将,白天才睡觉,这是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相违背的,久而久之,肯定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内经》除了强调要按一日之中的阴阳消长规律进行作息外,还强调要按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进行作息。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指出的,春三月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些都是在“天人合一”整体观指导下四季不同的作息规律,只有这样顺应天地四时阴阳变化进行起居作息,才能使机体阴阳气血与天地阴阳变化保持一致,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从而保持机体的勃勃生机。长久坚持这些合理的作息规律,自然会有益机体健康,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睡眠调理要得法睡眠卫生是起居调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可以调整人体脏腑经络组织,恢复人体阴阳气血平衡。因此,睡眠质量如何,对人身体的影响至为重大。目前,睡眠障碍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有关调查显示,全世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曾遭受失眠的折磨,为了提高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在2001年提出了每年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我国于1993年成立的中国睡眠研究会于2003年把“世界睡眠日”主题活动正式引入中国。睡眠的调理大致包括如下几方面:

睡前的调理睡前调理大致包括寝具的准备和人安卧前的有关注意事项两方面。

(1)寝具:寝具适宜与否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故善养生者必然会很好地选择与准备好自己的寝具。

①床的高低要适宜床如过高则上下床不方便,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造成跌伤,发生意外;太低则易于受潮。因此,床一般要以略高于就寝者的膝盖为宜。

②床垫的软硬要适度床垫如果过软,则身体受力不匀,会造成人体腰疼骨痛,尤其是有腰痛、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更加不宜睡软床;过硬则使人睡得不舒服。要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或在木板上铺上10厘米厚的棉垫。

③被子要软、暖、干选择的被子应当柔软、干燥、温暖,不宜过于厚重。特别是老年人,应选择较轻而贴身的被子,如丝棉被之类更为适宜。

④枕头高低软硬要适中枕头过高,会使一侧颈肌过分牵拉而产生落枕;过低则会影响呼吸道的畅通。一般来说,枕头的高度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具体还可结合个人的生理弧度决定。枕头过硬,会对接触枕面的头皮产生较大压力,影响局部气血流通;过软则会使头部过于下陷,致使头部不能保持合适的高度,从而影响睡眠。所以一定要挑选好软硬适中的枕头。此外,枕头长度最好比肩膀宽一些。

①调摄精神:如果睡前情绪不佳,对睡眠质量会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如喜怒不节、忧悲不解、思虑过度等,都会影响心神而致睡寝不安。所以,凡睡之前最好先调摄精神,调整情绪,尽量摒除一切杂念及不良情绪,使情绪平稳、心境宁静,这样才能安然入睡。正如宋代养生家在《睡诀》中所指出的,“先睡心,后睡眼”。只有先安神定心,才能安然入睡,并有较高的睡眠质量。②睡前忌饱食,忌抽烟,忌用茶酒、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修龄要旨》指出:“夜膳勿饱……饱余勿便卧。”晚餐不要吃得过晚、过饱,不要吃饱了马上睡觉,这样会影响睡眠。

③睡前要稍事柔和的活动:《紫岩隐书》提倡“每夜入睡时,绕室行千步,始就枕”,这样做的道理是“善行则身劳,劳则思息,动极返于静,亦有其理”,“行千步是以动求静”。这种睡前轻松散步的方式,可使精神舒缓,情绪稳定,有助于睡眠。其余如八段锦、静气功等,睡前适当练一练也对睡眠非常有益。但是,睡前不宜从事过于剧烈持久的活动,以免影响睡眠,不利于健康。

④睡前要作足部保健:足部是足三阳经脉、足三阴经脉和奇经八脉中阳脉、阴脉、阴维脉、阳维脉的起止出入之处。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之气交互消长而形成的生理现象,正所谓“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灵枢·口问》)。所以,睡前进行足部保健有利于调整经络阴阳之气,从而有利于睡眠。具体方法可采用温水浸泡双足,同时按双足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按摩此处可起到滋养肾气、交通心肾、除烦宁神的作用。具体参见第89页)。这样可以通阴阳之气,畅经脉气血,有利于消除疲劳,使人尽快入睡。

用药物煮水来浸浴足部,也有很好的促进睡眠和养生保健作用。有关这方面内容可参见本书第五章。

⑤气功锻炼促进睡眠法:坐卧均可,微闭眼见鼻端,闭口舌舐上腭,鼻吸气至丹田,然后放下舌头,气由口出,越慢越好。每天不拘时间,随意练功,可使睡眠变好,精神愉快。

⑥运动经络的方法:手的小指属于心经,两臂向两旁平伸,呈十字形,握拳,使小指一屈一伸100次,每天一次或两次,可使情绪稳定,精神愉快,睡眠良好。

⑦搓手摩面促进睡眠法:搓手、摩面是行之有效的传统保健方法,这一保健方法对睡眠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A.搓手:双手相互搓摩,摩擦手掌、手背、手指、手腕等部位,至全手发热。经常搓手,能直接或间接地对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按摩,从而有效地防治各种疾病。其中失眠就是适应症之一,即使是没有患失眠,也能有效地改善睡眠。

B.摩面:摩面的方法是将两手掌搓热以后,再用两手掌从额部顺着鼻子的两侧擦至下颏,再向上经过两腮回至额角,轻轻摩擦转圈36次。经常摩面也能对五脏六腑进行有效的按摩,以维持和促进它们的生理功能,从而防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其中失眠也是摩面法治疗的适应症之一。

搓手、摩面的健身法可于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也可在工作之余,茶前饭后,或谈笑之时进行,尤其是中老年人及女性更为适宜使用本方法来改善睡眠,健身驻颜。

秋日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立秋养生注意这几项

1、立秋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玄妙道馆张道医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2、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3、养肺护肝

道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肝,相当于西医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养生不能不靠肺。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4、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再不能像夏天一样,激烈奔放、嚣张开怀,应该收敛一下神气。另外,心情也不要过度的悲伤、忧愁,因为过悲过忧的情绪会伤到肺,所以遇到伤感的事,应该主动予以排解。

5、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立秋后最晚应该在十点半睡觉,这样才能与天地同步。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立秋后也不要过早的添加衣物,应该适当「冻一冻」。因为人只有在体表微感凉的情况下,人体的阳气才会更好地转入收敛。

6、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7、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8、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9、忌吃过燥的食物

道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63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