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切菜之后营养还会蒸发——用碱处理不可取

祝由网 2023-07-08 15:11:38

绿叶蔬菜中的绿色是叶绿素产生的。叶绿素分子当中有一个镁离子,它帮助蔬菜保持绿色。不过,叶绿素十分“见异思迁”,见到酸之后,特别是加热的时候,它就扔掉镁离子,换成氢离子。这样,绿叶蔬菜就会褪色发黄。

在南方地区,炒菜时的褪色问题更明显,因为南方地区的饮水就是弱酸性的。北方的水富含钙镁离子,碱性略强一些,所以快速炒菜时褪色不太明显。

为了避免这个麻烦,让炒青菜的卖相更好,有些厨师在炒菜之前先用碱水、石灰水或者明矾水等来把菜泡一下。但是,和前面说过的碱水浸泡一样,这个做法也会促进青菜中的营养素损失。

只有一种时候,果蔬的加工中会使用碱水,那就是想要去皮的时候。碱会让蔬菜水果的细胞壁变软,也就能让果皮容易除掉。比如说,在做桃罐头的时候,就要先用碱液浸泡,让桃子的皮变软,然后用带有胶棒的机器把皮搓掉。

温馨提示:

蔬菜切得越碎,烹调时间就要越短。焯烫蔬菜时,尽量不要切太碎,以减少溶水流失。

蔬菜一定要现洗现切。切好之后,几分钟内就下锅,否则营养素和抗癌成分都会快速损失。

蔬菜颜色从绿变暗并不意味着营养素损失,没必要用碱水等来给蔬菜“保绿”。

怎样吃肉营养损失最少?

肉食生活当中常见的食物,有的人担心烹饪方式不对会导致肉中的营养流失,下面我就教大家一些方法,用最大程度的保证肉当中的营养。
1.首先肉不要用大火过分的猛煮。肉里面的芳香物质会随着猛煮时的水气蒸发掉,使香味减少,同时肉也不容易煮烂,吃起来很粗糙,导致寡然无味。

2.吃肉切大块,大块一点在烹饪过程中容易保存其中的营养。

猪肉中富含可溶于水的呈鲜含氮物质,炖煮猪肉时释出越多,肉汤味道越浓,肉块的香味会相对减淡,所以大块一些不容易减淡肉的香味。

3.肉类最营养的吃法是焖着吃。肉类富含蛋白质,煮和焖使得营养损失较少。

4.另外炖肉的过程中,中途不要加水。

6.如果中途必须加水的话,一定要加热水,冷水会使肉变硬。

7.炖肉的时候,盐不要放得过早,要迟一些放,否则肉不易烂。

8.炖牛肉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的酒或醋,这样可以让肉更软嫩。

9.炖肉汤的时候不要总是揭锅盖。

日常煮菜时,怎样煮可以减少营养的缺失呢?

引言:在日常做菜的时候,我们需要怎样做将菜的营养值保持最大呢?所以我们不要再盲目的做菜,要懂得将菜的营养优化在最大。所以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怎样做菜更有营养

在平常做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得正确的烹饪菜肴,所以在一般做菜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步骤可能会是先洗后切,所以这样可以让蔬菜里面的一些营养物质保留最大。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刚把菜清洗完之后再切,这个时候营养可能会更多,但是你切完再洗,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菜里的一些营养物质都被我们洗走了,还可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菜里面,这个时候就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而且我们在平时切菜的时候不要切的太过于小块或者是细,因为我们知道煮菜的时候是温度非常高的,所以当菜切的太碎这个时候菜里面的一些营养物质就可能会有所流失,所以我们在切菜的时候一定记住不要切的太碎,这个时候我们所吃的菜他才是会比较有营养的。而且我们在平时煮菜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叫作现切现煮,所以不要将菜切完之后隔夜备用,这样它里面会有一些细菌的滋生,还可能会有一些营养的流失,它的水分也会随之流失。

二、做健康有营养的佳肴

你要知道菜的接触面积与空气越大,它的水分蒸发越快,这些物理小知识一定要懂得。而且我们在平时煮菜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控制煮菜的时间,也要控制炒菜的油温,所以这些都要合适,这道菜才会充分的有营养。你要知道当你焯水时间过长,里面的维生素可能会有所流失,而且我们在平时炒菜油温太高,它的营养流失的会更快,所以为了吃一顿比较美味有营养的菜,一定要注意你的做菜方式。

怎样煮才不会使营养流失

1.淘米遍数多,营养流失大
中国人对待米的态度,从古代到现在都只有一个“淘”字。所谓淘,就是洗了又洗的意思:少则两三遍,多则四五回,以主妇爱清洁的程度不等来决定淘的次数。然而不幸的是,荀大夫告诉记者:米淘两遍,B族维生素就开始流失了。超过两遍,则各种营养成分都开始流失。
荀大夫建议:淘米次数不要过多,一般用清水淘洗两遍即可,不要使劲揉搓。对于存放过久的米,则多淘洗几遍为好。米的吸水率在浸泡两小时后最大,所以,先将米浸泡两小时,然后再煮饭为好。米浸泡后煮饭,不但时间可节省40%,米中的维生素B5损失也较少。
有些人爱吃捞饭,即将米饭煮至半熟时,将米捞出蒸熟,而把米汤弃之不食,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如做捞饭,米汤也应当饮用,因为很多营养成分都在米汤中。
2.除了玉米面,煮粥别放碱
煮饭、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碱,因为碱容易加速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的破坏。维生素B1、B2本来就怕热,加了碱后更怕热,温度稍高更容易被破坏。
玉米中所含有的结合型烟酸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在做玉米粥、蒸窝头、贴玉米饼时,在玉米面中加点小苏打,则用玉米面制作出的食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结合型烟酸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3.切菜少使刀,尽量用手撕
蔬菜宜先洗后切,否则会使水溶性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受到损失。切菜时一般不宜太碎,能用手撕的就用手撕,尽量少用刀,因为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而且要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蒸气跑掉。炒菜时应尽量少加水。炖菜时适当加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做肉菜时适当加一点淀粉,既可减少营养素的流失,又可改善口感。
4.果汁营养少,不如水果好
当水果压榨成果汁后,果肉和膜被去除了。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C也大大减少了。如果这种水果本身含有的维生素就不多,比如苹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几乎被去除得一干二净,提倡采用打碎机加工果汁,可保留果肉和膜。
瓶装果汁一旦被打开,就开始丧失营养,所以在冰箱里不要储存得太久。用柑橘、柚子、菠萝等制作的无菌果汁,营养成分可以保存7~10天。其它低酸性的果汁,像苹果、葡萄,在打开后能保存一周。如果你买的是未经高温消毒的果汁,即使你没有打开,一周内也一定要喝掉。
5.鸡蛋营养多,最好煮着吃
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煎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
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分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6.煲汤时间长,营养没的“靓”
广东人的饮食最注重汤,这从他们对汤的赞美和对美女的赞美都用同一个词“靓”可见一斑。广东人将汤的制作过程称之为煲,认为煲的时间越长越好,一煲就是大半天。荀大夫告诉记者,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维生素C、B、氨基酸等极有营养的成分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怕热”,在80℃以上就会损失掉,因此,煲汤时长时间的文火会将这些营养成分破坏,而蒸发掉的却正是精华。
7.冷冻常反复,其实很错误
食物都有保鲜期,最多保存3个月。以鱼为例,有研究表明,放在零下18℃保存3个月,鱼所含营养素的损失非常明显,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大概会损失20%~30%。蔬菜、水果也应该现买现吃,每放置一天所含维生素就会减少。因此,趁着食物还新鲜就赶紧吃了吧,别等到没有了营养再吃。
很多主妇将一大块冻肉化冻后,将切剩下的肉重又放入冰箱冷冻,认为这样还可以长时间保鲜。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荀大夫说,有研究表明,反复冷冻的鱼和肉会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和影响口味。此外,一般保鲜应“速冻缓化”,即快速冷冻缓慢化冻。有时为了加快化冻速度,人们还会用热水冲洗冻肉,这样做也是不对的。
8.长期服药物,要补维生素
药物也会造成营养素的大量流失,包括治疗哮喘和风湿性关节炎的类固醇药物、治疗癫痫的药物和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坚持服用钙制剂及维生素D。抗癫痫药也会妨碍叶酸吸收。
还有如长期服用抗生素者,会流失维生素B群及维生素K,影响肠胃功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维生素C容易流失;感冒药及止痛剂会降低血液中维生素A含量;避孕药中的黄体素会阻碍维生素B6的功能,妨碍叶酸吸收;黄胺类药及降胆固醇药会影响叶酸吸收;高血压患者、肾炎患者服用的利尿剂以及泻药等,都会导致体内的钙、钾、维生素大量流失;患胃溃疡、失血性贫血的人,服用抗酸剂、碱性药物的病人,要注意微量元素铁的补充。
因此,以上患者在服药的同时,应注意补充各类流失的营养素。
9.搅馅朝一边,不能来回拌
包饺子时,很多人会把饺子馅中的水分挤出,这样做会导致营养成分大量流失。
在和饺子馅时,可以用剁好的菜馅里的水汁与调好的肉馅搅拌,这样菜馅里的营养不会流失。
荀大夫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搅拌肉馅时,应一边少量加水一边把肉馅向一个方向搅,千万不能来回搅,这是因为肉中所含蛋白质是螺旋状结构,如果来回搅会破坏蛋白质,而蛋白质中的亲水基因吸收了水分,会使得口感更好,营养也不流失。
10.菠菜炒前焯,钙质吸收好
在炒菠菜前,很少有人知道应先把菠菜焯一下,这是因为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与所摄入食物中的钙会形成草酸钙,而草酸钙是人体不吸收的,这样,就会导致钙的流失。而把菠菜用开水焯一下就能溶解掉80%以上的草酸,从而提高了钙的生物利用率。
11.吸烟三五支,大损维生素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孰不知当神仙的代价是惨重的,它会使你吃的食物变得没有营养。
荀大夫说,吸10支烟,体内就会损失掉25~100毫克维生素C,以及大量B族维生素。而有些吸烟的男士一般一天至少会吸1包,那么会损失多少营养成分,可以自己算算看。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爱吸烟的男士多半抗感染能力差,爱感冒头痛。因此,荀大夫建议吸烟男士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12.锻炼一身汗,补水要及时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能量消耗、出汗等原因,一方面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大量营养素的丢失,如钠、钾、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很容易导致健身过度和疲劳不易恢复,会直接影响健身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健身效果,不仅应饮用包含糖、水分及电解质的运动饮品,也要及时补充特殊的运动营养品,特别是对于有增肌或减脂需求的人更是如此。
13.鲜奶莫煮沸,加热宜隔水
牛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加热到100℃时,不仅色、香、味被降低,营养价值也会大大减少。
那么,如何加热牛奶才正确呢?煮牛奶时,最好不要煮沸,待奶液面上布满小气泡,大约是70℃-80℃时,再稍煮几十秒就可以了。若使用微波炉加热,时间不要长,因为温度一高,牛奶的营养会被破坏。一般加热牛奶开锅一分钟,就应立即起锅。
另外,年轻的妈妈们给宝宝冲奶粉时,因奶粉的营养成分与鲜奶相似,所以也应注意水的温度别超过60度。
14.狂吃蛋和肉,导致铁流失
许多儿童患有缺铁性贫血,体内缺铁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这与孩子们吃肉不吃菜有关。
原来,很多妈妈认为蛋黄和瘦肉中含铁最多,所以让孩子大量吃肉,却不注意让孩子吃蔬菜和水果。没想到,孩子的体重蹭蹭地往上走,一查却是缺铁性贫血。荀大夫认为,蛋黄、瘦肉中所含铁多为三价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多数都会被排泄掉。三价铁只有在存在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二价铁被人体吸收,而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在蔬菜和水果中含得最多,因此,荀大夫提醒家长,让孩子吃肉的同时也相应地多吃些菜和水果。
15.大鱼和大肉,体质变酸性
由于肉类都是酸性食物,因此常吃大鱼大肉的人们体质易呈酸性。当体内酸碱度严重失衡时,身体就会动用两种主要的碱性物质———钠和钙加以中和。有两个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一天吃含80克蛋白质的膳食,有37毫克钙流失;而一天吃含240克蛋白质的膳食时,外加额外补充1400毫克钙,还是会流失137毫克钙。因此,专家建议,日常饮食应注意酸碱平衡,吃大鱼大肉时要多搭配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16.食品太精细,流失矿物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餐桌上形形色色的食品日益精细化,但在这精细加工的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精米和白面,经过道道工序、加工,叶酸盐会减少90%,维生素E损失90%以上,维生素B5损失60%,铬、锰、铁、钴、铜、锌、镁等矿物质的含量减少70%以上。由此,女性常吃精细的食品,会使得体内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而缺乏维生素还会患上脚气和便秘。荀大夫建议,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多吃五谷杂粮。
17.饭后立刻走,营养难吸收
“饭后百步走”是许多人的习惯,可荀大夫认为这样做可能会让体内营养流失。
这是因为饭后的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来帮助消化器官运作,若立即运动或散步,则四肢血液量增加,相对地减少了胃肠的血液供应,影响了消化功能,不利于食物消化,使人体营养吸收受到影响。还有些人饭后喜欢立刻洗澡,皮肤毛细血管会扩张充血,进而使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那么,饭后何时能从事上述活动呢?据研究,食物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脂肪约为5小时,蛋白质约为2小时,糖类约为1小时。荀大夫建议,在饭后休息30分钟至1小时后,再进行轻柔的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62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