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妈妈为了给腹中的宝宝更好的营养,会经常吃一些保健品,尤其是一些钙质,究竟准妈妈们要怎样补钙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准妈妈怎样补钙才是最好的方式,或者说是怎样选择最正确的选择方式,才能对宝宝和自己的健康起到最好的保健作用呢?
孕产妇对钙的需求量达到800-1200毫克/天,除去每日膳食的平均摄入量389毫克外,还要额外补钙约400-800毫克,平均600毫克,因此要选择钙含量高、又值得信赖的钙制剂。碳酸钙源安全性高,历经国内外循证医学验证其有效性,是准妈妈补钙的放心选择。
孕产妇不仅要忍受各种孕期反应的折磨,有时还会得妊娠高血压这类妊娠中毒症,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其实缺钙是引起妊娠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临床研究表明,补充钙剂可以减少妊娠中毒的发生率。所以补充钙制剂,对孕产妇至关重要。
另外推荐的孕妇和乳母的钙适宜摄入量为1000-1200mg,而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每天膳食中人均摄入钙量仅为389mg左右,跟推荐适宜摄入量相差大约611-811mg。因此,孕产期妈妈需要额外补充钙制剂,以满足自身及宝宝发育的需求。多吃菜、多喝牛奶都可以增加钙的补充;多运动多晒太阳保持良好的心情可以降低钙的流失。人到中年以后要常做骨密度检测,随时观察自己的骨质情况,并遵从医嘱服用一些药物。
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介绍,已经对准妈妈应该怎样进行补钙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所以大家以后在对准妈妈进行补钙时可以参考上面的一些建议,这样的话不仅能够合理有效的补钙,也可以避免错误食用产生不必要的负担或者是损伤,毕竟健康是很重要的,祝大家身体健健康康的。
事实上有报道显示,单纯补钙并不能治疗儿童缺钙。儿童过量服用钙剂,会抑制锌的吸收而导致锌缺乏,出现身材矮小、性器官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症状。长期大量补钙,还会导致血管钙化和肾脏损害。因此建议家长合理补钙,最好通过食疗达到补钙的效果。
众所周知,牛奶、豆浆是最好的补钙食物,虾皮也是不错的钙源,100克虾皮含钙多达1760毫克。不过,各种海产品和肉制品都含有大量有毒性的亚硝胺类物质,多吃不仅带来致癌危险,还会带来盐过量的问题,所以不能每顿给孩子吃虾皮。虾皮每天用量最好不要超过2~3克,这几克的分量,并非补钙的主要途径。
科学补钙的方法应该是从多种途径去补充钙,不建议从单方面摄钙含量。补钙的食品太多了,有些常常被人们忽视。韩国人家里很喜欢吃一种补钙饭,这补钙的材料很常见,就是普通的鸡蛋壳。做法超简单,将新鲜鸡蛋壳清洗干净,干炒成金黄色,等凉了后磨碎成粉,跟淘好的米一起煮饭就行了。韩国人很少人缺钙,这大概就是因为他们常吃这种蛋壳饭吧。
普通的鸡蛋壳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
鸡蛋壳其实是一种取材广泛的民间中药,鸡蛋壳入药首见于唐《大明本草》,其后历代本草也间有记载。经文献查阅,其药用多为民间作单方、验方供内服、外用。根据文献记载,它具有燥湿化饮、制酸止痛、益肾壮骨、收敛止血、消痈解毒敛疮等功效,主治胃脘痛、反酸、吐酸、小儿软骨症及骨折、肺结核等。
现在市面上补钙的产品五花八门,但并非所有都适合小儿用。有些钙源对孩子的胃肠道刺激大,小孩服用后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便秘等现象。目前,最适合小儿的钙源是碳酸钙,而鸡蛋就含有大量这种钙。
有研究发现,鸡蛋壳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约91.56%~95.76%,有机物3.55%~6.45%,还有碳酸镁、磷酸钙、胶质等。含钙量高的鸡蛋壳是一种取材广泛的天然钙剂,非常建议家长用鸡蛋壳给孩子补钙,可将新鲜鸡蛋壳清洗干净,加热焙干,碾碎备用,用少许烙饼、蒸馒头或煮米饭。如果孩子胃酸过少,怕孩子吸收不佳,还可以将碎鸡蛋壳倒入陈醋中浸泡,100毫升醋加入8~10克蛋壳,浸泡三天后即成,在烹饪食物时加入几滴就可以了。
不过有的家长怕给孩子吃醋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影响。关于这点,家长也不用担心,只要不过量,一般不会刺激孩子的肠胃。醋味酸、性平,归胃、肝经,有助于消食开胃。婴幼儿的胃液的成分和成人基本相同,但胃酸比成人要低。给小孩烹调食物时加几滴醋,一方面可以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另一方面可使肉类中的钙溶解,有利于小肠吸收。用醋泡鸡蛋壳,可有效溶解鸡蛋壳,使碳酸钙转变为醋酸钙,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蛋壳里的钙进入人体内,不会打乱血钙的水平,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可以放心食用。
给孩子补钙并不难,只要不迷信某种钙片、某个偏方,饮食均衡,做到不偏食,就能改变缺钙的状况。
上述介绍的蛋壳醋只是补钙的一个方式,也不能作为唯一的补钙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孩子的辅食添加黄豆、虾皮、芝麻酱、黑木耳、香菜等含钙高的食品。另外,光补钙不够,缺维生素D照样缺钙,所以要多带孩子出去晒晒太阳,让孩子身体产生天然维生素D,有助于补钙。
最后提醒一下,给孩子吃含钙高的食品最好不要选择晚上,特别是睡前不要吃,以免钙吸收不良沉积在尿液里,增加尿路结石的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61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糖尿病患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