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和腹泻都是常见的消化道常见症状,有一些疾病既可引起腹泻,又能产生便秘,而且两者常交替出现。人体内调节内脏及肠道的神经叫自主神经,中枢神经特别是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与内脏的联系,是通过这些自主神经直接或间接地发挥调节作用的。所谓“间接地”就是说中间要通过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发挥效应。自主神经有两类:一类是交感神经,一类是副交感神经。两者的作用既有不同,又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交感神经能抑制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而副交感神经却可以增强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当肠道的某一部位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时,就会对自主神经产生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就把这些连续不断的刺激信号传到大脑皮质。时间长了,又可导致大脑皮质的调节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中枢便会乘机从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解脱出来,兴奋性增强,受它支配的肠道运动加快,患者出现腹泻;副交感神经兴奋过久,可因疲劳而逐渐衰退并转为抑制,肠道肌肉也就慢慢地松弛下来,蠕动减弱,结果又引起便秘。这种便秘称为弛缓性便秘,是肠结核的典型表现。
在肠道易激综合征时,由于副交感神经中枢受到刺激物的强烈刺激而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使结肠远端持续痉挛,结果引起“痉挛性便秘”,这种患者往往排出很细的带状大便或羊粪蛋样大便。结肠的痉挛继续加深,肠道蠕动又复增强,大便频数,由便秘又转为腹泻,由此周而复始。在急性和慢性肠炎中,肠壁受局部的机械的和化学的刺激,又可反射性地引起副交感神经中枢兴奋,使肠道某些分泌细胞分泌更多的黏液,这也是造成腹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见的引起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疾病有肠结核、局限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另外,还有大肠癌,特别是右半结肠癌,常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现象,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说明远端结肠有出血),有的在右腹部可扪及肿块,并伴有压痛,易被误诊为阑尾包块。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粘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
结肠炎的主要临床症状?
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临床表现:
(1)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3)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4)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怎样诊断结肠炎
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是比较好确认,如有腹泻大便不成形、腹痛、肠鸣、便秘、粘液便及脓血便,此病刚开始服用磺胺类及抗生素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复发后,用此药疗效甚微,应到当地医院请专科医生帮助诊断.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结合我国情况拟定3试行诊断标淮:
(1)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
(2)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
(3)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光表现或粘膜活检组织学表现。
结肠炎的临床分型
结肠炎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过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轻度型:最多见、起病慢、症状轻、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并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无全身症状,病变多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血况正常。
(2)中度型: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腹泻每天多于4次,并有轻度全身症状。
(3)重度型: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腹泻每天多于6次,血便或粘液脓血便。
(4)暴发型:少见。
慢性肠炎的中医分型
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本人经过20余年临床经验和众多专家共同努力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独特中医分型论治,因此在临床中取得奇特疗效,从而对治愈结肠炎及预防结肠癌有一定作用。
(1)腹泻型:泄泻、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脓血便、肠鸣及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恶寒、头昏等症。(此型最易治疗,一般20-60天可根治)
(2)便秘型:大便秘结,如羊屎样,排便不畅、不尽,甚则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长期腹泻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干、腹胀贫血等症,易恶变。(治疗一般30-60天)
(3)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治疗一般20-60天)
怎样从根本上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燮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
山东患者刘某,腹痛腹泻5年,服用过很多中西药物,开始见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药服用时减轻,停药后复发。就诊时患者腹泻加重,大便带粘液,每天5-6次,里急后重,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饮食尚好,但吃饭后就得去厕所,行动稍有迟缓,大便就不能控制,身体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舌质红,苔白腻,脉弱。根据病情,用健脾祛湿、寒热通补法治疗,服药1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础上用补肾药,用服15剂,大便基本上恢复正常。患者以为完全好了,没巩固治疗,但因饮食不节而病情复发,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应较轻,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继服15剂,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5剂,完全恢复正常,至今未再复发。
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这样效果才能更好。
/jcy/
溃疡性结肠炎(根治)
新闻发布:adminis
发布日期:2005-11-24
点击统计40
专利号:ZL
99
1
20917.6
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61K
35/78
溃疡性结肠炎(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及肠功能性紊乱,在用药及治疗论点上相同,其结果有着同样的疗效及治愈率。
着重点:溃疡性结肠炎。
论点1:溃疡性结肠炎与精神创伤、失眠、工作紧张,情绪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不规律,可有粘液性血便。
X线表现:结肠变细,管腔狭窄,肠袋稀少,病变区结肠与正常结肠截然不同,多累及横、降、乙状结肠。
论点2:精神创伤、失眠情绪能使大脑植物神经系统失去平衡,结肠植物神经紊乱,使结肠组织功能障碍,出现细胞及肠组织缺血缺氧,结肠粘膜水肿、粘膜表层坏死脱落、出血。肠管变细、狭窄等X线征象。
论点3:溃疡性结肠炎属缺血性慢性炎症性病变,重点要扩张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纠正肠组织因缺血引起肠组织及细胞缺氧,恢复肠组织及细胞代谢及肠运动功能,达到治愈之目的。
药名:通血润肠胶囊
方剂:采用纯中药经泡制再加工呈粉状,制成胶囊。不含有毒成份,对肌体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疗程:15天一个疗程。
疗效:第一个疗程,腹痛、腹胀基本消失,大便不规律及粘液性血便明显好转。第二个疗程,腹痛、腹胀消失,大便不规律及粘液性血便完全消失。
重点提示:服药期不能间断服药,不能食用辣椒,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创新点:改善微循环,恢复肠功能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59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隔夜茶别倒防晒还能除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