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多位于脚心前五趾之下处,是表皮角质过度肥厚所形成的角质栓,常为一两个,呈浅黄色或灰黄色,其尖端向里,所以受压时会有疼痛感,行走不便,时间长了会因为感染而化脓,因其深陷在肉里,所以称之为鸡眼.又叫肉刺。
引发鸡眼的原因有很多,如整日甚少走路,鞋袜过紧等都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症状:产生浅黄色或灰黄色角质栓、老皮结痂、疼痛等。
治疗鸡眼的中医小偏方:
1、葱白汁治疗鸡眼有奇效
原料:葱白适量。
制法:将大葱葱叶头隔断,挤出汁液涂擦患处。
功效: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散解表,通阳敞寒,解毒散结的功效。
2、无花果方抗炎消肿
原料:无花果(未成熟)适量。
制法:将无花果捣烂敷在患处,每日2次。
功效:无花果中含有柠檬酸、延胡索酸、耽泊酸、苹果酸、丙乙酸、草酸、奎宁酸等物质,具有抗炎消肿之功。
3、乌梅方生精止痛
原料:乌梅2个,米醋20克。
制法:乌梅去核后,将其肉切碎,放入米醋中密封24小时。
功效:乌梅有止肢体痛,治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的功效。加人醋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加外用时的透皮吸收。
4、糯米方蚀恶肉、解毒肿
原料:糯米100克,15%苛性钾液250毫升。
制法:将糯米洗干净,浸泡在苛性钾液中,1天后将其捣成透明状药膏,将药膏涂在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患处其余皮肤要做适当防护措施,以免药液侵蚀皮肤。3日换l次药。
功效:糯米性黏,可“除血积,解毒肿”,苛性钾液可“蚀恶肉,除瘀血”。
5、半夏方燥湿散结
原料:半夏适量。
制法:在用药前先将鸡眼浸温水泡软,削去角化组织。再将半夏研成粉末,将其敷在患处,外用胶布固定即可。
功效: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处方1 紫皮大蒜1头 葱头1个 【用法】捣如泥,调醋。割除鸡眼表面粗糙角膜层(以刚出血为度),用盐水(温开水2000ml加生盐5g)浸20余分钟,使真皮软化,擦干,将葱蒜泥塞满切口,用消毒纱布、绷带和胶布包好。每日或隔日换1次。一般5-7天为1疗程。 【说明】用此药时必须现制现用。且葱、蒜要用较新鲜的为好,坚持用药,鸡眼即可脱落。 处方2 生姜片、艾叶适量 【用法】将生姜置患处,将艾叶置于生姜上,用香火烧之,隔日自行脱落即愈。 【说明】本方适用于鸡眼的治疗,若1次不见效,可再来一次,直至痊愈。 处方3 大蒜适量 【用法】将大蒜切成1-2cm宽的环状的大蒜片,盖在患处,然后用艾绒施灸。每日2次,至鸡眼落下为止。 【说明】施灸时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烧伤。 处方4 新鲜香葱1根 【用法】剥下新鲜香葱(又名青葱)的根部的白色鳞茎上最外层的薄皮,贴在鸡眼上面(先用热水洗脚并擦干),用胶布固定。一昼夜后,鸡眼压痛即明显减轻或消失。第2天继用上法。如此多次重复,鸡眼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终于自行脱落。 【说明】用此法治疗鸡眼无任何不良反应。处方5 葱头1个 荸荠1枚 【用法】将荸荠、葱头去皮,捣烂如泥,敷于鸡眼处,用卫生纱布包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 【说明】本方用治脚鸡眼,可使其脱落。 处方6 葱白液(即葱叶内带粘性的汁液) 【用法】取鲜大葱,将葱叶头割断,用手挤其液,然后缓慢涂抹数次可愈。 【说明】本方用治鸡眼,可使皮肤逐渐软化,长期使用,可自行脱落。
鸡眼是由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足底及足趾,如果鸡眼尖端压迫神经末梢,则行走时感觉疼痛。那么长有鸡眼该怎么治疗呢?本文是我整理的鸡眼治疗方法,仅供参考。
鸡眼治疗方法 一、纯中药治疗鸡眼
1、 治疗鸡眼的特效产品鸡候消
本品采用上等国药蜂房、白芷、山豆根等,由留美博士后全面技术指导,经多次科研成功,富含表面活性因子及高效渗透剂,能抑杀白念菌、金葡菌等多种皮肤有害菌,抗病毒,清除疣体组织。本品能快速形成薄膜,促使加厚性皮肤角质层的软化脱落,保持效果的持续性。 安全、无刺激性,让您在不知不觉中清除。
2、鸡候消的使用方法
用棉签蘸本品涂于鸡眼、寻常疣(或软疣、线状疣、跖疣、手臂扁平疣)体上,每日1~3次。 疣体脱落后连续使用5~7天,确保清除。 每次使用前要清除上次遗留的薄膜。有利于吸收。
二、手术治疗鸡眼
手术治疗鸡眼比较痛苦,并且容易复发,往往很多患者在治疗几个月后再次出现!不建议手术治疗鸡眼
【预防说明】
应减少摩擦和挤压,穿合适的软底鞋,或用海绵垫减少局部压迫。如有平足应穿矫形鞋。
【治鸡眼偏方】
方1
【组成】紫皮大蒜1 个、葱白1 根。
【用法】共捣烂敷鸡眼,绷带固定,每二天换药1 次,连用3~5 次。
【主治】鸡眼。
方2
【组成】大蒜头适量。
【用法】捣烂入食盐少许拌匀,敷于患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 【主治】鸡眼。
方3
【组成】大蒜头1 个、葱白10 厘米、花椒3~5 粒。
【用法】共捣如泥敷患处,卫生纸搓一细条围绕药泥,并包扎、密封,24 小时后去药,3 日后鸡眼变黑,逐渐脱落,最多半月即完全脱落。
【主治】鸡眼。
方4
【组成】荸荠1枚,葱头1个。
【用法】将荸荠葱头洗净,沥干水,共放乳钵中捣烂成糊;将糊敷在鸡眼处,以橡皮膏固定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
【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主治】鸡眼。
治脚部鸡眼的最佳方法 说起鸡眼,很多人也许对此还比较陌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由于鸡眼根部会压迫局部神经导致疼痛,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走路疼痛难忍,同时影响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要及时的去除。我们一起来看看赵大夫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脚部鸡眼的。
1、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解决足部的摩擦或者压迫,大家要知道鸡眼的形成就是由于长期摩擦或者挤压而导致的角质层增厚的。方法首先应该在鞋子里面,加上一层比较柔软舒服的鞋垫。然后每天用水杨酸涂抹。这样也是可以解决鸡眼的,但是成功率只有10%。
2、最快的方法,就是手术挖出了。这个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你要去正规的地方进行。这样很快就能够将鸡眼去除掉了,但是这样的话,鸡眼就很容易留下残留部分,出现鸡眼的复发。
3、最佳的治疗方法,那就是用外涂鸡候消了。现在很多人都用这个方法。作用原理是:一层一层的将增厚的角质层角化掉,最后不知不觉的将症状从根部自然脱落。而且还非常安全,小孩、孕妇、老人都可以用的。
以上就是关于治鸡眼的最佳方法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另外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平时可以再一些容易摩擦的部位缠上绷带、贴胶布等,尽量少穿高跟鞋这类的,穿一些舒服的鞋子,平时要养成每天泡脚的习惯。
鸡眼
鸡眼,俗称?肉刺?,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抗体受到挤压摩擦而造成增生的角质层,形如圆锥体,嵌入皮内,尖顶突入真皮中,压迫神经末梢,局部一旦受压或受挤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圆锥的底在皮肤表面为一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质硬的斑,境界清楚一般如黄豆大小。 发生在足跖部的鸡眼,应与跖疣相鉴别,跖疣是病毒感染所致,常常多发。用小刀削去表面增厚的角质层,可见乳白色的角质软芯,其上有散在的小黑点,而鸡眼无此现象,跖疣挤痛明显。如果发现跖疣症状可以使用中药治疗,效果很好。鸡眼压痛明显又应与胼胝鉴别,后者范围较广,境界不清无圆锥形角质增生嵌入深部和痛感。
鸡眼的病因
鸡眼系足部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俗称?肉刺?。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紧窄的鞋靴或畸形的足骨可使足部遭受摩擦或受压部位的角层增厚,且向内推进,成为顶端向内的圆锥形角质物。
鸡眼的症状
1、慢性摩擦或压力所造成的圆锥形角质化增厚,就像手掌因长期磨擦形成的茧,走动时会产生压力而压迫到神经,造成椎心刺骨的疼痛。
2、硬性鸡眼好发于脚趾趾背及脚掌,表面光滑,当去除上层角质后,可以发现坚硬 的核心,症状为疼痛、发炎,鸡眼为硬且乾的。
3、软性鸡眼则好发于趾间摩擦处,特别在第四及第五趾之间,症状为疼痛、发炎、鸡眼为白色且软的角质化。临床上必须与疣〈俗称鱼鳞片〉作鉴别诊断。
鸡眼的预防
1.选择合适、宽松的鞋子,避免造成脚部畸形。
2.当感觉到脚部某一部位受到挤压和摩擦时,应及时选用鸡眼垫、顺趾器、分趾器、护趾套等足科支具,来减轻摩擦和挤压。
3.当脚底有鸡眼和脚垫形成以后,可以穿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矫形鞋垫,来改变足底受力,以达到减轻摩擦的作用。
4.忌用不干净的刀剪,以防感染。勿自行将鸡眼或厚茧去除,糖尿病患者尤其勿自行处理厚茧或鸡眼,以避免恶化。
5.经常泡脚:坚持养成每天晚上热水泡脚的习惯,以软化鸡眼和脚垫。
鸡眼是脚上长得一种?肉刺?,因为大小形状与鸡眼相似,民间便称为?鸡眼?。其实鸡眼并非什么细菌感染,而是由于足部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那么治疗鸡眼有哪些偏方呢?
鸡眼治疗偏方 1、桔皮:
先将桔皮在鸡眼患处不断磨擦,再将患部放入桔皮煮成的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连续2-3天即可见效。
2、乌梅 :
取乌梅4枚,先用食醋浸乌梅12小时以上(浸乌梅时忌用金属器皿),取出乌梅,剥下一枚乌梅肉贴敷"鸡眼"表面,用胶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3-4天后"鸡眼"会由穴窝中脱落。
3、取芦荟和少许盐水,研成药糊 。
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用无毒塑料薄膜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好。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4、葱片:
将有鸡眼的脚用水洗净,取老葱一根,在近须的部位切薄片,把葱片贴在鸡眼上,再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葱片一次,至鸡眼完全脱落即可。
5、芋头:
生芋头洗净,切片磨擦患部,1日3次,每次擦10分钟,注意勿擦健康皮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54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治疗肛门瘙痒的小偏方
下一篇: 治疗冻疮的敷治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