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需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但是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不同含量的其他物质成分,往往这些物质都是会身体影响极大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含铝过多的食物都有哪些,以及它们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铝含量超标的食物
1.海蜇。海蜇在加工的过程中都要被加入明矾,这种唔可以保证产品的口味,但是当明矾含量过多的视乎会造成铝残留过高的情况,甚至有一些商家还会将没有处理过的二矾海蜇产品作为成品销售。
2.油条。油条在油炸的时候都是加了明矾才会膨胀的更好,口感更清脆,但这也会造成油条中含铝过多,对健康是很不利的,特别是小孩子不建议吃太多的油条。
3.粉条、粉丝等。这些食物威力保证他们的韧性,不易被煮烂,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会被加入明矾。不过那些用绿豆淀粉做的粉丝则是很少加明矾的,一般加明矾的粉丝都是薯类的。
4.膨化食品。一般的膨化食品都是用谷类、薯类、豆类等作为原料制作的,为了使食物更加蓬松会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含铝膨松剂,建议小孩子不要常吃。
体内铝超标的危害
1.骨质疏松。铝很容易会被沉淀在骨骼中,会干扰骨的磷酸盐产生,并且影响人体的钙和磷的代谢,进而造成骨质疏松以及软骨病的问题。
2.降低免疫力。当高浓度的三价铝离子进入到身体后会促进上体细胞的分裂,进而改变细胞的代谢和转化能力。
上文中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含铝较多的食物,一般在食品制作的做成中被加入一定的明矾就会出现食物含铝过多的情况,建议上述的食物大家要少吃,或者尽量不吃。最后,推荐几种可以排除铝的食物,如茶叶、黄瓜、黑木耳等等。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铝元素为人体不需要的微量元素,过多的摄入铝元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并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许铝摄入量为30~50 mg,约相当于六至十根油条的铝含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则不对摄入量做上限。
铝不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正常成年人体内共含铝45~150毫克,平均100毫克左右。通常,每天从一般饮食中摄入肠胃道的铝10毫克,吸收率约为0.1%,绝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摄入举例,每用一次铝锅短时间制作双人早餐将在食物中添加1~2毫克铝。进入体内的微量铝,正常人也有能力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铝排泄出去。但是,研究发现,人肠壁的这种屏障作用并不十分完善,当人摄入过多的铝后,也会较多地进入组织。而且也难以迅速排泄出去,从而淤积在各器官内。
摄入过多的铝对大脑、骨骼、肝、脾、肾等都不利。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人体内铝元素过量会造成体内钙质大量流失,形成骨质疏松;二、人体内铝元素过量会对脑部神经造成巨大伤害,造成记忆力、智力下降;三、铝元素过量就会对消化道吸收磷发生抑制作用,还会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妨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摄入过量的铝还会使人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影响肠道对磷、锶、锌、铁、钙等元素的吸收。
我国食品中铝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据统计表明,我国成年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铝高达100毫克,这一数据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和我国特有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在我国,铝制炊具的使用率高且烹调方式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使用的炊具大量使用铝制,但经过电解表层处理后铝不易传递,纯铝制则仍有风险;我国的烹调方式不同在于常用金属铲导致破坏涂层所以铝泄露。此外其他金属材质,铜或不锈钢也有金属元素渗出的风险。而在食物上,我国常食用的粉丝、油条、腌菜等食物均含有极高的铝元素;同时食物发酵剂中也有着大量的铝,面点、煎饼之类也是含铝大户。在自来水的处理上,我国自来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漂白粉也是铝盐。这些生活、饮食习惯也造成了我国人均每天铝元素的摄入量是欧美发达国家的5倍以上。
我国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6.06规定“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膨松剂、稳定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计)”,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4.6.1规定:“面食制品中铝限量指标为100mg/kg”。而欧盟食品安全局规定,食品中(例如面条)铝含量不能超过10mg/kg。以致于我国标准规定比欧盟规定低10倍。即便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下,我国市面上销售的食品中铝含量超标的现象仍然超过40%。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发布了铝元素含量的健康最高值标准: 1-3周岁3-6周岁6-12周岁12-18周岁18岁以上头发3.5ug/g4ug/g5.3ug/g6.2ug/g7ug/g血浆0.10umol/L0.11umol/L0.16umol/L0.19umol/L0.22umol/L血清0.7umol/L0.8umol/L0.11umol/L0.13umol/L0.15umol/L
铝对人体的危害
铝对人体的危害。铝元素并不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一种元素,人体摄入一定的铝元素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铝对人体的危害的相关内容。
铝对人体的危害1铝并不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对人体产生以下作用:
1、记忆力减退:如果摄入铝过多,会在脑内沉积,并对脑产生损伤作用,引起严重的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2、影响发育: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铝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方面,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并且会对人的智力产生损害,引起智力发育障碍;
3、骨质疏松:铝在消化道吸收以后,会引起尿钙排泄增加,从而引起血钙浓度下降。铝也会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抑制骨基质的合成,从而引起骨质疏松;
4、其他:铝在体内蓄积和进行性的生理作用,会引起脑病、骨病、肾病,以及非缺铁性贫血等疾病。铝也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引起人体免疫力下降等。
铝对人体的危害2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铝的危害性,铝元素不仅非人体所需,而且对人体的危害十分可怕。世界卫生组织于198 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人体中铝元素含量太高时,会影响肠道对磷、锶、铁、钙 等元素的吸收。在肠道内形成不溶性磷酸铝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缺磷又影响钙的吸收(没有足够的磷酸钙生成),可导致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体内过铝多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脑、肝、骨、肾、细胞、造血系统、免疫功能等均有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干扰孕妇体内的酸碱平衡,使卵巢萎缩,影响胎儿生长并影响机体磷、钙的代谢等。铝在大脑和皮肤中积沉,还会加快人体的整体衰老过程,特别明显地使皮肤弹性降低、皱纹增多。近年来又发现老年痴呆症的出现也与平时过多摄入铝元素有关。
人们生活中铝摄取的主要途径:
1、 食品。含铝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如油条中的明矾和苏打,油饼中的铝盐、粉丝、凉粉。含铝的食品添加剂的发酵粉和膨松剂常用于蒸馒头、花卷、糕点,膨化小食品(虾条,芝士条,龙卷果,豌豆脆)。在所监测的各类食物中,面粉对所有人铝摄入量的贡献最大达到44%;中国7-14岁儿童膳食铝摄入的`主要来源是膨化食品。
2、 铝制品。铝锅、铝壶、铝盆等铝或铝合金制品,尤其是在炒菜时加上点醋调味,就更增加了铝的溶解。易拉罐装的饮料瓶中铝的含量也相当高。
3、 药品和饮用水等。食用明矾或其他铝盐做的净水剂,药物。
如何防止摄人和吸收过多的铝:
一是要减少食用含铝高的发酵剂制作的食物;
二是要减少自来水中的含铝量,在用铝壶烧开水时,水沸腾即可,不要烧开后煮的时间过长,以免铝的含量增加;
三是减少和避免铝污染源,除保护环境外,不要用铝制的水管,以避免铝污染;
四是减少从药物中摄人铝,少用或不用含铝的制酸剂,一方面可预防病人吸收大量的铝,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大量的含铝粪便污染环境和农作物。
铝对人体的危害3 一、铝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1、研究证实,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钝、催人衰老。有资料报道:铝盐可能导致人的记忆力丧失。澳大利亚一个私营研究团体说:广泛使用铝盐净化水可能导致脑损伤,造成严重的记忆力丧失,这是早老性痴呆症特有的症状。
2、研究人员对老鼠的实验表明,混在饮水中的微量铝进入老鼠的脑中并在那里逐渐积累,给它们喝一杯经铝盐处理过的水后,它们脑中的含铝量就达到可测量的水平。
3、有关医院检测发现,老年性痴呆症患者脑组织中铝含量超过正常人的5~30倍。当铝在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的5~10倍时,能抑制消化道对磷的吸收,使血清无机磷水平下降,引起骨骼软化、关节疼痛。而三氯化铝、氢氧化铝、烷基铝和盐等药物,短期内就能使人产生毒副作用。可见人对铝元素的长期摄入,最终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二、铝对人体的伤害如何防范
1、正确使用铝制炊具。 由于铝制炊具,质轻软,易刮伤,能与糖、盐、酸、碱、酒等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而溢出较多的铝元素,从而增加了人们摄入铝元素的机会。因此用铝制炊具盛放盐、酸、碱类食物时间不要过久。不使用铝铲、铝勺等用具,因为它们在炒菜、盛饭的长期刮擦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铝屑,这些铝屑可随饭菜入口进入人体。铝锅应用竹木勺或无毒塑料勺盛饭。建议有条件的家庭不使用铝制炊具,除使用铁锅、砂锅外,一律使用不锈钢制炊具。因为不锈钢制品金属性能稳定,而且对人体无害。
2、不食用含铝量多的食物。 少吃或不吃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制作的油饼、油条、糕点、面包及饼干等食物。以吃油条为例,每根油条约含铝10mg,每天吃两根,一个月就摄入铝600mg,为正常人体中含铝量的10倍。自来水中的铝元素含量极微少,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3、常吃健脑食品和做健身活动。 一方面可多食核桃仁、芝麻、绿豆等健脑食品;另一方面,为了预防老年性痴呆症,还应加强健脑锻炼,多看书报、多思考、常下棋、多与人交谈,多参加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等等。
三、七种铝含量超标的食物
1、海蜇。 凉拌海蜇是一道非常常见的夏日凉菜,但是海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一般被称为“三矾二水”工艺,比率合适的*也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口味,但太多的*会造成铝残留过高,有些不良商家会将没有完全处理的二矾海蜇产品作为成品销售。
2、油条。 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炸油条时放入*是为了让油条膨胀的更好,吃起来松脆,但也导致含铝过多,对健康不利,因而不建议儿童食用。虽然如今很多商贩宣称没有添加*,但只要是膨胀得比较大的油条,多半都含有*。
3、麻花。 麻花跟油条类似,也用添加*做发泡剂,让麻花更加膨胀,吃起来更松脆。当然也有不含*的麻花,但鉴于麻花属油炸食品,反复沸腾的油会产生苯并芘,苯并芘为致癌物质,因而不建议儿童食用。
4、粉条、粉丝等。 粉条、粉丝、粉皮、凉粉、凉皮等淀粉类食品在制作时常会加入*,主要作用是使成品在烹煮时有韧性,不易被煮烂,也就是常说的筋道,口感好。不过,用绿豆淀粉做的粉丝是不加或少加*的,加*多的通常是薯粉粉丝。
5、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是以含水份较少的谷类、薯类、豆类等作为主要原料,它们经过加压、加热处理后使原料本身的体积膨胀制成,比如薯片、虾片等,膨化食品往往加入含铝膨松剂,让质地更为松脆,孩子们很爱吃,妈妈要注意控制。
6、馒头、包子等糕点。 很多商家在制作蛋糕、馒头、包子、发糕、玉米饼等糕点小吃时,会添加泡打粉,其成分就是碳酸氢钠和*。建议妈妈给孩子食用自然发酵法或无铝膨松剂制作的馒头和糕点,鉴别的方法是不要太追求松软,因为纯酵母发酵和加*帮忙的产品相比,松软多孔的程度会差很多。
7、面条。 有的不良商家会在面条中加入*,用以提高韧性、降低成本。因而,我们在吃面条时,不要过分追求“Q弹”的韧性口感,遇到久煮不烂的面食,更要担心其中的铝含量。
四、如何预防铝的危害
防止铝的危害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建议城市自来水公司本着对自己对人民负责的宗旨,不要用铝盐[如硫酸铝钾(KAI(SO4)2)作净水剂;
二是尽量不用铝制品作炊具;
三是少吃含铝盐添加剂较多的食物(如油条)。 研究发现,铝元素能损害人的脑细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规定铝的每日摄入量为0~0、6mg/kg,这里的kg是指人的体重,即一个60kg的人允许摄入量为36mg。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铝的残留量要小于等于100mg/kg。以此计算,一个体重60kg的人每天吃油条不多于360g就不必担心。
铝在人体内是慢慢蓄积起来的,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察觉,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铝的吸收,减少铝制品的使用。铝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危害与其贡献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只要人们切实注意,扬长避短,它对人类社会将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避免方法:
避免使用铝制成的炊具。少吃炸油条、由铝包装的糖果等食品,少喝易拉罐装的软饮料。部分药品由含铝物质制成,应减少服用含铝元素的药品,如:可以中和胃酸的Al(OH)3
1、茶叶:茶叶中的茶多酚、多糖和维生素C都具有加快体内有毒物质排泄的作用。特别是普洱茶,有助于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杀死癌细胞。
2、黄瓜:黄瓜的利尿作用能清洁尿道,有助于肾脏排出泌尿系统的毒素。含有的葫芦素、黄瓜酸等还能帮助肺、胃、肝排毒。
3、黑木耳: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吸附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清洁血液,经常食用还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污染物质。
4、多吃新鲜和有机食品。多吃新鲜和有机食品,少吃加工食品、速食品和清凉饮料,因为其中含有较多防腐剂、色素。
扩展资料:
好习惯 赶走身体铝元素:
1、多饮水。肠道,尤其大肠是粪便堆积的地方:多饮水可以增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
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此外清晨饮水还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日常饮食中控制盐分的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闭尿、闭汗,引起体内水分堆积。如果你一向口味偏重,可以试试用芹菜等含有天然咸味的蔬菜替代食盐。
参考资料:人民网-面粉成铝超标罪魁 3食物4习惯排清体内铝【7】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53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长痘吃这些食物有助于消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