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糖尿病不会被轻易发现的原因是什么(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祝由网 2023-07-07 05:12:28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经过休检才发现血糖升高,进而才发现是糖尿病。有50%——60%的人没有及时发现自己已患上糖尿病。为什么这么多人已经患上糖尿病,自己却没发现呢?

这是由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初发期症状不太明显,而患者对糖尿病知识又匮乏所致。即使已发现或已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不重视,或不懂得治疗方法,仍会有60%的患者病情控制状况较差或很差,最后大约有30%的患者进入到了严重的并发症阶段。

其实,大家完全可以经常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一个仔细的回顾,想想自己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有没有出现一些异常,这样将对及时发现病情有利。在“三多一少”这些症状明显出现之前,也常有一些极易被人忽略的表现。比如一些早期症状,如果有以下2一3项症状,就可能是隐性糖尿病患者。

1、有口干、口渴等症状,或口腔黏膜有瘀点、瘀斑、水肿,口内有炽热感。

2、40岁以上并有糖尿病家族史。

3、近期不明原因体重减轻。

4、常有饥饿感,尤其在饭后3、4小时出现心慌、出汗、乏力、颤抖等症状。

5、腰围与臀围比值大于70%——85%的妇女。

6、突然视力减退或较早出现白内障且进展较快,或屈光不正。

7、中年男性发生无原因的性功能障碍。

8、肩部及手足有麻木、灼热感、蚁走感等。

9、无明显诱因地极度疲乏无力。

10、饭量增加,但体重减轻,尤其是原来肥胖者。

11、尿有异味、泡沫很多,或反复泌尿系感染。

以上11条症状,是能够简单的测出你是否有糖尿病疾病潜藏的可能性存在。当然,并不是说你有了以上这些症状,你就一定有糖尿病。所以,不要过分担心。但是,必要的体检还是不能免的。希望本篇能够帮助大家意识到糖尿病的危害,从自身检测出发,积极应对这一疾病的困扰。

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尽管糖尿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遗传学、免疫学、病毒学、病理学、内分泌代谢病学等方面综合研究已知与下列诸因素有密切关系。

(1)遗传因素

早在60多年前,国际医学界就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中,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从对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1型糖尿病更为显著。

糖尿病通过什么基因、以什么方式进行遗传尚不十分清楚,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多基因遗传。

(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差异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1型糖尿病与HLA密切关联,HLA-DR3、HLA-DR4抗原频率显著增高,HLA-DR2抗原频率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HLA分型与普通人群相同,无特异性。

(3)环境因素

①病毒感染。与糖尿病有关的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及脑炎、心肌炎病毒等。尽管病毒感染是青少年发生1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但尚须有遗传易感性的基础及病毒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才可发病。

②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肥胖者由于胰岛素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反应的缺陷,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而出现高血糖。

肥胖的起因与家族性遗传有关。多数由于长期摄取过多的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体内脂肪储存增加所致。

③化学毒物。作为直接损害B细胞的物质有四氧嘧啶和链脲菌素,在美国和韩国作为灭鼠药使用的吡甲硝苯脲等。这些化学毒物所致的糖尿病较似于1型糖尿病,而在人类的1型糖尿病病因学方面似乎意义不大,仅能借以说明发病机制中细胞破坏为重要环节,而大多数患者的病因则并非这些毒物。

④饮食中某些食物成分。动物实验已证实,使动物仔食用熏制肉可致糖尿病。

⑤营养不良。文献报道在非洲或东南亚一些以木薯为主食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糖尿病,临床表现既不同于1型糖尿病,也不同于2型糖尿病,可能与食用木薯有关。因为在摄取大量木薯而摄入较少量蛋白质的情况下,特别是含硫氨基酸不足,可造成氰化物在体内蓄积而损伤胰腺。另外动物实验和临床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糖耐量低减。

另外长期的过度紧张及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类固醇类口服避孕药等均可增加胰岛素需要量,加重胰岛B细胞负荷,也是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51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