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这些中医按摩方法可以缓解胃部不适(胃酸过多中医用按摩怎么治疗)

祝由网 2023-07-06 23:18:42

中院穴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是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号称胃的“灵魂腧穴”。

在人体腹部,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3个穴,分别叫做上、中、下院穴。上、中、下院,表示这几个穴分别处于胃的上、中、下部。中院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胃及十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三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相当于脾胃的卫士。

中脘穴怎么找呢?它就在我们的胸部,从腹部往上摸,会摸到两块骨头,这就是肋骨,顺着这两块骨头往上,会发现它们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和肚脐正中间(肚脐上方4寸)的位置,就是中脘穴。按摩中脘穴时,将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3一5分钟,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宜每天坚持。

按摩中脘穴时,应注意手掌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要始终紧贴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

小腿肚内侧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因此,按捏此部位,对这3条经络所在的穴位都有一定刺激作用。其中,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按捏此处可治疗胃部疾病。

我们在按捏小腿肚时,用手捏住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拇指与四指相对,轻轻用力按捏,以出现较强的酸痛为度,酸痛感强,止胃痛的效果就好。从上向下按捏,再从下向上按捏。每天可进行1一3次,每次2一3分钟。

我们在按捏时,最好有揉的动作。这种方法比较适宜用于急性胃痛,慢性胃病发作时,运用此法也同样有效。当然,按捏小腿肚仅适用于一般的胃病,由于胃溃疡病穿孔而导致的急性剧烈腹部疼痛,要立即去医院治疗。

胃酸过多中医用按摩怎么治疗

胃酸过多或者缺少胃酸都有可能导致胃部不舒服。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情绪的不稳定。平时在生活中我们采用治疗胃酸的方法一般是食疗法,饮食不注意节制,生活无规律,让外面寒湿之气入侵并累积于体内,让阴阳失调,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刺激胃酸较以前增加,胀气也随之增多,浊气上行产生打嗝现象,根在胆,抽空到田间采点紫花苦菜茶,煮点苦菜红糖汤,开紫色花,产地灌南,趁热喝,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多饮多食,晚上不要熬夜。
为大家介绍一套按摩法,希望对胃酸患者有所帮助。
1、治疗缺酸症的穴位
缺酸症一般是在吃饭之后立即感到胃部不适。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小腿肌腱外侧的穴位。
用力按摩足三里穴,会觉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脚尖。并且还可以用炙条(药店里有卖)炙烤3-7次。
2、治疗胃酸过多的穴位
胃酸过多一般是在空腹的时候,或者是吃饭后过了一会才感到胃部不适。
胃肠点——位于手掌一侧,手腕上方凹陷处的穴位。
脑膜区——位于手背一侧,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区域的穴位。
用发针或牙签来按摩这两个穴位的话,会更具功效。按摩刺激这两个穴位,如果不到位反而会有副作用,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
第三疠——位于脚上第三脚趾趾根中部的穴位。
以上穴位,用炙条炙烤3-7次效果最佳。
3、刺激穴位治胃痉挛
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按摩法不仅有利于治疗胃酸,同时按摩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养,和呼吸系统都是有帮助的。胃酸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见效,还得靠平时多多坚持。小编提醒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找准穴位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49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