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患上糖尿病的朋友们越来越多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感觉,身边的亲人总是有一个患有糖尿病的,大家都知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是很重要的,健康的饮食对于糖尿病的好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说饮食重要,但也要注意不要走进这几个饮食误区哦,跟着大道家园养生专家一起来看看吧!
1、盲目吃素
在不少糖友们的心目中,糖尿病就是各种肥腻腻的大鱼大肉引起的,的确,吃太多肥肉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但是糖友们也不能的盲目的吃素,多数患者发现糖尿病后,都会采取控制饮食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少数患者把饮食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吃素,并过度控制主食,从而引发低血糖或营养不良。患上糖尿病之后,肉要少吃,但也不是说一点都不吃的哦!
2、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患上糖尿病的病人都是拼命的想要自己的血糖快速降下来的,然后就盲目的相信各种药。其实人的血糖升高是一点点变化的,只是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在病症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不被觉察,如果此时要把血糖迅速地恢复正常,人体对突然降低血糖是无法马上适应的。血糖要慢慢的健康一点一点的降下来才更好哦!
3、吃的过少
很多糖友们一得知自己患上糖尿病之后,就拼命的控制饮食,这又不吃那又不吃的。但如果长时间摄取不到能提供足够糖分的食物,身体就会启动其他升糖荷尔蒙,促进肝醣(肝糖原)分解,因此血糖不会降低。相对地,暴饮暴食会造成血糖突然升高。糖尿病饮食饮食一定要规律才好,一日三餐都要把控好。
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都有哪几个呢?以上就是大道家园养生专家给我们介绍的相关知识了。吃的过少,血糖降的越快越好,盲目吃素,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常犯的,但是这些对于降糖不利反而还会有害处,虽然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也是要注意,但也没必要处处戒口,更不能急于让血糖快速降下来哦!
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这都是因为人们的饮食机构和生活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以前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为主,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容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无法治愈,一般是靠饮食和药物来控制病情,防止糖尿病复发,那糖尿病饮食误区有哪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1、少吃主食
不少患者认为,主食越少吃越好,甚至连续数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仅吃半两到一两,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2、只控制主食
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标,且脂肪摄入过多,如此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饮食控制失败。其实,糖尿病饮食主要控制总热量与脂肪。而主食中含较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应该保证吃够量。
3、不甜就能随便吃
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糖尿病就该不吃甜的食物,咸面包、咸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其实,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这类食品可以用来改善单调的口味,提高生活乐趣,但必须计算进总热量。
4、粗粮多吃无妨
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虽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对身体有益,但是多吃就有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而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期会造成营养不良,而对身体不利。
5、豆制品可以多吃
豆制品含糖和热量都不高,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对血糖还有一定控制作用,因此豆制品相对于动物蛋白更适合于糖尿病患者,但对某些患者来说,糖尿病的发病通常会合并肾病,而摄入大量的蛋白质会给肾脏带来很大负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能盲目多吃豆制品,以免加重病情。
6、饮食原则
(1)三餐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保持血糖的平稳,避免较大波动,尤其是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患者,降糖不可急功近利。为了降糖而盲目节食或某一顿饭不吃都是不可取的,不规律的饮食不利于医生调整药物的剂量,还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所以饮食应定时、定量,合理加餐。进餐时间方面建议早餐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在此基础上最好能将正餐中的部分主食作为加餐,在两餐之间食用,可以更好的缓解正餐后的血糖压力。
(2)食物均衡不偏食
每个人都有饮食的偏好,自己喜欢的食物通常会多吃一些,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多数人会少吃甚至不吃。不过事实上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满足全部营养素需求,每一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优势。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能够均衡的摄入各类食物,食物的种类越广泛越好。对于糖尿病患者更应该避免挑食、偏食等习惯。
(3)膳食纤维有利血糖控制
食物为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能量来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葡萄糖是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食物中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绝大部分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吸收,并为人体提供能量,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称为血糖。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如果希望餐后血糖能够缓慢升高,就要延缓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粗粮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消化过程,而这些膳食纤维往往在谷物精加工过程中流失掉了。所以只要消化功能正常,最好能在主食中提高粗粮的比例。
(4)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少吃甜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些美味的食物补充了优质蛋白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脂肪。在加上烹调用油量大增,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脂肪摄入量也有了很大增加。另一方面,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2g,这一数据大大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的限量。而精制糖虽然可以给食物带来甘甜、愉悦的味道,却能更快的分解吸收,对血糖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减少动物脂肪、烹调用油、食盐、腌菜、酱菜、酱油、精制糖、蜜饯类食品和甜饮料等。
7、温馨小提醒
糖尿病的出现不仅会危害患者的健康,如不及时治疗糖尿病的话,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关注的无非就是摆脱糖尿病的方法。因此,一旦患了该病,及时治疗是关键。
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吃粗粮有助于控制血糖,但这就是为什么十有八九他们会说:因为粗粮比米粉含糖量少?如果你也这么认为,一定要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否则,如果吃粗粮,不仅可能会让血糖无法控制,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低血糖。
粗粮确实比米面含糖量少吗?
除了白砂糖、老红糖等糖原食材,通常常说的粗粮、米面等食品中的糖就是指其所带有的碳水化合物的是多少,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溶解后造成葡萄糖水,消化吸收入血后变成血糖值。而绝大多数说白了的粗粮例如豆面、攸面、玉米面这些,与大米白面粉等带有的碳水化合物相距不大,换句话说吃一样多的粗粮与米面,最后转换成的血糖值总产量几乎没有区别。
粗粮为什么有利于控制血糖?
粗糖中的“粗”字,简易地说就是指其所带有的膳食纤维大量,这也是一种不可以被身体所吸附的成分,最后会被排出来身体之外。很有可能有些人要说,不可以消化吸收难道不是没有用吗?实际上,它是一种身体必要的营养元素,不仅可推动肠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或是保持一切正常肠菌生物的多样性、预防严重便秘所不可或缺的。
当肠胃中有充足的膳食纤维存有时,类似架起了无数“网格图”,将人体脂肪、葡萄糖水等可被散装在其中,进而具有缓减消化的功效,餐后血糖上升的力度便会获得有效的操纵。这儿必须需注意的是,它仅仅减少了血糖升高的力度,并不会降低最后消化吸收体内的血糖值总产量。
懂了这种大道理便会了解,有糖尿病患者的人吃粗粮是有说道的,吃不对便很有可能得不偿失,例如:粗粮不限定吃得太多,结果就是血糖值总产量大大增加,最后造成血糖高的产生。因而,吃是多少粗粮,要与米面等正餐一样看待,也必须有限定。
吃粗粮不吃米面,那样做的成绩会造成缺乏营养,由于粗粮中蛋白质含量比大米白面粉要少得多,进而致使了大豆蛋白摄取不够,而生命起源于蛋白,欠缺了蛋白各类生理学功能没法正常的运行,人体抵抗疾病工作能力降低,推动了多种多样病发症的产生。恰当的作法是大小粮配搭,粗粮占正餐的三分之一为宜。
只吃粗粮不吃其他,这也是许多老人的作法,要了解碳水化合物、人体脂肪、蛋白是身体所须要的三大营养素,吃粗粮的一起要重视根据其他食材摄取人体脂肪和蛋白,务必配搭猪瘦肉、奶蛋、豆类食品才不容易缺乏维生素a。假如只吃粗粮还限定,就有可能造成动能摄取不够而引起可致命性的血糖低,而低血糖的危害比血糖高大很多。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的是,粗粮中最好是的是全谷类食物,制做成小麦面粉的麦子,生产加工成稻米的水稻,假如保存了所有可食用一部分,都可以当作是粗粮,营养成分会更高一些,日常饮食搭配中可多选那样的食材当正餐。
相当一部分糖尿病人只通过饮食治疗即可控制病情,而无需用药。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不少糖尿病人对如何调整饮食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吃得越少越好”,这是不对的!应该根据病人自身年龄、体重、活动量,有无并发症而具体对待。但无论如何,必须保证基本能量的需求。体重60kg左右、活动量不大者,每日应吃主食250~300g;中等活动量者还应增加100g;只有肥胖或血脂水平过高者才应减少食量,但每日主食量不应少于150g。
“少吃粮食、多吃副食”,这种说法不全面。正确的饮食方案应以粮为主,配合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其中粮食应占总热量比例的60%左右,这样有利于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糖耐量。在副食方面,每日可吃鸡蛋一个,瘦肉50~100g(猪肉、牛肉、鸡肉、鱼肉均可);每日保证摄入蔬菜500g以上,以提供各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需要注意的是,应坚持限制脂肪摄取量,不用动物脂肪烹调,平日少吃油条、花生、油炸食品。如肾功能受损,则应限制蛋白质,特别是植物蛋白摄入量。
“不能吃水果”,过于绝对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吃或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红果、葡萄、橘子、荔枝、梨等;可选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西瓜(含糖率4%)、杨梅等。另外,进食水果时,最好扣除相应的主食量,比如吃了200g的苹果或橘子,则少吃25g的主食。当然,如果这一段时间血糖水平不稳定,偏高,则暂时不吃水果为宜。
“睡前来一点夜宵,预防夜间低血糖”,似是而非。过去有人认为,糖尿病人常发生晨间血糖过高(所谓黎明现象),是由夜间低血糖引起的。但目前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睡前进主食并非降低晨间高血糖的可靠方法。相反,还会使部分病人晨间血糖升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41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对于中年人养生需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