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肠胃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
王少奇是某地收费站的收费员,曾被查出得了肠炎。这对于从小很少生病的他而言于疑是个打击。自从得了这个病,他的食欲下降,还经常跑厕所,且大便很难成形。为了治好肠炎,他吃了不少消炎药、养肠胃的药。但是,都是治标不治本。后来,回家探亲的时候遇到了以前的老师,老师知道他的病情之后说自己以前也得过此病,于是向他推荐了一款食疗方。他说自己什么东西都不想吃,老师说吃了这个,以后你就有胃口吃饭了。出于对老师的信任他尝试了这个食疗方,连续使用两周之后,病症明显转轻,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这个偏方的名字是驴肉炒竹笋。我国以笋入菜的历史很悠久,《诗经》与《楚辞》中均有记载。北宋时期,京城的居民不兴食用鲜竹笋,认为它“刮肠饱”。但大文学家苏东坡特别喜欢食笋,他称竹笋为“玉板和尚”,赞美烧笋是“禅悦味”,将竹笋奉为“素中仙”。宋仁宗时,苏东坡曾提笔赠诗:“无竹(笋)令人肥,无肉令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
驴肉炒竹笋的具体做法如下:准备卤驴肉300克,竹笋150克,葱lO克,盐6克,味精3克。然后将竹笋洗净切成片,驴肉洗净切成片,葱洗净切成段。接着在锅中放油,加入竹笋片、葱段,然后下入驴肉,炒匀后,调入盐、味精,炒入味即可出锅。此方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对肠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竹笋又名竹肉、玉兰片,是竹的幼苗。鲜笋有冬笋和春笋之分,冬笋是在冬天笋尚未出土时挖掘的,质量最好;春笋则是在春天笋已出土时挖掘的,质量较次。
《本草纲目》中记载竹笋“性寒,味甘,滋阴凉血、开胃健脾、清热化痰、解渴除烦、利尿通便、养肝明目”。中医认为,竹笋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隔爽胃等功效。现代医学证实: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储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使粪便变软利排出,可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减少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淤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当然,竹笋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吃,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尿路结石等病的人不宜多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37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性胃炎别担心,山药养胃好处多
下一篇: 红枣补血又养胃,胃炎问题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