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竟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放弃休息时间而拼命工作,又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导致身休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常常感到心慌、心烦、头晕耳鸣、工作时不能集中精力、睡眠质量也很差,这些都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而在中医看来,亚健康的根源就是心阴不足,也就是心阴虚了。
心悸是指在心前区感到心脏“咚咚”的跳动。通常正常人在休息状态下感觉不到心跳,但在剧烈的运动后或高度兴奋时,会感觉到心跳。
在五行中,心属火,火属阳,五脏又属阴,所以心是阴中之阳。在心阴心阳中,心阴的力量更为薄弱,也就更容易受到侵袭。现代人在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下,极易耗费心血。血属阴,心血就是心阴,所以,心血耗费的多了,就会导致一些我们前面说的“虚热”症状。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在经络中的流通要靠气的推动,而气也要靠血来当它的运载工具,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所以,当心血阴虚的时候,气就没有可以搭载的工具了,不能运行到全身各处,出现诸如心慌、气短等症状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心主神明”, 在心气血两虚的情况下,心脏的功能必然会下降,那么它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控制人的精神意志了,人也就会相应地出现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所以,当出现心阴虚的症状时,一定要注意补心血。在人体的经穴中,补心血的最佳穴位是心俞。
心俞位于人体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还是心的背俞穴,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通调气血的功效。因此当心血阴虚时,每天晚上坚持在两侧心俞穴上拔罐10分钟,就可以补足心神气血,也就不会有心慌意乱、精神恍惚的症状发生了。
为配合经络疗法,我们还可以采用食补的方式来补心血,桂圆莲子粥就是不错的选择。取莲子、桂圆肉各30克,百合15克,麦冬10克,冰糖适量,加水适量,煮到莲子酥烂时即可。其中,百合和麦冬最好先用水泡上一两个小时,这样更容易煮烂。此粥在睡前一小时喝最好。
最后,还要注意加强锻炼,内外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活力。
考虑您是心脏心率失常导致一系列症状,需要积极检查治疗.建议您注意休息保暖,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劳累熬夜受凉,饮食清淡温热易消化,禁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多揉按心俞穴内关穴,需要去医院心内科系统检查,确定病因再进一步采取治疗.
如果年龄40岁以上,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有可能有器质性病变,需要检查,可先做个心电图,必要时做个运动试验.如果年轻,特别是年轻女性,活动无不适,安静时症状明显,可能为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所致,如心电图无异常,不必紧张,可以每天适当活动、注意生活规律,必要时可用点改善神经功能药物.
为大家介绍最为全面的背部穴位,需要的朋友快快选择收藏吧!
肩中俞
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于大椎侧面2寸处。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统病症,如:哮喘、支气管炎等。经常按摩还能够有效缓解视力减退、腰背疼痛等问题。
三焦俞
三焦俞穴位处于人体第一腰椎棘突之下,于大椎侧面1.5寸处。其主要作用于腰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腹胀且有妊娠反应的女性,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风门穴
风门穴位于背部胸椎2节与三节之间,处于大椎侧面2cm处。经常按摩风门穴能够有效去除风邪,缓解后背疲乏、无力等症状。
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人体第五节胸椎棘突下方,大椎侧面1.5寸的位置。按摩心俞穴能够有效缓解心慌烦闷、口渴不适等症状。此外,心俞穴还能够治疗恍惚健忘、心悸等病症。
胆俞穴
胆俞穴其位于人体第十节脊椎椎突下方,大椎侧1.5寸位置处。胆俞穴有疼痛感多为黄疸病病症反应,其也多为下肢麻木反射区域。
膏肓穴
膏肓穴位于人体背部,第四节胸椎椎突下侧,大椎侧3寸左右。膏肓穴主治人体肩膀僵硬、酸软等症状,长期按摩能够缓解肩颈肿痛等症状。
肺俞穴
该穴位位于人体第三节脊椎椎突下方,大椎旁开1.5寸位置。如果肺俞穴有隆起的情况,多为胸中有肺热、且伴随呼吸道疾病镜框。经常按摩肺俞穴能够缓解皮肤肿痛、气喘咳嗽等病症。
膀胱俞
膀胱俞主要卫浴人体第二骶椎椎突之下,大椎旁开1.5寸的位置。如果膀胱俞有椭圆形的结节,大多为遗尿症预兆,按压有疼痛感则多为腰痛、下肢麻木的前兆。
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人体第九届脊椎椎突下方,大椎旁侧1.5寸位置。如果肝俞穴有结节,则多半为失眠、头晕等症状前兆。一般情况下,肝俞穴有棱状结节多为腹胀、黄疸的病发前兆。
小肠俞
小肠俞位于人体第一节骶椎棘突下方,旁侧1.5寸位置。小肠俞如果出现气泡转动感,一般为女性子宫下垂的表现。而有椭圆形结节,则多半为头晕、颈部疾病的前兆。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人体脊椎椎突下方,大椎侧面1.5寸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肾俞穴有结节症状,多为尿血、腰痛以及阳痿的前兆,同时也会伴有耳鸣、头晕的症状。
所谓心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悸,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跳一旦失去固有的规律,人就会感到不舒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慌”。它可以是疾病的征兆,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心慌是怎么回事呢?心慌如何缓解呢?
引发心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心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心理性因素引发的心慌如惊吓过度、大量饮酒、过于悲伤、情绪激动、心理压力过大、身体受寒、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休息不好等都会引发心慌。
病理性因素也能引发心慌,如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心肌炎、甲亢、低血糖、重度贫血、结核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引发患者出现心慌的反应。
提醒说,对于心慌患者来说,日常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质量不好,很容易加重病情。有些心慌严重的人群还会出现急性心梗等危险状况。所以,我们在睡觉之前,一定要保证心情保持平稳的状态,避免睡前运动造成情绪波动太大难以入眠。另外,睡前要避免饮用咖啡或者浓茶等刺激性的饮料,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
另外,心慌患者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坚持配合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膳食营养摄取要均衡,多食用营养丰富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要注意不要太过于劳累,不要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状态,这样心慌自然远离。
1、指推檀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3、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4、指掐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5、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红枣:用红枣煎水或者煮红枣粥服用,早晚空腹食用。红枣中含有大量可帮助造血的营养成分,如铁和磷,被称为天然的补血剂,对治疗贫血、体弱等产生的心悸、心慌十分有效。
酸枣仁:可用酸枣仁6-10克,芡实12克,龙眼肉6克煮汤后睡前饮用。酸枣仁可以宁心安神,配合龙眼肉和芡实,对治疗心血不足引起的不适有良好的调理效果。
荸荠:可用荸荠60-120克,海蜇50-100克一起熬煮成汤,分2次服用。这道汤的做法
柏子仁:取柏子仁10-15克,将其捣烂,加入粳米汤中熬煮成粥,最后加少许蜂蜜调味,沸腾1-2次即可,早晚餐服用。柏子仁能养心安神,可调理心血不足型心慌、心悸患者。
百合:取新百合50-60克,或干百合30克煎水后加冰糖食用,该汤适合心气不足、阴虚火旺和体质虚弱的人群服用。
莲子:将莲子磨成粉状,取莲子粉50克,桂圆肉30克和粳米50-100克熬煮成粥,最后加入冰糖调味,每天睡前服食1小碗。该粥可调理心血不足型患者。
心慌小偏方推荐:
酸枣仁粳米粥
材料:
酸枣仁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将酸枣仁炒成黄色状,将其碾成末,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在快煮熟时将酸枣仁末加入其中,再煮一会儿,空腹食用即可。
功效:
粳米性平,味甘,具有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健脾胃、补中气、固肠止泻的功效,而且用粳米煮米粥时,浮在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成为米汤、粥油,具有补虚的功效,对于病后、产后体弱的人有很好的疗效。
猪肉黄鳝方
材料:
猪瘦肉100克、黄鳝1条、黄芪15克
做法:
将黄鳝去除内脏洗净后,将其与猪肉、黄芪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去渣取汁。
功效:
黄鳝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虚损、健脾胃、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亏虚型心慌。
茉莉花茶
材料:
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清茶10克
做法:
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用开水泡服,每天一剂。
功效:
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消炎解毒、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延年益寿的功效,对治疗心悸、痢疾、腹痛、结膜炎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 心悸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健康人只有在运动、或者过度紧张兴奋的情况下才有产生心悸,那么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呢?这应该很少人有所了解。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1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感多在心跳加强、加快减慢或跳动不规则时产生,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的心跳是相对规律的,通俗来讲心悸,当心脏跳动出现打破规律的跳动时,被患者感知到的心脏不规则的跳动。
生理情况如运动、劳动、激动、害羞、恐惧、紧张等,以及病理情况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情况下都可以出现。心悸的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
心悸是心脏强有力的、很快的、不规则的搏动。强烈运动之后心脏有几分钟的心悸是正常的,不必顾虑。吸烟、饮咖啡或饮茶太多,心脏受咖啡因或尼古丁的刺激,精神紧张,都会发生心悸的现象。
1、症状:心情紧张,忧心忡忡。
可能:紧张是促成心悸的主要原因之一。
处理:去看医生。吃点镇静剂。突发的紧张恐惧感,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心悸,出汗等症状,很可能被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作。不论是不是心脏病发作,都应当立即去医院。
2、症状:心悸之外,虽然吃得很多,体重仍然减轻。
可能:甲状腺机能亢进。
处理:去看医生,医生可能要为病人验血,必要时要做放射性同位素扫瞄。诊断确实后,可以用放射性碘治疗。极少数的病人要动手术治疗。
3、症状:心悸之外,同时感觉疲倦,呼吸困难。
可能:贫血。
处理:去看医生。医生要为病人验血。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多种,如证实是缺铁性的贫血,医生会用铁剂为病人治疗。同时也要检查引起贫血是不是另有原因。
4、症状:心悸,有身体不适的感觉,并有心脏病史。
可能:严重的心律失常。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2 心悸的症状
胸痛。 如果患有冠心病、心包炎、心绞痛、心肌病患者在发生心悸时就常常伴随着胸痛。像心绞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向左肩、疼痛每次发作一般为4分钟左右,不超过15分钟。原因可能是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冷等因素。注意休息,疼痛便可缓解。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见于心功能不全造成的。呼吸困难比较轻的,比如心肌炎、心包炎、肺源性心脏病等。比较严重的像心源性哮喘。因为血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律不正常对心功能的影响有时可为查明病因提供线索。
昏厥抽搐。 多为不同病因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心慌发热。 像出现心悸病症的.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炎等发热性疾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注意要观察热型及其他症状、以免耽误治疗。
药物导致。 很多精神病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等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过速、过慢、跳动不齐都会导致心悸。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3 什么是心悸
心悸,中医病证名。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导致心神失宁而发病。其病位在心,根据病证的临床表现,应分辨病变有无涉及肝脾肺肾,是涉及一脏,或病及多脏,心悸病机有虚实之分。
故治疗上应分虚实,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心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自觉心慌。临床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都可引起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心跳快而规则,成人超过100次/分钟,儿童超过120次/分钟,婴儿超过150次/分钟。多见于发热时、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亦可发生。
阵发性心动过速为突然发作、心跳很快且心律规则,每分钟达160~220次,可发生于正常人的心脏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窦性心律不齐为心跳之快慢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如暂停呼吸憋一口气,即自然会消失。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心悸吃什么好
1、桂圆
桂圆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滋补的佳品,对有心悸的人也有很好的治疗的效果,可用桂圆肉泡茶喝,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2、酸枣仁
宜用酸枣仁6~10克,芡实12克,龙眼肉6克,煮汤后睡前服食。酸枣仁可以宁心安神配合龙眼肉和芡实,对心血不足型号心悸颇有裨益。若无芡实或龙眼肉,亦可单用酸枣仁15克,捣碎后同粳米煮粥食用。
3、荸荠
荸荠可能有些人不相信它对心悸含有治疗的效果,其实荸荠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每日可用荸荠60~120克,配海蜇50~100克,煮汤分2次饮用。有清热化痰之功,适宜痰火上扰型心悸之人服食。
4、柏子仁
可用柏子仁10~15克,稍捣烂,同粳米汤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少少许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宜作早晚餐服食。此法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因柏子仁本身有养心安神之效。
5、百合
选用新百合50~60克,或干百合30克,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食用。此法适宜心气不足型或阴虚火旺型心悸,包括体质虚弱,妇女更年期,以及神经管能症所致的心悸之人服食。
6、莲子
莲子是很好的滋补品,有许多人都比较喜欢洗它,她对于治疗心悸也是有很好这样做能有效的缓解心血不足型心悸者食用。
7、麦门冬
选用干麦冬20克,前水代茶饮。或再配合沙参30克,一并煎汤饮用。此法适宜阴虚火旺之心悸病人常饮。
8、西洋参
单以西洋参片3~5克,泡茶常饮。适宜心气不足或阴虚火旺之心悸者食用。
9、薤白
即小蒜,一名野蒜。每次用干薤白10克,配合瓜萎仁10克,煎汤喝,每日2~3次。此法适宜气滞血瘀型心悸,包括冠心病心绞痛之人心悸心痛者食用。
10、山楂
可用野生山楂10~15克,每天煎水代茶饮。此法适宜气滞血瘀型心悸,包括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者心悸时服食。
心悸按摩什么穴位
1、心悸按摩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心悸按摩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3、心悸按摩郄门穴
郄门穴此穴位于手臂上,以线连结手腕内侧的横纹中央和手肘内侧的横纹(小指方向)的边缘。距此线的中央约2厘米,靠近手腕方向之外即是。
用手指一压,连手腕部分都会感到刺痛,很容易找到。一发生心悸,压痛(压时的痛感)会增强,会更好找,此穴以大母指加压刺激。心悸时,稍稍用力压郄门穴,可止住症状。此穴也以刺激左前臂者效果较佳。
4、心悸按摩少冲穴
一天刺激少冲穴2、3次,每次指压20秒左右。但是,突然心悸的很厉害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在咬住的期间,心悸会受到抑制。
少冲穴虽两手皆有,但消除心悸较有效的是左手的少冲穴。
5、心悸按摩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6、心悸按摩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7、心悸按摩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3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吃这些食物让女性朋友瘦身
下一篇: 男人离不开韭菜女性离不开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