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出现盗汗,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但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担心,一察觉到孩子的不适症状就急于求医问药,其实,对于生理性盗汗中医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
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C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两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分和盐分,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
有一个刚刚19个月的宝宝,特别瘦,鼻梁和嘴周围发青。这个宝宝出生时3千克,是自然产,大便每天6一7遍。到了3个半月时吃了婴儿素,稍微好转。7一8个月时诊断出佝偻病,打了两针钙针。现在孩子19个月,黄瘦挑食,晚上盗汗严重,早上醒来的时候身下床单都湿了,家长对孩子的情况很着急,但是又不想再给孩子打钙针了,想用中医调一下。但到底该怎么调治呢?
依据孩子的症状不难判断,这个孩子的病属于阴虚的盗汗。中医有句话,叫做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盗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偷偷出的汗,而不是在醒着的时候“明目张胆”出来的汗。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三法齐用的调治方:
主要疗法选择以拔罐加艾灸法。一般选取神阙、涌泉、大椎、肺俞、膏盲俞、脾俞。令宝宝俯卧暴露背腰部,取小罐拔于患儿的大椎、肺俞、膏盲俞、脾俞上,留罐各3一5分钟:起罐后把宝宝翻身到印卧位,取清艾条,温和灸神阙、涌泉穴位处,艾条点燃端与施灸局部皮肤的距离以5一15厘米为佳,以能忍受的温度为度,每穴每次灸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神阙、大椎两穴每日采用同样方法艾灸,涌泉、肺俞、膏忙俞、脾俞四对穴左右隔日交替施灸。
其次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选择五倍子9克,肉桂9克,打成粉末,用醋调匀,敷涌泉穴,每天更换1贴。这个方法对于补益孩子的虚证十分有效,而且不会有副作用。
最后可以再辅助以捏脊,揉腹和点按足三里,每天1——2次,则效果会更好。捏脊法为徒手沿着脊椎两旁由下往上捏拿。揉腹和点按足三里以宝宝舒服的方式为宜,不拘方式。
三种疗法联合应用可同时改善挑食和盗汗,从整体出发调节孩子的免疫功能,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孩子睡觉盗汗怎么办
孩子睡觉盗汗怎么办,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会出现盗汗的情况,这需要家长引起重视了,因为盗汗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孩子睡觉盗汗怎么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孩子睡觉盗汗怎么办1有些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许多家长为此担心,虽到处求医,但仍然见效不大。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一旦发现小儿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规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热诱因。如入睡前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和热饮料;睡觉是卧室温度不宜过高,更不要穿着厚衣服睡觉;盖的被子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孩子睡觉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喜欢在小孩临睡时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儿安静睡着了,但这时正碰上小儿吃奶后的产热阶段,因此常满头大汗。这类出汗都是属于机体调节体温所致,常在刚睡着时出汗较多,以后就逐渐减少。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病理性多汗则出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偻病的小儿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称为盗汗。同时,小儿可伴有低热、咳嗽、消瘦、无力、脸色潮红等症状。因此,如果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儿,睡觉时出汗较多,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着急。
小儿睡觉时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眠时出汗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些家长因此而忧心忡忡,首先想到的就 是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孩子是不是体质虚呀?
其实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汗液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和一些诸如尿酸、脂 肪酸等代谢产物。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产物 也相对较多。同时,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在入睡时,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失去大 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出现汗多现象,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无其他症状,如烦躁、哭闹、易醒等,就不必管他。这样出汗往往见于入睡后半小时之内,且以额头汗出为主,一般在睡后2小时之内慢慢停止,多见于3~7岁的小儿,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有人称之为生理性多汗。
但如果孩子平素身体虚弱,夜间入睡时大汗淋漓,如同水浇,甚则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湿衣 ,且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则属于病理性多汗。常见的原因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除夜间多汗外,还伴有烦躁、睡眠不宁、易惊醒、方颅、忱秃、鸡胸等症。如果有上述 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时也应注意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 如鱼、虾皮等。通过积极治疗,多汗可被很快纠正。
如果小儿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 时可给孩子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对于生理性多汗,可采用自制的浮小麦糯米粥,能有效止汗。即每天取糯米、浮小麦各50克 ,加水适量,文火煮粥,频饮。或用黄芪15克,大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煮汤,喝汤食枣 ,每日1剂。
此外,小儿患结核、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故小儿多汗时,应及 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孩子睡觉盗汗怎么办21、在睡前,给宝宝穿上纯棉质地的衣服。纯棉的衣服,透气、吸汗,贴身,宝宝穿着也比较舒服。另外,宝宝衣着和被子的厚薄应与大人相当,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过厚,盖得太多,否则宝宝容易出汗。
2、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动作要轻快,避免宝宝受凉感冒。
3、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给宝宝喝点白开水,补充因为盗汗丢失的水分。
4、宝宝的被褥要经常晾晒。经常汗津津的宝宝,会把汗水蹭到被子里,被子难免会有汗味。将被子拿去晒晒,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哦。
5、勤给宝宝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褶皱处,容易导致皮肤溃烂,进而引发皮肤感染。
6、对易于盗汗的宝宝,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提高适应能力。宝宝体质增强了,盗汗随之而止,这胜过任何灵丹妙药。
小儿盗汗是一种疾病,和体质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小孩子睡觉后有明显的盗汗啊或者是自汗的情况出现哦,那么应该如何去调理和缓解的呢,除了针对体质的调理以外,一些缓解小儿盗汗的食疗方法可以试试,可以有调理养生的效果。
黄芪羊肉汤
材料: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淮山药15克。
做法:将羊肉用沸水先煮片刻后捞出用冷水浸泡除去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后将上述所有食材一起放入同煮,食用时调好味,可以饮汤吃肉。
功效:黄芪羊肉汤可以健脾补虚,滋养肝肾,可以用于治疗病后体虚而盗汗的病症。黄芪和羊肉一起搭配的话可以有缓解盗汗的作用,补充丰富的蛋白质的同时也可以有调理体质的效果,对于小儿盗汗的情况有改善的效果。
生地黄鸡
材料:生地黄250克,饴糖150克,乌骨鸡1只。
做法:将鸡洗净后,地黄、饴糖和匀后纳入鸡腹中,将整鸡纳入锅中上蒸笼蒸熟取食之。
功效:适用于盗汗少食,体质虚弱的人群服用。
韭菜肉饼
材料:韭菜适量、瘦肉30克,盐适量。
做法:将韭菜洗净后捣烂取汁,将瘦肉剁成肉饼,并同韭菜汁搅拌均匀后食盐调味,蒸熟后分2次食用。
功效:可用用于治疗小儿夜间盗汗。这样的食谱有提高体质的作用,对于小孩子出现的盗汗问题有改善的效果。
缓解小儿盗汗的一些食疗方法,介绍了几种,这些食疗的方法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的同时也可以有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现了小儿盗汗的情况,这些食疗药膳不防去试试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34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葛花根对解酒有着奇效,一起看看
下一篇: 吃的太饱太撑,这些食疗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