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季,我们很多人都会有手脚冰冷的状况,我们可以通过泡脚来改善我们的这种情况,不仅能够使我们的整个身体暖气来,还能够缓解我们的身体疲劳,促进我们的身体血液的循环,我们用不同的药材泡脚效果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用什么泡脚好
1、热水泡脚
功效:用热水泡脚,对身体很有好处,特别是在冬天。中医有一个说法,叫作“风寒从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更容易出现寒性肌肉酸痛、手脚冰凉以及寒性胃痛等各种不适,坚持用热水泡脚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
做法:每晚用40℃至50℃的水泡脚15分钟。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水凉了可再加入热水,使人对温度能慢慢适应,不应一次倒入太烫的水,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注意:睡前用热水泡脚特别适合寒证,如平素怕冷、手足凉,伴有慢性腹泄、痛经、冠心病、小便困难等病症。
2、醋水泡脚
功效:我们经常用醋泡脚可以很好的调和我们的经络,促进我们身体气血的运行,可以软化我们的血管,加速我们人体的血液训话,增强我们身体的新城代谢,改善我们的手脚冰凉的状况。我们在睡觉前可以泡泡脚,能够改善我们的睡眠状况,增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力。
做法:每晚睡前将2500毫升6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倒入盆中,加食醋150毫升浸泡双脚,淹没踝关节。每次浸泡20分钟即可。
注意: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食醋泡脚能够治疗脚气病,但是一定要在脚部没有伤口的时候进行泡脚,避免出现不好的情况哦!
3、花椒泡脚
功效:花椒在中药里归入祛寒类药物,它能祛除湿寒,扶助阳气,利气行水。另外,花椒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用花椒煎汤泡脚能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天天坚持下去,可起到去病延年之效果。最明显的是可增强对流感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做法:用花椒煎汤泡洗。每晚睡前先将双脚洗净,再用此汤烫泡。泡脚的时候,最好是按摩脚部,即使你对穴位不了解,也可以全脚部进行揉搓按摩,可有效刺激脚部穴位,起到很好的保健防病作用。
注意:花椒泡脚不宜长期连续进行,感觉原来的病症消失,就应该停止几天,等出现不足症状时再进行,否则可能出现中医古籍中说的“乏气”和“火自水中生”等现象。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我们冬季用什么泡脚的相关知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结合我们的个人情况,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泡脚的药材的选择,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效果,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的健康的,祝大家身体健康。
5 花椒泡脚1、腹痛腹泻
腹痛腹泻秋天最常见,吃药好的还很慢,用花椒泡脚能快速去除体内寒气,止痛止泻,坚持泡上2-3天就能完全好。
2、灰甲脚气
花椒泡脚能改善灰甲脚气。
3、提高肾能
强健的肾脏能让人精力充沛,自信十足,并且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利于家庭幸福,每周用花椒泡脚2次,比做保健还管用。
6 食盐泡脚1、增强记忆
生活压力大,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记不住事,用盐水泡脚,能增强大脑供血量,使思路清晰,做重大决策时不妨试试。
2、延缓衰老经常用盐水泡脚,能延缓衰老速度。
3、防止裂脚
秋冬季节,最容易出现裂脚,如果脚上的角质层很厚更容易裂,用食盐加热水中泡脚,能强力去角质,防止裂脚。
7 艾叶泡脚1、止咳化痰
咳嗽是秋天高发病,一旦得上就很难好,用艾叶泡脚,每天20分钟,泡第一次就会有改善,并且还能清肺热,排肺毒。
2、皮肤止痒
艾草泡脚能缓解皮肤瘙痒。
3、皮肤过敏
艾草泡脚能改善敏感肌肤。
8 小苏打泡脚1、降高血压
小苏打是出了名的降压高手,2-3勺苏打粉倒入热水中,等到合适的温度泡脚,连续泡5-7天,高血压就能稳住,很神奇。
2、祛痘除印
苏打泡脚能改善痘痘肌肤。
3、去除痛风
小苏打泡脚能消除痛风,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容易出现痛风,用2勺苏打倒入温水中,浸泡20分钟,连续一周就能改善。
一般来讲,冬天泡脚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可以缓解疲劳,改善睡眠,提高抵抗力,预防冬病。那么冬天用什么泡脚好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刺激足部穴位经络“做过足疗的人都知道,按摩师按压的脚底时我们会感觉痛疼、酸胀,这也基本上反应出身体脏腑的相应问题,所以做完足底按摩后,人会感觉浑身轻松。”王东峰主任说。同时,人体脚上有六条主要的经络,泡脚也等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
可排毒、降低血压很多经过泡脚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泡脚时会感觉膝盖很凉,说明体内的寒湿正在被泡脚的热水和中药逼出体外,这是因为人体内多寒湿,通过泡脚可以加速体内排寒。因此,如果受风寒感冒了,泡泡脚出一身汗,能将体内的寒气驱散。血压高的人如果长期泡脚,会使得人体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有降血压的作用。
改善睡眠、预防冬病体质虚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冬季每天晚上睡觉前坚持泡脚有助于提升阳气,不仅能帮助入睡,明显提高睡眠质量,还能预防许多冬季疾病。在泡脚的同时,可用同时按摩涌泉穴和太冲穴调节血液循环;揉按足三里可以治胃病,强身健体;女性揉按三阴交可以防治月经不调、痛经的妇科疾病。
艾叶艾叶性温,无毒,具有祛寒湿,理气血等作用,用艾叶泡脚能改善寒湿体质,同时对肺部功能改善也有帮助。
红花红花泡脚可以温暖全身,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防治失眠。冬季容易长冻疮,皮肤干裂的人群多用红花泡脚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桂皮桂皮又称肉桂或香桂,有散寒止痛,化瘀活血,健胃强体的功效,可以帮助温肾阳,多用桂皮泡脚可以起到缓解因肾病导致的水肿症状。
麻黄麻黄性温,味辛,苦,有较强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散寒通痹能力,适宜于治疗风寒表实证。
此方中,肉桂可以温暖下元,艾叶有利于温煦经脉,黑色入肾脏,可滋养肾气,长期用来泡脚,可以温暖腑脏经脉,让人感到全身温暖。
陈皮枳实水泡脚准备陈皮,枳实,荔枝核,绿萼梅各20克,一起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开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用来泡脚,每日一剂,每次20到30分钟。
陈皮的主要功能是理顺中焦之气,可使脾气升,胃气降,还有助于理气化痰,是冬日养生佳品,枳实可破气除痞,消积导滞,有利于去除郁气,荔枝核入肝经,善于疏通肝气,绿萼梅有助于发散冬日滞留在体内的热气和浊气,几种药材一起泡脚,可以帮助疏通体内的气机,祛除体内燥热之气,预防感冒。
川椒红花水泡脚取桂枝20克,川椒,红花,艾叶各10克。
将所有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开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温热后泡脚,每日临睡前泡一次,连续使用30天,有助于驱除寒湿,预防感冒。
麻黄水泡脚取麻黄8克,葱白35克,羌活,生姜各10克。
将所有药材加水煎汁,去渣取汁,倒入足浴器中,待温度适宜后再泡脚,每日一剂,每次30分钟,出汗则停用。
次方中麻黄善于解表散寒,羌活强与散寒除湿,葱白,生姜则有发函,解表,散寒的功效四者共用可以大大增强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
桂枝姜片水泡脚准备桂枝15克,生姜片10克,红枣12克,杭白芍15克,黄连10克,生甘草6克,防风15克,细辛10克。
将所有药材加适量清水,入锅煎煮30分钟,取药汁,晾凉后浸泡双脚2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泡一次。
在这个配方中,生甘草清热解毒,生姜散寒解表,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黄连清热燥湿,防风解表祛风,细辛祛风散寒,冬季用这些药物煮水泡脚,可以起到防治冻疮的作用。
材质方面建议优先选择木质的桶,因为金属材质导热过快,容易导致烫伤,而普通的塑料桶保温效果很差。
市面上常见的足浴盆也是可以使用的,尽量选择重量较轻、具有排水功能的,以避免老人过多的搬动重物。
泡脚的水温由于老年人的足部神经多会有些退化,对热水的感应比较迟缓,因此泡脚时的水温一定要控制在40度左右,不然容易导致烫伤。
泡脚的时间对老年人而言,泡脚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一般泡20~30分钟即可,低血压和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每天泡脚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泡脚,否则会影响消化。
另外,在家泡脚最好选在晚上睡觉前一小时左右进行,由于泡脚会使血液循环加速,所以不要马上入睡,可以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
1、足浴盆的选择。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
足浴盆的选用应尽量高一点,使能泡到小腿2/3以上的部位。另外,中药泡脚最好选用木桶。为什么要选择木桶呢?一是比较容易保温,二是贴近自然。
2、水温。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因为太冷易引起感冒等不适,太热会烫伤皮肤。
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泡脚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
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成年人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5℃~40℃左右,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3、时间。
泡脚的最佳时间为20~30分钟。泡脚时间如果过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
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另外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不宜久泡,且泡脚时间过长,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发育形成和维持,因此儿童的泡脚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28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减肥话题,晚上不吃饭减肥对吗
下一篇: 冬季御寒保暖预防冻疮,吃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