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大家都知道吗,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疾病,很容易出现感染啊或者是红肿疼痛瘙痒的一些症状哦,你知道应该如何去调理和缓解的吗,下面的这些食疗药膳可以有很好的治疗的作用和效果哦。
1,土茯苓瘦肉汤:
[原料]土茯苓35~60g,生地黄20~30g,瘦猪肉100~120g,葱花,姜末、料酒、猪油、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丝,余药布包。先将诸药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肉丝,待沸后,调入葱花、姜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后,去药包,调入猪油、食盐、味精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适宜暑湿热盛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5~7日。
2,龙菊鱼肚:
[原料]龙爪菊花30~50 g,黄鱼肚120~150g,鸡汤、奶汤、食盐、绍酒、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菊花洗净,鱼肚发开备用。锅内放猪油适量,烧至六成热时,下鱼肚,划散捞出,改刀切块,而后在油温七成热时,放入鱼肚块,炸5分钟;将炸好的鱼肚块洗净,切为薄片,放入鸡汤中煨20分钟左右。锅内放奶汤适量,煮沸后放入鱼肚片、菊花、食盐、绍酒、味精等,再煮沸3~5分钟后,淋上鸡油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疏风清热。适宜风热表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3~5日。
关于可以缓解脓疱疮的一些食疗方法,小编介绍了相关的一些内容了,从上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看出的是这些食疗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缓解脓疱疮有帮助,还可以有很好的清热消肿的效果,大家可以试试。
1 儿童为何易患脓疱疮脓疱疮的致病菌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凝固酶阴性的白色葡葡球菌。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混合感染者亦不少见某些外界环境如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有浸渍现象时,细菌在皮肤上容易繁殖患有瘙痒性皮肤病,如痱子、虫咬皮炎湿疹时,皮肤的屏障作用可被破坏,从而易招致致病菌侵入而发生本病。
儿童脓疱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本病接触传染性极强,加之儿童皮肤娇嫩,防御能力差,易自身接触传染及相互传染。本病多发生在生后第一星期,可见皮肤皱褶处起小脓疱,直径约2~3毫米,较周围皮肤略隆起,基底部微红。如不加以重视可引起败血症。
[临床表现]脓疮稀疏,分布躯干与下肢为多,脓疱色淡白或淡黄,周围红晕不显,破后糜烂面淡红不鲜;面色苍白,胃纳欠佳,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缓。
[食疗药膳]
1、淮山苡仁田鸡粥:淮山20克,薏苡仁20克,大田鸡1只,粳米50克,冰糖25克。将大田鸡剥皮,除去头、脚、内脏,切碎,入淮山、薏苡仁、粳米煮粥,将熟时入冰糖调服。每日1-2次。
2、加味淮山扁豆粥:淮山20克,扁豆10克,苡仁15克,防风 6克,金蝉5克,淡竹10克,银花10克,荆芥10克,粳米50克,将上8味中药煎水2次,取浓汁300毫升和粳米煮粥食,每日1-2次。
湿热型
[临床表现]脓疱较密集,分布头面及上肢为多,色黄,周围红晕,破后糜烂面鲜红,附近淋巴结肿大或伴有轻度发热、口干、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食疗药膳]
1、苦瓜猪瘦肉汤:苦瓜300克,猪瘦肉100克,上等鱼露、味精适量,同煮汤,熟时食用,每日2次。
2、丝瓜白菜猪瘦肉汤:丝瓜1条,白菜100克,猪瘦肉50克。同煲煮汤,熟时调味食用,每日1-2次。
3、绿豆冰糖粥:绿豆50克,薏苡仁25克,冰糖25克,粳米50克,煮粥食,每日1-2次。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病原菌主要为凝固梅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皮肤浸渍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肤繁殖,为促发本病创造有利条件。 (1)全身治疗: 对于皮损广泛伴有发热或淋巴结炎者,可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制剂。 (2)局部治疗: 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疱壁未破者可外搽1%樟脑、10%硫黄炉甘石洗剂,每日数次疱壁已破形成糜烂面或结痂者,可先以O.1%利凡诺溶液湿敷,敷后外用O.5%新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环丙沙星软膏等,亦可用2%龙胆紫溶液。
满意请采纳
一、诊断
1、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2、初为散在性红斑或水疤,迅即混浊化脓,周围有炎性红晕、疤壁薄、易破,破后露出溃烂面,其稀薄黄色分泌流到别处皮肤上,可产生新病损。分泌物干后形成黄色或污黄色痂,愈后无瘢痕。
3、破损广泛者,附近淋巴结肿大,或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亦可继发肾炎。
二、治疗
1、脓疤期,先用酒精消毒后,将脓疤刺破,吸出分泌物,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然后涂1%~2%龙胆紫液或用蒲公英捣烂外敷。
2、结痂期,应先去痴,再按上法治疗。亦可涂0.5%~1.0%新霉素或红霉素软膏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17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常用眼预防近视的食物类型
下一篇: 不正确的走路姿势会导致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