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心气虚弱症的两款食疗方法(?五款补气养虚食疗)

祝由网 2023-07-03 02:17:33

很多的人群都有心血管疾病的威胁,比如说中老年人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心气虚弱的一些问题就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比如说气血虚弱啊或者是头晕,胸闷气短等情况都是心气虚弱的一些症状,你知道一些食疗的方法调理吗,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木耳豆腐

原料:水发木耳30克,北豆腐60克。

调料:葱末、蒜末各15克,花椒、干辣椒、盐适量,植物油25克。

做法:

(1)将木耳洗净,去掉硬根,撕成小块;豆腐切成小块;辣椒掰碎。

(2)锅中放油烧至六成热,下入豆腐块翻炒均匀,再放入木耳炒几下,最后下入辣椒、花椒、葱末、蒜末、盐,炒匀即可。

提示:豆腐在炒前先用淡盐水焯煮5~10分钟。

适用于心气虚弱型冠心病。

姜桂鸡

原料:公鸡半只(约300克),干姜6克,葱白2根,肉桂5克。

调料:料酒10克,盐适量,植物油30克。

做法:

(1)将鸡收拾干净,洗净后斩成块;干姜、葱白、肉桂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

(2)锅中放油烧热,放入鸡块翻炒,变色后烹入料酒,加适量水,放入药袋、 盐,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煮烂即可。

适用于心气虚弱型冠心病。

这些食物相互搭配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心气虚弱的作用哦。经常食用这样的食物不仅可以补充能量,增强免疫力,强心舒筋活血提神醒脑,对于食欲不振啊,肠胃不适等人群是有很好的缓解的作用的。而且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帮助。

?五款补气养虚食疗

导读: 气虚是衰老的前兆,那么呢?的表现有哪些?接下来我推荐5个气虚,并且告诉你,快去看看。

5法 和气虚说NO

对于者,饮食的方法进行调养。一般来说,应选择的食品,如小米、粳米、糯米、莜麦、扁豆、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

体质虚弱的人并不少见,尤其是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渐趋虚弱,气虚就更为多见,这也是一种衰老的表现。

中医认为,虚弱体质分为几种类型,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不良状态,体力和精力都明显缺乏,稍微活动一下或工作、就有疲劳及不适的感觉。现代医学将这种情况归于亚健康范畴。气虚体质的人身体免疫能力和抵抗的能力明显低于身体健康的人,往往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乏力疲倦、常出虚汗,动则更甚,可见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对于气虚体质者,饮食的方法进行调养。一般来说,应选择的食品,如小米、粳米、糯米、莜麦、扁豆、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黄鱼、比目鱼等。这些食物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的作用,但食用的量不可过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餐,也可以配合药膳,效果会更好。

1 金沙玉米粥

玉米粒80克,糯米40克,红沙糖40克(玉米和糯米要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至软熟,加入糖再煮5分钟即可。因为玉米中含有抗氧化剂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此粥对气虚体弱者强身健体有好处。

2 山药桂圆粥

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把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将山药片、桂圆、荔枝肉、五味子同煮,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此粥可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壮筋强骨、生长肌肉。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营养成分,对气虚体质者颇有益处。

3 茯苓粥

粳米100克,茯苓末30克,煮粥。茯苓粥有健脾安神之功效,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4 人参大枣粥

人参6克,大枣5枚,大米60克加水熬成粥。在制作时,大枣应去掉核(以防人在食用时误吞而发生意外)与人参同煮。经常食用此粥可补中益气,尤其适合脾胃虚诸症,是很好的药膳。

5 什锦麦胚饼

葡萄干20克,龙眼肉10克,花生仁10克,大枣10枚,麦胚粉100克,白糖(或红糖)20克。葡萄干洗净,与龙眼肉一起切碎,花生仁炒熟,大枣洗净去核,上述两种食物同样切碎,将麦胚粉用开水稍烫,加入上述原料后,揉合均匀,制成薄饼,烙熟。此饼具有益气、养血、安神、提神的功效,经常适量食用,对气虚体质者有益处。

在过程中,患者还可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以配合治疗,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等,适量用之,可以起到固肾气、壮筋骨的效果。

16个补气食材 帮你告别气虚

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尤为显著,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鲢鱼

性温,味甘,能入脾肺而补气。明·李时珍在《》中说:鲢鱼温中益气。清代食医王孟英也认为:鲢鱼暖胃,补气,泽肤。故气虚者宜食。

鳝鱼

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说它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义补遗》亦云:黄鳝善补气。

鳜鱼

俗称桂鱼。可以补气血,益脾胃。《日华子本草》云:鳜鱼益气。《开宝本草》认为益气力,令人肥健。尤以气虚兼脾虚者最宜。

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樱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气补血,又能补脾。《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气血果品,除有益气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如《本经》说它益气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气血。《随息居饮》亦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所以,凡气虚伴有肾虚、肺虚和脾虚者,皆宜食之。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图说》称花生补中益气,不仅如此,花生还有补脾和补肺的作用,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为妥。

山药

为补气食品,凡气虚体质或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肺气,补脾气,气,故凡肺气虚或肾气虚或脾气虚的方药中,都常用到它。

燕窝

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养阴补肺的作用,对气虚又兼肺虚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说它大补元气。《食物宜忌》也有燕窝壮阳益气的记载。《饮食辨录》中还指出:燕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服之最佳。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也是众人皆知的补气食物,它能大补元气。《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医学启源》还认为,人参治脾胃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元气。气虚者食用人参,颇有功效,对气虚兼有阳虚或脾虚或肺虚者,食之更宜。同样的道理,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人参相同的作用,也适宜气虚体质服食。《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故气虚者宜食。由于西洋参性偏凉,且有养肺阴和降虚火作用,所以,对气虚而兼有肺阴不足者更为适宜。

黄芪

性微温,味甘,也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气中药,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根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愈佳,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紫河车

性温,味甘咸,是笔者最常用的补气之物,它有着显著而有力的补气强壮作用。明代医家吴球说它益气补精。《本草再新》认为它能大补元气。凡气虚体质者,经常少少服食,确有卓著的补气效果。

此外,气虚者还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蕃薯、南瓜、白扁豆、黄豆、牛肚、乌骨鸡、鹅肉、兔肉、鹌鹑、青鱼、鱿鱼、章鱼、熟菱、海松子、胡萝卜、豆腐、豆浆、马铃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浆、红糖、白木耳、白术、甘草等。

中医说和气血两虚

中医在辩证治疗时,其中虚实辩证是八纲辩证中常常提到的名词,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包括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等虚证。以下我们说说气、血虚,对于今后在选择中医治疗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1.气虚

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出现易汗出、周身倦怠乏力、精神萎顿、水肿等征象。

从发病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在调治上,通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心、肝、脾、肺、肾整体,使机体有规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复制、逐渐恢复元气,以使转化为健康。

常见的气虚证有如下5种类型。

(1)心气虚:易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健忘,反应迟钝,面白无光,口唇无泽,双目无神。

(2)肝气虚:易怒,头晕眼花,腰膝酸软,,惊恐不安,委屈爱哭,月经不调, *** 小叶增生,,。

(3)脾气虚:食欲不振,不良,便溏,崩漏,消瘦或肥胖,水肿,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内脏下垂,口周易生疮,唇白而粗糙,口臭,脸色发黄,晦暗,肌肤缺乏弹性。

(4)肺气虚:胸闷气短,语音低微,畏寒,自汗,易患感冒,慢性鼻炎,皮肤病,便秘,皮肤粗糙,易过敏等。

(5)肾气虚:畏寒肢冷,耳鸣眩晕,骨质疏松,颈腰椎,腰膝酸痛,精神委靡,阳痿早泄,发育不良,宫冷不孕,黑眼圈,易生鱼尾纹,生黑斑,发胖,脱发及白发。

2.血虚

指血量不足、血质失常或血液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l)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秘结等。

(2)血不载气: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则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临床常见血虚而致气虚的慢性失血证。特别是在大失血情况下,气随血亡而脱,此时气脱反而成为主要矛盾。大气下陷则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气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3.气血两虚

指既有气虚之象,又有血虚之象的症候。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先有血虚无以化气所致。

主要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少气赖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

总结: 综上所述,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吃什么来气虚,那么就照着以上推荐的这些去吃吧!

气血双虚 两款补虚补血食疗方

你有没有出现过身体乏力,气血差,失眠,健忘,贫血等等的问题,这些症状都是属于气血双虚的情况,如何进补?下面的这些缓解气血不足的食疗方法可以试试,可以有效的得到调理,而且也能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来看看这些食疗方法。

1、双红南瓜汤

原料:南瓜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净,切滚刀块儿。红枣洗净,去核。将红枣、南瓜、红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烂为止。

功效:南瓜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女性经期服用,可益气补血。红枣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还能益气,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红糖含有多种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养胃补血,还能有散寒的功效。

2、四物汤

材料: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

做法:在所有药材里先加入适量的酒,再加水煎煮即可。

用法:早晚空腹饮用,任何温度都可以,但是药材煮过之后最好不要放置隔夜再煮。这道养生食谱,可以有缓解面色苍白的作用,对于气血双虚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还能有养血养胃的功效。

气血双虚,上面的这些具有补血补虚的食疗方法推荐给了大家,大家可以经常吃,这些食疗方法,补充丰富的蛋白质,铁质,微量元素,对于调理气血不足的情况来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和功效,赶紧试试。

日常补心食物有哪些?补心的食疗方有哪些?

心脏是所有生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没有了心脏的规律性跳动,我们人体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的心脏,让自己的心脏能够规律性的跳动,为人体的正常机能提供能量,那么日常补心食物有哪些?补心的食疗方有哪些?
1、补心食物有哪些
1、猪心
用猪心一枚,切后同姜、葱、细盐适量煮食。因猪心补心,可治心悸怔忡,适宜心血不足,心气虚弱而心悸者服食。也可用不落水猪心1只,剖开,连猪心血,加入朱砂6克,重汤炖约3~4小时,分3~4次服食,连吃2~3只猪心。此法适宜痰火入心,惊悸发狂者食用。
2、百合
选用鲜百合50~60克,或干百合30克,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食用。此法适宜心气不足型或阴虚火旺型心悸,包括体质虚弱,妇女更年期,以及神经官能症所致的心悸之人服食。
3、柏子仁
可用柏子仁10~15克,稍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少许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宜作早晚餐服食。此法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因柏子仁本身有养心安神之效。
4、莲子
先将干莲子磨粉,每晚取莲子粉50克,桂圆肉30克,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然后加入冰糖适量,临睡前服食1小碗。或用干莲肉50克,桂圆肉30克,冰糖少许,一同煎服。此法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者食用。
5、莲子心
每日用于莲子心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宜阴虚火旺型和痰火上扰型心悸者服食。麦门冬选用于麦冬20克,煎水代茶饮。或再配合沙参30克,一并煎汤饮用。此法适宜阴虚火旺之心悸病人常饮。
6、西洋参
单以西洋参片3~5克,泡茶常饮。适宜心气不足或阴虚火旺之心悸者食用。
2、补心的食疗方推荐
1、柏子仁炖猪心
柏子仁30克,猪心1个,调料适量,共炖食之。
2、桂圆红枣粥
桂圆15克,红枣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共煮粥食之。
3、百莲蛋黄汤
百合30克,莲子30克,大枣10枚,鸡子黄2个。百合、莲子、大枣炖烂后,冲蛋即可食之。
4、桂圆童子鸡
童子鸡1只,桂圆15克,调料适量,共炖食之。
5、木耳核桃炖豆腐
黑木耳30克,核桃仁30克,豆腐200克,调料适量,共炖食之。
6、海参燕窝汤
海参50克,燕窝10克,发菜10克,金针菇30克,调料适量,共炖食之。

阴虚气虚体质的食疗调理方法

阴虚体质是一种常见的体质,很容易导致气血虚弱啊或者是肾虚啊,上火等等的一些问题,吃什么可以调理呢,其实很多的食物都有养生的作用和效果。如果你有阴虚的体质,下面的这些食疗的方法就是不错的选择了,可以有调理的作用,大家来看看这些介绍吧。

下面介绍三款可以补虚的食疗方法,可以有提高体质的作用,对于出现的肾虚啊或者是气血虚弱导致的一些阴虚火旺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枸杞,猪心,核桃,人参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来看看吧。

【枸杞猪心】

配方:枸杞子10克,鲜猪心1个。

制法:将猪心和枸杞子一起文火煮1小时左右,加少许盐调味。

功效:补肾纳气。

用法:佐餐食用。

【核桃人参饮】

配方:核桃仁20克,人参6克,生姜3片,冰糖少许。

制法:将核桃肉、人参、生姜加水适量一同煎煮,取汁200毫升,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温肾纳气,止咳化痰。

用法:不拘时饮用。

【柚子鸡】

配方:柚子1~2个,雄鸡1只(约1000克)。

制法:将柚子肉放人洗净的鸡腹内,然后将鸡放入搪瓷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及适量葱、姜、黄酒、盐,再将搪瓷锅放入盛有水的锅内,隔水炖熟。

功效:补益脾肾,化痰止咳。

用法:每2周1次,连服3次,佐餐食用。

【冰糖麻雀】

配方:麻雀2只,冰糖15~20克。

制法:麻雀洗净放入碗中,加冰糖及60~100毫升清水,隔水炖熟即可。

功效:益气温肾,宣肺止咳。

用法:每日1次,早晚均可食用。5~7日为1个疗程。

上面介绍了几款可以缓解阴虚体质的食谱,大家可以试试,可以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同时也可以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健脾胃补虚劳有帮助,而且还可以有提高体质的作用,这些食疗方法可以试试,可以有缓解阴虚气虚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16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