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云门穴的位置,按摩云门穴治疗咳嗽

祝由网 2023-07-02 22:03:52

现如今,人们对于按摩穴位的养生方法都是非常重视的了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了,因此就会选择按摩穴位的方法来保健了,云门穴就是非常好的一个穴位了哦,我们可以通过按摩云门穴来治疗咳嗽哦, 一起看看云门穴的情况吧。

云门穴取正坐位,用手叉腰,当锁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凹窝的中点处,可以发现云门穴这样的穴位还是比较好找到的了哦,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保护肺部以及咽喉的健康哦。

“云门”,顾名思义,出入云的门户。云——水、气氤氲而成。肺主“气”,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功能正常,则人体之“气”运行通畅,人体之“水”流通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功能正常,则人体之“气”运行通畅,人体之“水”流通正常;若肺的功能降低,水和气聚而不去,氤氲而成浊云雾露,笼罩于肺,就会引起咳嗽、痰多等症状。肺为清净之脏,浊气笼肺,如同云雾笼罩天空一样,只有云破天开,方可见碧空万里。

云门穴归于手太阴肺经,居胸肺之上,肺及支气管疾病时常在此处有过敏压痛。按压云门具有清宣肺气、止咳化痰、降逆平喘之功,主治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按压云门还具有宽胸理气、通阳止痛之功,主治胸痛、胸中烦热等。按压云门还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肩背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气管炎、还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肩背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气管炎、胸痛、哮喘、肩关节周围炎等。

正坐或仰卧位,以中指指腹按揉对侧的云门穴。按揉的力度要适中,以微有酸痛感为度,不可用力过大,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两手交替反复进行操作,每次按100下,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几天,那么就可以让咳嗽的情况解决掉了哦,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很有好处的了,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解决身体中出现的不适哦,是我们大家不能错过的好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是有过咳嗽不止的情况吧,这时候往往说明我们的肺部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大家不要着急吃药哦,可以通过按摩云门穴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哦,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很有好处的了,大家不要错过。

感冒好难受,按7穴道止咳化痰、通鼻塞

感冒的症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像是流鼻涕、鼻塞、咳嗽、喉咙有痰,这些症状虽然不会要人命,但却会让你日子却很难过!假如遇到假期诊所没开,或是不想吃要,治疗鼻塞、咳嗽还有恼人的痰, *** 穴道来改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多 *** 活络身体气血,让自体的免疫力来治好这些症状。

治疗鼻塞的穴道

印堂穴?位置:于脸部正面,左右眉间正中央。 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通经活络功效。可增加鼻黏膜促进黏液分泌,保持鼻腔湿润,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人中穴(水沟穴) 位置:于人的鼻唇沟正中上1/3处。 有宣通鼻窍效果,也是醒脑开窍的重要急救穴

鼻通穴 位置:于鼻软骨的交界点。 以治疗鼻塞效果显著而得名,对部分呼吸道症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增强抵抗力,降低鼻炎发作机率。

迎香穴?位置:于鼻翼外缘的法令纹处(大约是鼻翼旁沟纹的中点处) 可通利鼻窍,治鼻子症状,如鼻窦炎、鼻塞、流鼻水、鼻子过敏等。

止咳化痰的穴道

天突穴? 位置:左右胸锁骨的中间点。 有宽胸理气,清肺泄热的功效,治疗咳嗽、咽喉肿痛、哮喘症状。

云门穴 位置:在锁骨下部之外端,也就是胸大肌之上缘与锁骨的凹陷之处。 有清肺除烦、止咳平喘、通利关节的作用。可治疗咳嗽、气喘、胸痛等症状。

太渊穴 位置:手腕横纹以上、拇指大鱼际以下。 有补肺益气,止咳化痰功效,可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气喘、胸痛等症状。

云门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出处5穴名解6所属部位7云门的定位8取穴法9穴位解剖 9.1层次解剖9.2穴区神经、血管 10云门的功效与作用11主治病症12刺灸法 12.1刺法12.2灸法 13配伍14特效 *** 15文献摘要1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云门 1拼音 yún mén

2英文参考 Yúnmén LU2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ún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穴位 云门 汉语拼音 Yunmen 罗马拼音 Yunmen 美国英译名 Cloud Gate 各


号 中国 LU2 日本 P2 法
国 莫兰特氏 P2 富耶氏 LU2 德国 L2 英国 LU2 美国 2

云门为经穴名(Yúnmén LU2)[1]。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代号:LU2[2]。属手太阴肺经[1]。云即云雾,在此指呼吸之气,门即门户,此穴在胸廓上端,如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故名云门[1]。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痛,胸中烦闷,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4出处 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2][1][3]。

5穴名解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会元针灸学》:“云者,云应气也,上焦如雾,云遇冷下降,遇热升腾而散走:门者司守之门户,故曰云门也。”

天之气为云,肺为五脏华盖,居五脏之上,有天之象焉。自肺经而上行至此穴,为本经最高之所,将离胸而入臂之内,必有窍以通于臂,有门之象焉,故曰云门[4]。宗气从云门穴而出,宣发敷布于全身各部,润泽皮毛[4]。

6所属部位 胸

7云门的定位 标准定位:云门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5][6]。

云门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距胸正中线6寸处(《针灸甲乙经》)[2]。

云门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或平举上臂取之[1]。

云门穴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云门穴的位置

云门穴的位置(手太阴肺经)

云门穴的位置(肌肉)

云门穴的位置(骨骼、内脏)

8取穴法 正坐位,用手叉腰,当锁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窝的中点处取穴[3]。

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或平举上臂取之[1]。

快速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三角形凹陷处即是[7]。

9穴位解剖 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胸喙锁筋膜、喙突。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及臂丛的外侧束。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和外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头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经头静脉外侧刺入锁骨下窝处的胸喙锁筋膜,直抵肩胛骨的喙突。

9.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锁胸筋膜→喙锁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喙锬韧带[6]。

9.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和胸肩峰动脉分布[6]。

布有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臂丛外侧束和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2]。

10云门的功效与作用 云门穴有清肺理气,泻四肢热的作用。

云门穴有清肺热,除烦满,利关节作用[1]。

11主治病症 云门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中烦闷,胸痛,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云门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关节内侧痛[6]。

云门穴主要用于胸肺及肩臂疾患:如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支气管哮喘、肩臂疼痛不举及喉痹、瘿气等[1]。

肺胸病:咳嗽,气喘,胸闷,暴心腹痛,胸中烦热。

经脉病:肩痛不可举,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

其他病: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瘿气。

肺及支气管疾患时常在云门穴处过敏压痛。

中府、云门两穴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治症均为咳喘、胸痛,但机理不同[4]。中府主内、主合,云门主外、主开;中府治肺郁之症,偏重在肺气虚,云门治气不得外宣之郁,以通经行气之功居多,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4]。《针灸大成》言云门:“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郁症,针此反伤正气,宜取丰隆引气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

12刺灸法

12.1刺法

一般直刺或向胸壁外侧斜刺0.5~1.0寸[1]。

向外斜刺0.5~0.8寸[6]。

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前胸及腋下放散[3]。

注意:不可向内侧、内后方深刺,以免刺破肺脏,造成气胸[1][6][3]。

12.2灸法

可灸[3][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13配伍 云门配俞府治咳嗽喘息[1]。

云门配肩髑、肩谬治肩痛不举[1]。

云门配肺俞、肓俞、尺泽,治肺痨[3]。

云门配尺泽、列缺,治哮喘[3]。

云门配中府、隐白、肺俞、大陵,治胸中痛[3]。

云门配中府、隐白、期门、肺俞,有通经活络,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痛、胁痛。

14特效 ***每天早晚用中指指腹点揉云门1~3分钟,坚持 *** ,可远离咳嗽痰多症状[7]。

云门还可辅助降压,高血压患者可常按揉[7]。

15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刺深使人气逆,故不宜深刺。

《针灸甲乙经》:暴心腹痛,疝积时发,上冲心,云门主之。咳喘不得息,坐不得卧,呼吸气索,咽不得,胸中热,云门主之。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云门主之。脉代不至寸口,四逆,脉鼓不通,云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瘿,上气,胸满,短气咳逆,灸云门五十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15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