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可以利水的两道食疗方讲解(生活中祛湿的食疗方有哪些)

祝由网 2023-07-02 09:14:31

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都会选择一些食物来进行利水,想要达到利水的效果,那么选择的食物一定要合理正确,那么可以利水的食疗方有哪些呢?不少朋友都想知道,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可以利水的两道食疗方。

赤小豆无花果汤

材料:准备半斤无花果,一百五十克赤小豆,一百五十克花生,二十克黑玉米。

做法:

1、先把赤小豆、花生冲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下,加入黑玉米,添加约1500ml的水。

2、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煮40~50分钟,赤小豆煮到表皮开裂,其它材料就全熟了。

3、加入无花果,转旺火再煮10分钟。

4、汤可以直接喝,也可以降温到80℃时,加点蜂蜜再喝。

功效:赤小豆无花果汤可以利水消肿,排毒养颜,能够让自己身体内的一些毒素得到清理。

冬瓜鸡汤

材料:准备泽泻、车前子各六克,云苓、薏米各九克(中药店均有售),五颗红枣,一斤冬瓜,半斤鸡胸肉,六个香菇,二十克干贝,三片生姜。

做法:先把备好的这些药材洗净,与红枣、干贝均浸泡,冬瓜、鸡胸肉洗净,切块。药材用煲汤袋装好,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弃药材,下盐便可。为3~4人量。

功效:服用冬瓜鸡汤可以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可以作为夏季清热解暑,利水补益的保健靓汤。

如果想要利水,那么上文介绍的这两道食疗方绝对值得选择,这两道食疗方不仅能够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而且能够缓解身体出现的很多不适的病症,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需要来制作这两款食疗方进行服用。

生活中祛湿的食疗方有哪些

1.祛湿食疗是首选。
白扁豆白芷茶含白扁豆、白芷、茯苓、薏仁、马齿苋,均是药食同源的药材,能从根源除湿。茶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良方。
2.马齿苋橘皮茶
马齿苋10g,橘皮3g,枸杞子3g,甘草2克,将这些原料一同用滚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1剂。具有祛风除湿、去火平肝的作用。
3.菊花麦冬茶
原料:菊花、决明子5克、麦冬、白扁豆3克
做法:将所有原料洗净切碎,放入杯中,开水冲泡即可。

身体湿气大能够调理的食疗方法

在潮湿的季节和环境下,你是否经常感觉自己浑身不适呢,会出现一些烦躁啊或者是全身无力的症状出现。其实这就是湿气大的表现哦,身体内的湿气比较重的话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祛湿,下面的这些食疗的方法可以试试。

淮山扁豆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

1、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

2、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养生功效

汤中鸡脚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舒筋强骨的作用,而且富含胶原蛋白,能令皮肤光滑而有弹性;淮山可以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实健脾除湿,固肾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渗湿的作用。鸡脚扁豆和淮山一起吃,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补气血,对于调理体内的湿气有好处,可以有健脾胃祛湿的效果。

粟米白果猪肚汤

材料:粟米3条、白果50克、猪肚1个、生姜3片。

做法

1、粟米洗净,连衣、须切段状;白果去壳、去衣、洗净;

2、猪肚冲洗后翻转,用刀刮去脏杂,再用生粉反复洗净,并以清水冲净。

3、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养生功效

湿度大的天气宜饮粟米白果煲猪肚汤。粟米(玉米)是大家喜爱的煲汤料之一,其入汤后清甜可口,不但营养价值十分高,且能健脾祛湿,最适宜于时下的天气饮用。这样的食谱可以有去除湿气的作用,对于肠胃把后的情况也是有改善的作用。

身体内的湿气大,一定要注意调理,以免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呢,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些小常识,这些食疗的方法大家可以经常食用和利用,对于改善体质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大家可以试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13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