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穴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其实这个穴位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哦,并且经常按揉天泉穴这个穴位还有非常不错的保健和养生的功效了,对于预防和治疗心痛、心悸的症状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按摩天泉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1、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内膜炎;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3、其它:支气管炎,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作用功效】天泉穴,宁心、宽胸。
【古代记述】心痛、心悸、胸胁满痛,另外,按揉这个穴位对于帮助我们治疗昏晕、肩背痛、臂痛等这些症状也是有着很不错的效果。
【穴位配伍】天泉穴配肺俞穴、支沟穴治咳嗽、胸胁痛;天泉穴配侠白穴、曲池穴、外关穴治上肢痿、痹、瘫、痛;天泉穴配内关穴、通里穴治心痛、心悸;肩臂痛穴位配伍:天泉、腕骨。
【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天泉穴,直刺0.5-1寸。
【艾灸方法】天泉穴,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天泉穴,但是大家要注意了,我们按压的时候力度千万不要太大哦,不然也是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些伤害的。
【日常保健】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人出现胸口憋闷、咳嗽、咯痰,这时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拔罐或刮痧,隔日症状即可有所缓解。
上面我们已经详细的了解了有关天泉穴的一些知识了,我们可以知道天泉穴的具体的位置了,并且我们也了解了许多的该穴位疗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哦,所以我们以后再生活中按揉天泉穴这个穴位的时候,就要多注意这些事项了哦,这些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心包经是我们人体中一个重要的穴脉,连接着人体的十二经脉,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那么心包经的功效作用?拍打心包经的禁忌是什么?
心包经的作用功效
拍打心包经的注意事项
心包经堵塞的症状
拍打心包经的时间禁忌建议不在19:00-21:00之间拍打最好。
一般来说要想拍打心包经的效果好,那么就要避免选择心包经活动旺盛的时间进行拍打,因为心包经活动时旺盛时拍打可能会对人体心脏器官造成负担,从而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建议心包经拍打的时间不在19:00-21:00之间拍打最好。
心包经敲打方法
1、首先用手指掐住自己腋下的一根大筋。
2、然后波动它,当拨到这根大筋的时候,小指和无名指就会发麻。
3、这根大筋底下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天泉穴,用手掐住它,并感到手指发麻。
4、以此每天反复敲打,就可以排除心包积液,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1 夏季心脏负担重夏至过后,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
因此,夏至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养好心!
2 养心记住12345
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与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白天的血压高峰出现一段低谷有关。不过,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小时到一个小时足够。
夏季人们很容易倦怠,与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钾元素随汗液排出有关。冬瓜含水量最为丰富,高达96%;钾元素含量也相当高,每100g含钾量为130mg,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不仅能补水,也能补钾,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保护心脏功能。
2、苦瓜
中医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说,夏至后,有心火可适当吃一些苦瓜,能去暑热、增加食欲。就苦瓜本身而言,维生素C的含量为56毫克/100克,是丝瓜和南瓜的10倍以上,而且也是种高钾蔬菜。
方法:10朵菊花,10粒麦冬,20克炒麦芽,每天配上这三味中药,用开水冲沏,代茶饮用即可。
2、三叶茶:三叶茶特别适合夏至养心清暑,味道微苦,有非常好的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
方法:取荷叶、竹叶、薄荷叶每种3-5克,或者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用5-10克,薄荷叶5克即可)泡茶喝。
3、藕粉羹:藕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夏天喝点藕粉羹可消暑、去心火,喝点藕粉凉羹,还能安神,特别适合夏季睡不好觉的人。
方法: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可以点揉两侧的内关穴1分钟,方便时间随时进行。
2、少府穴:少府穴是心经的荥穴,对于心火过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疮、失眠、面红目赤、小便赤黄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是心脏病的急救大穴。
方法:少府穴位于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3、伏兔穴:按揉伏兔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
方法: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
4、天泉穴:天泉穴,故名思议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经常按摩可改善胸闷气短的症状。
方法:天泉穴位于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
2、红苹果:红苹果入心,对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更强。可以降低血脂,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3、红豆:古代李时珍把红豆称作“心之谷”, 既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可谓消肿利尿、补血、强心、健脾样样都行。
4、樱桃:中医认为樱桃可以补心气,养心血。而国外的营养学者索性把它叫做心脏的阿司匹林。樱桃不仅使血脉能够畅通,还能温暖心阳。
5、桑葚:桑葚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还可有效扩充血容量,缓解高血压。
你好!
为您解答如下:
你好这位朋友,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的求助提问我已经收到了(*^__^*)
天泉穴
此穴名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人出现胸口憋闷、咳嗽、咯痰,这时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拔罐或刮痧,隔日症状即可有所缓解。
内关穴
有疏导气血郁滞的作用。
按揉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约两个半横指处)对胃痛、偏头疼、恶心、呕吐、心绞痛的治疗和调节血压高低都很管用。按揉内关穴所起的作用如同“开闸放水”一般。
伏兔穴
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
这时可以赶紧用掌根按揉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
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
曲泽穴曲泽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在治疗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个要穴。
在五行中,心包经属火、曲泽穴属水,因此,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如出现心胸烦热、头晕脑涨,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属于心包经之热症者都可以通过按摩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来进行调节。
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
7月23日,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兼具 暑、湿、热 的气候特点。
《历书》记载:“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此时, 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 ,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雷雨最多的时节。
大暑有三候
01 一候 腐草为萤 (7月23日-7月27日)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02 二候 土润溽暑 (7月28日-8月1日)
此时节天气开始闷热,湿气浓重,土地、空气湿度大,蒸郁而令人难耐。
03 三候 大雨时行 (8月2日-8月6日)
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虽然难熬,但包含大暑在内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排除体内寒湿最好的时机 。
体内寒湿是很多病的元凶,而现代人因为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体内多有寒湿。
因此,想要养阳补阳、改善体质的人群,这15天千万不要虚度 。
以阳补阳,温中散寒
大暑处于三伏天,此时火辣辣的太阳是阳气最足的时候;而我们身体受天地规律影响,阳气巡行体表, 气血在外,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常常导致人体处在“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 。
说到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晒太阳」 ,太阳是天地间最大的阳气来源,尤其三伏天的太阳更具威势,在排寒排湿、养阳补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后背上的 督脉总领一身阳气 ,两旁的 膀胱经也属阳经 。
三伏天晒背, 就相当于让人体之阳接通了天地之阳 ,人体则能源源不断地接收到天地的阳气。
同时,膀胱经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有效排出体内寒湿 。
在气温合适的时候(如早上8-9点,或下午3点以后),建议大家多多出门锻炼,晒晒太阳,让身体适当出出汗, 这样可以加速排湿、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
除了晒背,我们的祖先对于大暑也有着独特的 养生 之法, 「晒伏姜」 就是沿用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晒出的伏姜,整年都可以食用,而且效果比普通姜更佳。
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 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还能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
生姜味辛性微温,更是助阳上品 ,特别是早晨7-9点,人体气血流注足阳明胃经之时, 此时吃姜,正好促进阳气的生发,使人活力旺盛,精力充沛 。
大暑 养生 ,养心按摩
大暑高温酷热,易动肝火, 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急躁焦虑等 ;
除此外,大暑时节, 人体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活跃 ,根据 养生 原则应重在 「养心」 。
以下介绍2个保养心脏最重要的穴位和经络。
极泉穴
夏天是心阳最旺的时候,加上高温出汗量多, “汗为心之液”,心气受到扰动后就出现身体不适 ,心悸是这段时间户外工作人群易发的一种情况。
【极泉穴 】 位于腋窝顶点,属心经。 对于各种情况的心悸均有缓解 。
按摩时,用一只手的中指指尖按压另一侧腋窝正中的陷凹处,有特别酸痛的感觉;再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另一侧的穴位。
心包经
夏至养心,可重点疏通调控血液运行的心包经, 以达到疏通经脉气血、清心除烦的效果 。
“心包经的阻滞点” , 是心包经上特别重要的一个穴位,它在天泉穴下面靠近曲泽穴1/3的位置,如果把天泉穴和曲泽穴之间分成3份,它在下1/3处。
这个阻滞点有什么用呢?如果您经常晚上胸闷,有点儿早期的心梗或心绞痛、冠心病,按这个阻滞点就会非常痛。这时, 一定要把这个阻滞点揉开揉散,要经常揉,让心包经保持通畅 。
脾旺长夏,健脾祛湿
进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防暑祛湿。
所谓“暑多夹湿”,中伏不仅热,而且环境中湿气较重,人体排汗不畅, 易引起身体水湿停留,造成湿气积聚 。
同时,大暑时节正值长夏,长夏属土,而脾也属土,中医认为,当令之脏,其气最旺,但也最容易受伤 。
若脾被湿气所困,便无法“运化” 。易出现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嗳气、恶心、胃痛等肠胃问题高发。
日常饮食中, 我们要注意 「兼顾健脾祛湿」 ,不宜大量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明代医家李时珍提出: 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 。
建议大家在大暑时节,适当喝一些 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冬瓜瘦肉粥, 这些食材都具有 补气清暑、健脾养胃 的功效 ;
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的人, 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健脾祛湿的效果会更好 。
近来不少家人受到湿气的困扰,此时调理可以常喝这碗“祛湿粥 ” ——
食材 :红豆20g,薏米20g,糙米20g,肉桂粉2g。
做法 :1、粥料浸泡3-5小时,一同放入锅中慢炖,直至红豆变软、薏米糙米开花。2、起锅前20分钟,放入肉桂粉即可。
功效 :薏米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利水、消肿、健脾胃、补心;配合肉桂粉,可激发身体的阳气,祛湿的效果更好。
虚寒体质煮粥时加入,也可以平衡薏米的凉,味道更香甜。
喝粥 养生 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 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
长夏是脾气最旺的时节,此时补脾事半功倍 , 而补脾不仅可以解决体内湿气重的问题,还可以把饮食最大程度运化为气血来补阳 。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大暑 养生 还应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建议晚上11点半前入睡,早上6-7点左右起床 ,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午间最好补个觉,以补充体力。健康 的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 ,超过1小时可能适得其反,干扰晚上的睡眠。
总之,大暑过后,我们更要注重对自身的保护,别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也要注意防晒避暑
毕竟夏天是调理冬病的最好时机,顺应节气规律,才能更好地调养身心 。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00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体内寒气重怎么办,教你通阳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