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那么应该如何去调理的呢,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除了积极的去治疗,看看是否是因为心脏引起的疾病,而且也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调理方法。中医调理心慌是怎么做的呢,下面的这些中药材,可以起到调理的作用、
1.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心神不宁导致的心慌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药用的方法来调理,可以有安神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缓解心慌的问题。
常用药: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2.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慌的问题可以吃一些具有补气血的中药材哦,可以起到缓解心慌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调理体质的效果哦。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3.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附子、人参、黄芪、麦冬、枸杞、炙甘草、龙骨、牡蛎。
如何缓解心慌的问题呢,上面的这些中医调理心慌的中药材你都知道了吧,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体质养生的方法,这样针对性的治疗是效果很不错的呢,而且还可以有保健的作用,具有提高体质预防疾病的效果。
心悸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一般 健康 人仅在剧烈运动、神经过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有心悸的感觉。
中医学则认为心悸是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发作时常伴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西药尽管对一些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多为对症治疗,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甚至可以引起药源性的心律失常,而中医中药的整体治疗,体现了标本兼治、安全有效的优势,尤其是对一些功能性的心悸,具有明显的效果,具体如下:
1.心虚胆怯: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胸闷气短,自汗,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常用方: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加减。
常用中成药
黄芪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 4ml,每日1 2次。静脉滴注,每次10 20ml,每日1次。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用于心气虚损所致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
2.心脾两虚: 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常用方: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常用中成药
归脾丸:浓缩丸,每次8 10丸,每日3次,口服。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心悸气短,失眠多梦。
益气养血口服液:每次15 20ml,每日3次。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气短,面色不华,体虚乏力。
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
3.肝肾阴亏: 心悸失眠,眩晕耳鸣。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视物昏花,两目干涩,咽干口燥,筋脉拘急,肢体麻木,急躁易怒,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常用方:一贯煎(《柳州医话》)合酸枣仁汤(《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中成药
天王补心丹:浓缩丸,每次8丸,每日3次。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阴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养血安神片:每次5片,每日3次。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头晕心悸,失眠健忘。
4.心阳不振: 心悸不安,动则尤甚,形寒肢冷。胸闷气短,面色白,自汗,畏寒喜温,或伴心痛,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
常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中成药
心宝丸:温补心肾,活血通脉,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心肾阳虚,心脉瘀阻所致心悸,气短,脉结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每次300 600mg,每日3次,疗程3 6月。期外收缩及房颤,每次120 240mg,每日3次,疗程1 2月。
宁心宝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提高心率,改善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用于房室传导阻滞、缓慢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肾阳虚,心悸、胸闷、气短。
参附注射液:5 20ml加入5% 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20 100ml加入5% 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500ml,静脉滴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虚或气虚所致惊悸怔忡。
5.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肢面浮肿,下肢为甚,甚至咳喘,不能平卧。胸脘痞满,纳呆食少,渴不欲饮,恶心呕吐,形寒肢冷,小便不利,舌质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常用方: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中成药
五苓散片:每次4 5片,每日3次。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聚引起小便不利等。
6.血瘀气滞: 心悸,心胸憋闷,心痛时作。两胁胀痛,善太息,面唇紫黯,爪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常用方: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加减。
常用中成药
七叶神安片:每次50 100mg,每日3次。益气安神,活血止痛。用于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所致心悸失眠、胸闷胸痛。
7.痰浊阻滞: 心悸气短,胸闷胀满。食少腹胀,恶心呕吐,或伴烦躁失眠,口苦口干,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常用方: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常用中成药
竹沥达痰丸:每次6 9g,每日2 3次。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咳喘痰多等。
8.邪毒犯心: 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常用方:银翘散(《温病条辨》)合生脉散(《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常用中成药
维C银翘片:每次2片,每日3次。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等。
银翘解毒胶囊:每次4粒,每日2 3次。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等。
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虚所致脱证、心悸胸痹。20 60ml加入5% 10%葡萄糖注射液250 500ml,静脉滴注。
参麦注射液: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病毒性心肌炎表现为气阴两虚者。10 60ml加入5% 10%葡萄糖注射液250 500ml,静脉滴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92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性肝炎不能吃什么
下一篇: 慢性肝炎适合的几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