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的气血不旺,体质较为虚弱,那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进行补中益气。在我们生活中,如果能够选择一些食疗方来进行补中益气的话,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很多人对于补中益气的食疗方可能并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展开详细介绍,为大家推荐一些可以补中益气的食疗方。
1、山楂内金粥
原料:准备十五克山楂片,一个鸡内金,五十克粳米。
做法:先把备好的山楂片于锅小火炒至焦黄备用;鸡内金用温水洗净,烘干研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与焦山楂、鸡内金末共入沙锅中,小火煮粥半小时后即可食用。
功效:山楂内金粥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可以活血化瘀,补中益气。
2、乌贼桃仁汤
原料:准备半斤左右鲜乌贼肉,十五克桃仁,十克韭菜花1,料酒、白糖、盐各适量。
做法:先把备好的乌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锅内倒清水1000毫升,先入桃仁中火煮沸,然后入乌贼肉,加料酒、盐、白糖调味,临出锅前加入韭菜花即可食用。
功效:服用乌贼桃仁汤可以养血调经,补中益气,对于气血虚弱的人群非常适合服用。
3、冬菇油菜
原料:准备半斤左右油菜,半斤冬菇,植物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把准备好的油菜择洗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梗叶分置;冬菇用温水泡开去蒂;热锅倒油烧热,先放油菜梗炒至六成熟,加盐调味,再下油菜叶同炒几下,放入冬菇和浸泡冬菇的汤,烧至菜梗软烂,加入味精炒匀即可食用。
功效:冬菇油菜吃起来清爽可口,营养价值极高,可以调理脾胃,活血化瘀,补中益气。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这些食疗方是非常具有保健作用的,尤其是补中益气的效果非常理想,如果气血不足,出现了气虚乏力的情况,那么不妨选择制作这些食疗方来进行服用调理,都可以收获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些食疗方的做法也很简单,可以参考上文的讲解来进行制作。
补充益气除了吃食补外中药方有哪些呢?我们来看看用中药怎么调养。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补中益气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中益气的中药方
补中益气汤--《种痘新书》卷九
【处方】人参、黄耆、白术、茯苓、升麻、柴胡、炙草。
【功能主治】痘后感冒风寒,发热,声重鼻塞,恶寒恶风。
【用法用量】热甚则以升麻为君,加前胡;有咳嗽,加陈皮、桔梗、半夏、南星、炒芩。
【摘录】《种痘新书》卷九
补中益气汤--《杏苑》卷三
【处方】黄耆4钱,甘草(炙)5分,白术1钱,人参3钱,升麻2分,柴胡5分,陈皮8分,黄柏6分,当归1钱,生姜3片。
【功能主治】伤寒、时疫愈后,劳役复热,自汗倦怠。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煎熟,食前温服。
【摘录】《杏苑》卷三
补中益气汤--《喉科种福》卷四
【处方】牛蒡子1钱半,元参3钱,蜜耆3钱,白术1钱半(蜜炒),广陈皮1钱半,当归1钱半,甘草1钱,麦冬3钱半,苦桔梗1钱,红枣1枚,生姜3片,柴胡2钱(酒炒),升麻8分(酒炒)。
【功能主治】慢喉风,平素体虚,更兼暴怒,或过食五辛而生,或忧思太过而成。其发缓,其色淡,其肿微,咽干,舌滑而白,大便自利,脉细而微,唇如矾色,午前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科种福》卷四
补中益气的食疗调理
羊肉萝卜汤
羊肉萝卜汤具有补中益气,温胃散寒的功效。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片,用酱油和绍酒浸入味;然后将萝卜洗净,去皮切成片状,再香菜切碎;接着用色拉油将葱和羊肉炒一炒,再加入适量清水和萝卜,用中火煮40分钟,最后放香菜,用盐调味即可食用。
紫苏生姜红枣汤
紫苏生姜红枣汤能够暖胃散寒,具有助消化行气的功效。
做法:先将鲜紫苏叶切成丝,然后和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锅中,用大火煮开,然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接着将紫苏叶、姜片捞出来,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后,放入调味料即可。
当归鸡汤
当归鸡汤中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陈皮具有通气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的功效。
做法:先将党参和当归头分别洗净,然后党参切段,当归头切片;洗净红枣,去核备用,再将陈皮和瘦肉洗净;在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加入全部材料,改用小火煲3小时后,加入适量的盐即可食用。
桂枣山药汤
山药可以补脾和胃;桂圆、红枣、红糖都具有益气血,健脾胃的功效。
做法:先用水将红枣泡软,再将山药去皮切丁,两者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煮至熟软,再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待桂圆肉已煮至散开,即可食用。
玫瑰红枣粥
红枣具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等功效;玫瑰能够调理月经痛经,祛斑防皱,治疗便秘,美容养颜;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
做法:将黑米白米按1:1的比例,洗净,然后加水浸泡一夜;再将米倒入电饭锅中,加开水熬煮;接着将红枣洗净去核,切成丁状,再将药用玫瑰花苞去蒂,分开花瓣以备用;待粥煮开后,将红枣加入一同熬煮,直至粘稠,放入红糖,待其溶化,起锅前将药用玫瑰花瓣撒入,搅拌均匀即可。
核桃红枣豆浆
红枣能够补气血,此款豆浆对女性非常有好处。
做法:先将黄豆提前一晚浸泡,使其充分胀大,再将红枣去核,切成丁状,大小与泡发的黄豆粒大小相似;然后将泡发的黄豆、糯米、核桃仁及红枣一同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的水,通电后,按下五谷豆浆键,约18分钟即可。
补中益气吃什么食物好
1、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2、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3、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4、燕窝
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养阴补肺的作用,对气虚又兼肺虚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说它大补元气。《食物宜忌》也有燕窝壮阳益气的记载。《饮食辨录》中还指出:燕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服之最佳。
5、黄芪
性微温,味甘,也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气中药,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根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愈佳,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6、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也是众人皆知的补气食物,它能大补元气。《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医学启源》还认为,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元气。气虚者食用人参,颇有功效,对气虚兼有阳虚或脾虚或肺虚者,食之更宜。
7、樱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气补血,又能补脾补肾。《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
8、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气血果品,除有益气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如《本经》说它益气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气血。《随息居饮食谱》亦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所以,凡气虚伴有肾虚、肺虚和脾虚者,皆宜食之。
猜你喜欢:
1. 张仲景药方有哪些
2. 最补气的中药
3. 哪些中药可以补肾虚
4. 补气类的中草药有哪些
5. 什么中药补气血 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
1、健脾养胃可以适当地进食一些健脾养胃粥,主要有大枣莲子粥、薏米山药粥、豆角黄花粥、银耳粥、参苓粥、鸡杂粥、扁豆羹粥、黑豆龙眼红枣粥、田螺芹菜咸蛋粥、金橘黄芪粥、山药粥、山药莲子粥、丁香降气粥等。
2、健脾养胃粥能够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开胃,适用于气阴两虚、厌食乏力、盗汗等症状。健脾养胃粥非常的易于消化,所以也是非常的养胃健脾的补品。
3、健脾养胃粥有养生的功效,还有益气养阴、健脾养胃的功效。
4、脾胃不好的人建议平时在饮食当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进食一些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平时要多进食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一些腐败变质或者是不干净的食物。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增加提高肠胃的蠕动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平时也要注意适当的保暖避免着凉。因为脾胃虚弱的人特别是怕受凉,受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的症状加重,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
1、燕麦片粥。也就是用燕麦片做成的粥,其含有的糖分少、热量低,但维生素却不少,而且燕麦中的可溶性纤维要比大米多处很多,在人体大肠里形成令人体易吸收养分的时间会延长,也就容易产生饱腹感,维持肠道健康,像脾胃虚寒、痰湿的人很适合经常喝点燕麦片粥,养脾胃的同时还能帮助降低胆固醇,助你延年益寿。
2、山药红枣糯米粥。红枣山药都是健脾补气、养胃和中的佳品,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和红枣糯米一起煮,熬成浓稠,口感很好,脾胃虚寒的人经常喝点,可以很好的保养脾胃、调理身体,坚持一段时间,可能身体就不再那么经常发凉了,而且山药中的黏液蛋白,还能防止脂肪堆积,防止肥胖,也能保护好血管。
3、南瓜小米粥。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小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经这两者一起煮粥喝,健脾温胃的效果很不错,可能很多人经常会熬点小米粥养胃,不妨加点南瓜,口感更好,经常食用,可以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胃健脾;而且南瓜中的果胶还能使体内血胆固醇的浓度下降,降糖降脂的效果也不错。
4、生姜茶粥。平时煮粥的时候不妨试试用生姜、茶叶和大米一起煮,生姜可以清热解毒、茶叶可以利尿,对于脾胃虚寒、消化不好的人来说,经常喝点生姜茶粥,或许能打开一片新天地,数月后,身体可能会发生不知不觉的变化,肠胃功能好了,脾胃也不总是虚寒了,而且说不定也更有精神气了,尤其是有慢性肠炎的人,常喝点有好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78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有助于消胀的三道食疗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