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一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而且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如何去调理体质?可以吃一些通络的食物比较好,可以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而且也可以降血脂,来看看这些具有通络作用的食材。
洋葱
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洋葱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活血,从而更好的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洋葱中含有丰富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硫氨基酸及半胱氨酸等营养素,这些都具有有效的降脂作用。洋葱可以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对于调理体质来说有好处,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大蒜
《本草纲目》里说,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大蒜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大蒜可以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而且也可以起到抗血栓的效果,日常生活经常吃大蒜可以有通络的效果。
玉米油
玉米油内含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酸,对于调节血脂、软化血管、防止血栓形成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玉米油中的抗氧化的物质比较多,可以清除自由基,对于通络通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鱼
无论是深海鱼、浅海鱼,还是淡水鱼,都含有对抗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EPA、DH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经常吃鱼肉可以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对于调理体质有好处。
具有通络作用的食材,上面都介绍了相关的内容,这些食物具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而且也可以清炒体内自由基,对于强身健体来说有好处,可以经常吃这样的养生保健的食物,是不错的通络食材类型。
【陈潮宗(陈潮宗中医诊所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师公会全联会】心脏病心脏病大多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系,与高血压、高血脂互相关联,主要症状有心律不齐伴心跳忽快忽慢、呼吸困难、嘴唇与指甲偏紫;血液凝滞,气血运行无力,形成气滞血瘀证。饮食可选择活血化瘀、降血压与降血脂的食物,血管的血流通畅,则心脏病的症状可缓解。 【好发体质】 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虚体质、气血两虚体质、气郁体质 【常见证型】 气滞血瘀证 【对应症状】 心律不齐伴心跳忽快忽慢、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嘴唇与指甲偏紫、咳嗽、咳血、胸闷痛、肢体容易水肿、尿量少、疲劳、眩晕、耳鸣、头虚痛、面色偏白、叹气、精神不济、舌淡紫、手脚怕冷、舌色淡红、苔少或色白 心脏病养生食疗:糙米养心饭 吃法:每周吃三次,连续吃三个月。 功效:补中益气,清血降压。 心脏病大多数是血脂高,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粘稠造成气滞血瘀。糙米、玉米、荞麦三种杂粮的纤维素含量高,可降血脂与血压,有效降低胆固醇,还可补中益气,增加体力。 材料:糙米150克、玉米60克、荞麦100克、水300毫升。 步骤 糙米、玉米、荞麦泡水2小时。把糙米、玉米、荞麦放入电饭锅,倒入水混合煮,电饭锅跳起即可。 TIPS:如果气血较差者,可加黄耆12克,可补中益气,提升体力。【陈潮宗(陈潮宗中医诊所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师公会全联会】心脏病心脏病大多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系,与高血压、高血脂互相关联,主要症状有心律不齐伴心跳忽快忽慢、呼吸困难、嘴唇与指甲偏紫;血液凝滞,气血运行无力,形成气滞血瘀证。饮食可选择活血化瘀、降血压与降血脂的食物,血管的血流通畅,则心脏病的症状可缓解。 【好发体质】 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虚体质、气血两虚体质、气郁体质 【常见证型】 气滞血瘀证 【对应症状】 心律不齐伴心跳忽快忽慢、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嘴唇与指甲偏紫、咳嗽、咳血、胸闷痛、肢体容易水肿、尿量少、疲劳、眩晕、耳鸣、头虚痛、面色偏白、叹气、精神不济、舌淡紫、手脚怕冷、舌色淡红、苔少或色白 心脏病养生食疗:糙米养心饭 吃法:每周吃三次,连续吃三个月。 功效:补中益气,清血降压。 心脏病大多数是血脂高,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粘稠造成气滞血瘀。糙米、玉米、荞麦三种杂粮的纤维素含量高,可降血脂与血压,有效降低胆固醇,还可补中益气,增加体力。 材料:糙米150克、玉米60克、荞麦100克、水300毫升。 步骤 糙米、玉米、荞麦泡水2小时。把糙米、玉米、荞麦放入电饭锅,倒入水混合煮,电饭锅跳起即可。 TIPS:如果气血较差者,可加黄耆12克,可补中益气,提升体力。 中风中风是心血管疾病的合并症,主要症状是肢体瘫痪、行动不便、讲话困难、指端麻木、卧床者需要定时翻身,不然容易褥疮。饮食可选择活血化瘀,补中益气的食物调节气血。 【好发体质】 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血虚体质、气血两虚体质、血瘀体质 【常见证型】 气虚血瘀证 【对应症状】 消瘦、行动不便、单侧脸部或半身麻木、偏瘫、肌肉无力,口舌偏歪,流口水、讲话困难伴咬字不清、面色偏白、胸闷、气短乏力、心悸、大便不成形、口唇、指甲色紫或舌色紫暗、舌苔薄白或白腻。 中风养生食疗:黄耆桃仁通络粥 吃法:每周吃两次,连续吃三个月到半年。 禁忌:孕妇忌用。 功效:活血化瘀,补中益气。 大多数的中风是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合并症,主要有行动不便、肢体偏瘫、口歪斜、讲话困难、血液循环不佳、胸闷气短等症状,是中医说的气虚血瘀证。黄耆、桃仁、白米可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改善症状。 材料:黄耆20克、桃仁30克、白米300克、水900毫升。 步骤: 将黄耆泡水30分钟,白米泡2小时。锅中倒入水,大火烧开后,放入黄耆、白米、桃仁,中火煮30分钟,转小火煮15分钟。 TIPS:如果瘀血明显者,可加紫丹参12克,加强活血化瘀的效果。 本文摘自《365日日食材&药膳事典》/陈潮宗(陈潮宗中医诊所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师公会全联会/常常生活文创
血瘀体质的人,经脉不通,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血液供养,加上气血壅堵,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容易出现女性痛经、胸闷、胸痛、头晕、心梗、中风等疾病;所以,改善血瘀、活血通络是适宜大众的养生之道。
血瘀的日常保养,可以自己制作食疗药膳,以活血化瘀,以下建议供参考!
1、当归田七牛肉汤
制作方法:备牛肉300克、当归10克、田七6克、生姜数片;当归、田七切片,牛肉洗净切块,当归、田七装入过滤袋,与牛肉、生姜共同炖煮约一个半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可吃肉喝汤。
功效作用:适宜血虚血瘀的人群;改善痛经、月经量少、月经有血块等症状,也适合于外伤恢复期,起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田七
2、玫瑰花山楂粥
制作方法:取山楂干约15克、玫瑰花6克、大米适量;山楂、玫瑰花放入过滤袋内,与大米共同煮粥,直至粥米熟烂,调入红糖即可食用。
功效作用:有理气活血、通经止痛的作用;适合于食欲不振、胸闷胸痛、女性月经不调等症状,也有辅助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3、丹参田七粉
制作方法:丹参、田七按2:1的比例,打成细粉,用开水冲调,当茶服用即可,每次用约3克,每天服用1-2次;气虚人群可以少量加入西洋参。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69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女性如何补血,推荐三种保健食材
下一篇: 扁豆不能和什么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