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非常好的一种养生方法,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人体很好的放松下来,这对我们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还能通过按摩来改善气血不畅的问题,特别是能帮助我们舒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按摩呢,下面就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按摩舒筋吧。
赤脚走
首先我们推荐大家选择赤脚走路,不过这可不是让我们在外出的时候选择赤脚走,而是在有鹅卵石的地方进行,又或者是自己在家里准备一个带有圆润突起的垫子之类的辅助工具。通过赤脚走的方法主要的目的是刺激脚掌心。因为脚掌心在平常的时候都是但以得到刺激锻炼的部位,赤脚走可以令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是脚心的穴位接受刺激,这样就能很好的起到舒筋的效果了。
按揉脚趾
在赤脚走完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坐下去按摩脚趾了,这同样是促进舒筋的一个好方法,我们首先就要坐下,然后用双手抓住左脚的大趾,接着以圆周揉搓的方式按摩脚趾,揉大约两分钟的时间。揉完大趾之后可以揉一下其他小趾的外侧。这个揉搓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瘦身,同时还能起到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因为小脚趾是小脑的反射区,小脑和人的记忆有关,所以揉小脚趾可以增强记忆力,不仅可以舒筋,而且对于我们的大脑健康同样非常有帮助,是我们不能错过的好养生方法。
脚底摩擦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按摩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自己进行脚底的一些按摩。首先就要躺下来,可以躺在床上,也可以躺在地上,接着将双脚同时抬起,然后让两脚掌相互接触,接着开始相互摩擦。用力地摩擦2分钟时间,知道感觉到双脚掌有温度发热即可。这样的脚掌摩擦的方法,可以使脚底的血液循环畅通,在短期内就可以增强身体的排毒燃脂功能,有助减肥,在脚底摩擦的时候,双手也可以一起摩擦,坚持这样的按摩方法,首先能让脚步血液循环,坚持下去就能辐射全身,让整个人都能舒筋通络。
想要起到舒筋的效果,促进血液循环通畅,那么最需要去进行按摩的就是足部了,按摩好了足部,那么自然是可以促进全身经络以及血管的,所以上面介绍的这几个方法,大家在平时就可以坚持进行,是能有效帮助我们舒筋的,不要错过。
中医认为,衰老的发生与劳役过度、房事不节、饮食所伤、七情太过等因素有关。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谷杂粮,所以很难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与五脏六腑有关,关系最直接的脏腑是肾、脾、胃、肝、肺、心。
中医经络养生之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部,前正中发际直上5寸,两耳尖中点连线上。称“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是百脉交会穴。
按摩百会穴可用手指指腹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按50下,或各1到2分钟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经常按揉可以健脑益智、抗老防衰,从而达到减缓衰老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之神阙穴
神阙穴在腹部,脐中央。多篇中医古籍都称其为“乃生命之根蒂”。
神阙穴可按揉、可艾灸以达到养生减缓衰老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之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部,肚脐下3寸,人体正中线上。是元阴、元阳出入之所,按揉和艾灸可以大补元气、温肾助阳,从而减缓衰老。
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但是不能用力过猛,有酸胀感即可。
中医经络养生之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距离腿前胫骨约一横指距离。
足三里是强壮穴,自古以来都是养生的必备穴位之一。经常按揉或艾灸可以健脾养胃,调补气血,促进气血的化生。
按揉方法同百会穴相似,用指腹按揉。
中医经络养生之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络的交汇之处,用途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还有安神的作用。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中医经络养生的穴位可以减缓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是心血来潮短期的按揉穴位并没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缓衰老还需要长期的坚持。
引言:要想追求比较好的养生效果,疏通经络是比较关键的一个步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经络的疏通。那么怎样才能疏通经络呢?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寻找一些好的方法吧。
我们也可以通过按摩来疏通经络,可以按揉自己的耳轮,这个部位经穴是比较多的,当我们通过按摩来让经络变得流通起来,打通身体的各个穴位是非常好的,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梳头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用梳子来梳头发,这个时候也能让经络变得疏通起来,因为我们在梳头的时候可以按摩头上的一些穴位,这个时候这些穴位都是比较浅的,通过梳子的一个刺激就能够让经络变得流通起来。
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状态疏通经络,因为呼吸法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它有很多功效需要人们长期的坚持才有比较好的效果。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穴位的按摩是非常好的,因为身体中会有很多穴位,这个时候很多穴位控制一些经络当按这些穴位就可以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让我们的血气变得比较足,这个时候都有打开经络的功效,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健。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68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常盗汗要重视,注重调理很关键
下一篇: 祛湿止痛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