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都是父母的心头爱,稍微有些不适就会牵动全家人的心,莫名其妙出现的湿疹不仅让宝宝想要抓挠,影响美观,更是让家长的跟着难过放不下心,下面我们就介绍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宝宝得湿疹呢。
大部分宝宝得湿疹都是因为自身皮肤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抵抗力比较弱,皮肤非常敏感,对食入和接触的东西不耐受,产生过敏性湿疹。对食物方面,如高蛋白含量的牛奶、鸡蛋、鱼、虾、蟹等都是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还有宝宝都比较喜欢的巧克力、果糖也有致敏的可能性。宝宝周边接触的东西和环境也是导致过敏的原因,天气过分干燥或者潮湿,春夏季的花粉、都会引发湿疹,宝宝接触的羊毛织品、人造纤维、衣物上的螨虫也有过敏原的存在,甚至是汗液、尿液清洗的不干净也会引发宝宝湿疹。
一些宝宝的湿疹症状也可能是和精神过分紧张或者压抑有关系。另外湿疹与遗传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曾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或曾经是湿疹的患者,那么很有可能遗传给宝宝,哺乳期的妈妈如果没有注意饮食,也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过敏原导致湿疹的发作。
婴儿湿疹是怎么引起的
1、内因
(1)遗传过敏性体质:一般父母或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儿童中湿疹的发病率较其它同龄人群高。
(2)胃肠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时,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分解,而以大分子形式吸收入血液,尤其是蛋白质类食物(奶、鸡蛋、鱼虾等)可做为抗原物质,而诱发湿疹。因此,孩子过多的食入蛋白质类食物,在着凉、感冒或腹泻等影响肠胃功能时湿疹可以复发或加重。哮喘也会加重湿疹复发,或注射预防针也会加重湿疹复发。0-6个月婴儿消化吸收差,胃肠道防御能力较弱,易发生食物性过敏。
(3)体内慢性感染灶:患儿存在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慢性感染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4)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常见重症感染。
2、外因
物理因素:如冷、热、过度干燥、潮湿及搔抓、热水洗脸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肥皂、化纤、毛织品及洗涤用品等。
生物因素:如花粉、真菌孢子、尘螨、小动物的皮毛及分泌物等。
食物因素:牛奶、鸡蛋、海产品及牛羊肉等,患湿疹的婴儿,哺乳的母亲禁吃鱼、蟹、鸡、牛羊肉、虾等。
导语:湿疹没有能够根治的药,而只有能控制情况的药,如果不是很严重,多饮白开水,避免热刺激,1岁半以后会自然好转。那婴儿湿疹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一一介绍吧!
婴儿湿疹的原因是什么 1、牛奶蛋白惹祸
大部分婴儿的湿疹主要是对奶粉或母乳中的蛋白质过敏引起的。不同的宝宝会对蛋白质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现象,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湿疹,严重者可出现腹泻,甚至便血。一般婴儿只是对牛奶蛋白不耐受,但个别婴儿对母乳蛋白也会不耐受。
对于不能纯母乳喂养的乳蛋白过敏高风险婴儿,与常规牛奶蛋白配方相比,采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可预防或推迟婴幼儿早期特应性皮炎和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
2、环境因素
花粉、螨虫、空气干燥等都有可能造成宝宝湿疹,而宝宝穿的用的毛织品甚至衣服上的染料,也都跟宝宝湿疹的发生息息相关。如果宝宝穿得太厚、吃得过饱或室内温度太高,都可能使湿疹情况加重。
3、情绪因素
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宝宝如果情绪激动甚至哭闹起来,身上的湿疹会表现得更加明显?那是因为情感因素也会影响宝宝湿疹。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不佳就会使湿疹加重,甚至反反复复。
4、遗传因素
几乎所有的健康问题都有可能是因为遗传的原因,湿疹也不例外。在过敏性疾病中,在婴儿期发作的只有湿疹。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曾患有过敏性疾病,或曾得过湿疹,那么小婴儿得湿疹的可能性就会大大上升。
婴儿湿疹怎么办宝宝得了湿疹后,爸爸妈妈们真是急坏了,不知道宝宝湿疹怎么办?这时候,爸爸妈妈们切记,不要病急乱投医,不要替宝宝乱涂药。除了带宝宝看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有爸爸妈妈以为湿疹不能给宝宝洗澡,其实不然。应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爽。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
2、避免受外界刺激
爸爸妈妈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这时候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若是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则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
3、修短指甲或戴防护手套
为了防止宝宝经常抓痒而抓伤自己,爸爸妈妈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或给宝宝带上防护手套,减少抓伤的机会。
4、戒口
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而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39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宝宝鼻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