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百疾起于微末→健康毁于一旦

苹果养生 2023-06-03 14:52:33

百疾起于微末→健康毁于一旦

小疾小病人生常患,正因如此,健康才会逐渐被啃食。若平日防养不当,实难长寿。有病人欲长寿而求妙法,我道:妙法应向己身求,防微杜渐,即可实现健康目的。可病人犹豫半晌,回言道:平日忙于工作,朝九晚五,常头痛如针,如今已成顽症。可有治标法门,能立愈病症?医者回言道:中医调治病症,必寻病因而消病根,这样可标本兼治。必须以此原则指导,方可彻底消除顽症。复叮嘱病人常呵护头部气血,勤于按摩,不日将健康快乐。

正所谓:百病起于微末。上医诊治病患,保养神经,皆先巩固气血,生长脑细胞,消除内外致病因素。再辅以平日养生细节,使脑壳中气血充满,脑细胞代谢有力。如此,微末之疾即可消解。能按此原理养护脑器官者,可得康寿之躯;工作时马力强劲,性生活亦如冲锋陷阵,此身不得痛苦,且寿命定可超三国曹公。操本工作狂之流,感寒疾而患头痛病症,又不能采纳上医华佗所言,遂使病邪深入骨脉,终致事业失败,健康毁于一旦,实乃人生遗憾。

健康随e保重疾计划

“健康随e保重疾保障计划(2018版)”是消费型重疾保险,“普惠百分百重疾保障计划”是返还型重疾保险。具体如下:
“健康随e保重疾保障计划(2018版)”保障100种重大疾病、50种轻症重疾,轻症可赔两次,患一次轻症后豁免剩余保费。
“普惠百分百重疾保障计划”保100种重疾,期满不出险,有满期保险金(累计已交保费)。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微末的人物一

微末:原名沈兰荣,曾用名沈度,1964年生,陕西汉阴人.与三沈(沈尹默沈兼士沈士远)同族.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早年受家庭影响学习书法和中医,后因故弃医执文,只沉笔墨,著有《书法原境论》﹑《微末书法》。现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微末的书法颇具宽博厚重之气。他认为,书法作为一种体“道”(人道)之艺术形态,必与吾人自身生长土壤、承传惯性、个体情状等是一致的,犹如燕子之于春天,自然而已。它是一种境界,一种由中国传统人文大境支撑的艺态,因而,它本然的自我规定性便使其原境具有深远之意义。只有依此原境,中国书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微末的书法基本上是以传统来灌养的。然而,他并不想把自己练就成书法家,他说:我在这上面所做的一切努力,无非就是由此享得一种人生之境界,一种为活着的坚守,而不仅仅是体现。 2010年6月1日,陕西书法家微末24米红楼书法长卷——《葬花吟》捐赠仪式暨微末书法创作研讨会在北京曹雪芹纪念馆举行。
微末,本名沈兰荣,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陕西书法家协会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受家族影响,微末自幼临池不辍,打下了良好的书法基础。后师从陕西书法名家卫俊秀,经过多年的创作与探索,在师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1、【阴阳】学医不懂阴阳,终究半斤八两。
2、【境界】学中医有三种境界:1、看阴是阳,看阳是阴(阴阳分不太清);2、看阴是阴,看阳是阳(阴阳分的太清);3、看阴是阳,看阳是阴(阴阳不太分清)。
3、【拜师读书】医痴叶天士拜师十七名,其名也大江南北;徐灵台苦读医书破万卷,其名也大江南北。拜良师,“闻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经典,“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药之性味】性者,寒、热、温、凉、【平】;味者,酸、苦、甘、辛、咸、【淡】。【平淡性味】不能少,犹如【吃饭多过吃药才对】;食疗多过喝药才对。
5、【经络】“学医不懂经络,开口动手便错。”针灸与经络的关系,大家熟知;按摩与经络的关系,大家就开始糊涂了;开处方药与经络的关系,现在竟然成了少数人的专利。
6、【寻根问祖】阴阳大道才是中医的根儿,辩证论治只是中医的魂儿。或者说:苍天大道为【根】儿,黄帝内经为【干】儿,仲景之理法方药为【枝】,各家经释注解为【叶】,千千万万的中医为【花】,千家万户的健康为【果】。
7、【经方】经方固然不是中医的全部精髓,但绝对是中医论【理】、制【法】、处【方】、置【药】的典范。
8、【方圆】《黄帝内经》为中医的“圆”融之“理”,《伤寒》《金匮》为中医的“方”正之“法”。《千金方》为中医的“方”之集“合”,《本草经》为中医的核心“药”典。
9、【庸医】庸医有两种,一种是庸于悟性,一种是懒于学习。
10、【医理高于经验】为医者,当务之急是“明理”,其次才是积累“经验”。明理则临证多年而不惑,否则经验越多会越糊涂;不明理就是糊涂经验,偶有一愈为巧,太多弄巧成拙为常。
11、【中医无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医消得人憔悴。
12、【中医永恒】诸位同仁不必担忧中医会被废除,更不必担心中医后继无人,也不必担心中医会被西医代替,倘若中医合乎道,道本身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过度的担忧纯属于庸人自扰。医者该明了“易”的道理,否极泰来嘛。
13、【道、理、法、方、药;德、简、便、廉、验】中医之道博大精深,其理也简,其法也便,其方也廉,其药也验。
14、【阴阳之道,医易一也】医,千派万别不离其经——《内经》;易,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周易》。
15、【母语是英文的怎么能轻易明白中文的内涵】西医不懂中医的美,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16、【曲高者和寡】人类弄巧成拙的时候多,比如:西医;巧夺天工的时候少,比如:中医。
17、【竞争的隐匿性伤害】“竞争”像个隐形的杀手,它唆使部分人傲慢,也迫使更多的人绝望。不要鼓励竞争成风,因为“第一名”只有一个。你鼓励人们成为第一名的同时,就是在告诉更多的人:“你注定是个失败者。”长此以往,你让第二名和更多的人怎么活?去给第一名做“粉丝”吗?还是选择自愧不如?无论如何,“竞争”不妥。也许有人会说“竞争才有生产力。”我要告诉他“谦让才是幸福的基础”。我们生活都是为奔个幸福,而不是生产力。何况谦让并不阻碍生产,反而促进。
18、【方,阵也;药,兵也】中医开的是方,而不是药。这个方,从法来,法从理来,理是从道来,那么道是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不随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起初就有的,不是人所创造而是人所发现、并运用的规律。先有道,之后才是人体道、悟道、得道、最后行道。最后才是,透过这个道,医者明理、设法、处方、置药,除疾解痛。
19、【湿热相搏,顽固至极;拨开迷雾,直指要害】诸多因素累脾虚,脾虚湿无以化,日久化热害胃,故湿热者,多饮食自倍,大便黏腻不爽,弥久无形。治疗此病,必先化湿。湿化热自清。湿,热之所依也。湿尽,热无所依,故自清。欲除其根者,必究其源,湿之源头乃脾虚是也。脾虚有肝木所克者,有心火不能生者,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者,有思虑过度累及脾胃者。源头不一,终成湿热之势一也。欲暂缓,化湿为第一要务;望除根,还得拨云见雾,究其源方能除其根。
20、【风马牛不相及】西医喜欢“胸有成竹”的调侃中医:请问你们中医使用望、闻、问、切怎么确诊糖尿病?中医笑笑作答:请问你们怎么使用视、触、扣、听及X片、B超、CT确诊一个人得了太阳病?
21、【学中医最好从哪里入手?】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腧穴是我们步入中医殿堂的惟一捷径。美国汉唐中医研究院的倪海厦院长也认为我们学医应该从针灸入手,言外之意就是要从经络、腧穴入手。
22、【弄巧成拙】“手术很成功,可惜病人已经死了”这叫成功?西医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的活!
23、【理真不能救人,文美恰能舒心】学文让人看似糊涂的幸福,学理让人看似明白的痛苦。
24、【科学并不是真理的全部,只是部分】不怕中医不符科学,就怕科学不符真理。中医是集天文星宿、人文社会和地理气候于一体的自然科学,非有形无神的数理化所能明白。
25、【错不在物,却在于人】错不在绿豆,在张悟本;错不在芒硝,在胡万林;错不在附子,而在扶阳派;错不在人参,而在滋补派;错不在砒霜,而在伪科学派;错不在生姜,而在糊涂的老中医;总之,错不在物,而在人。物,都有自己的秉性,或寒或热为其气,或辛甘淡或酸苦咸为味,以物之偏性纠正不平衡的人。用的奇妙为功德,用的糊涂为有害。
26、【浑然一体是自然,偏颇傲慢始成灾】分门别派、结党营私是中医一贯的弊病,这样的事在我们中间竟然成了值得我们炫耀的,我是扶阳派,你是滋阴派;我是温补派,你是寒凉派;我喜用绿豆,你喜用生姜;我最爱茄子,你最好芒硝......我说牛奶是给小牛喝的而不是人,你说牛奶营养价值高。你这不是瞎整吗?万事万物哪有好坏之分?哪有某个药材可以治百病?哪有某个药材是绝对有害而无一利?你明其药性,用的得其规律,就能益人;你胡乱搞,不明白药的性、味、归经,只知道它的功效主治,这样的话,和西医有什么区别?你的辩证论治在哪里体现?整体观念在哪里体现?
27、【药,物也;物,存在】“万物”皆可入药,甚至“万事”也可成方。物有所偏,必有所用。仲圣也是变来变去,示人以法,挂一漏万。华佗、叶天士不就用“事”治过病吗?事,也可以成良方;物,哪有百无一用之说?万物由天成,好事在人为。
28、【针灸】针刺,若不能得其气,扎满全身也是枉然。白瞎了庸医的功夫和病家的银子。
29、【药性】学《神农本草经》之365药,最重要的是明其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其次才是功效与主治。
30、【五味归经】酸者,归肝胆;苦者,归心小肠;甘者,归脾胃;辛者,归肺大肠;咸者,归肾膀胱。
31、【传承与发展】很多顽固派只认旧的经典,不认新的经典。殊不知:旧的【经典】也不是起初就有的,之后的未必不如前;之前的也未必没有偏。
32、【欺软怕硬】几乎所有的癌症,到晚期都会扩散,那么扩散的规律是什么?目前,西医还没有对此进行过规律性的总结?《黄帝内经·素问》早就有所总结,五脏之病“传其所胜”。“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见脾之病,知脾传肾,当先实肾;见肾之病,知病传心,当先实心;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肺;见肺之病,知病传肝,当先实肝。掌握这个规律,方可延长癌症病人的寿命。乳腺癌属于足阳明胃,应该归入脾病;宫颈癌属于肝经,应归于肝病。
33、【补兼助益】“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夫心之病,补用苦,助用甘甜,益用辛味之药散之;夫脾之病,补用甘,助用辛辣,益用咸味之药利之;夫肺之病,补用辛,助用咸味,益用酸味之药收之;夫肾之病,补用咸,助用酸收,益用苦味之药燥之。
34、【殊途同归】针灸、推拿、汤药、膏丹丸散,其法有别,其理一也。针灸讲究“得气”,不得气者效必不佳;推拿和药一也,不得其气,效必不佳。
35、【迷途知返】药后知误,为时不晚。天下谁人医之无误?误而知之谓之圣,知而悔之谓之善,悔而改之谓之美,改而效之谓之真。

未来十年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是?

1、专业讲师

中国梦实现,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未来文化一定会繁荣昌盛。而文化行业里面,教育培训是重点,人们在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的时候,普遍会缺一种产品,那就是精神产品。

灵魂的痛苦是最大的伤,中国人普遍没有宗教信仰,为别人提供精神上的寄托,将成为一种行业。谁在某个领域具有专长,如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或是能给予别人精神寄托的讲师,都将成为高收入阶层。

2、金融分析师(CFA)

中国目前最赚钱的公司都是商业银行,人民币的国际化会让人民币未来具有现在美元的地位,成为国际性的储备货币。人民币有一天也会像美元一样在全世界推高资产价格,通过人民币升值再回收流动性,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

3、AI人工智能行业

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地解放我们的双手双脚的过程,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轨道车、机器人保姆、工人、售货员,机器人统计员、律师,未来机器人无处不在,会让很多行业的工种消失。

有人曾经做过未来十年将消失的工种预测,如:电话销售员、客服、仓库工人、收银员、电话接线员、快餐店员、快递员、洗碗工、生产线质检员等,所以你现在正从事这些行业,可能就要为自己另做打算了。

4、收藏业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未来人民币只会越来越多,各类文物、艺术品、书画等的收藏,将成为一个非常可观的资本增值的行业。做收藏就是做投资,相当于把别人的时间买来卖,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会带来更多的收益。当然我们还会得到文化的洗礼和修养的提升,经历更多的体验。

5、环保产业

围绕个人及家庭的环保治理和健康预防相关产品和行业市场广阔,商业模式创新将会层出不穷,都将会有巨大的吸金能力。相关行业的研究和市场拓展将具有巨大的收入潜力。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20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