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鱼际——清热泻火,除肺气(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怎么办?)

苹果养生 2023-06-03 14:19:48

鱼际——清热泻火,除肺气

位置

该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按摩方法

手握空拳,用食指的第二关节揉该穴,每只手按揉3分钟。

功效

鱼际是肺经的荥穴,从属性来讲属于火穴,所以对治疗热性的咳嗽、喘促有明显的效果,心中烦热揉鱼际也管用。另外,该穴还能防治乳腺炎、呼吸时胸背痛以及手指肿、胳膊痛等,电脑办公一族在工作的间隙不妨多揉一揉鱼际穴,可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怎么办?

明明一件事情做完,只需要3分钟,可是启动身体调动身体却需要5分钟,说是懒,却能在调动身体之后拼命干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平时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舌头有齿痕,舌苔白腻,铺满整个舌面。而且整天精神不佳。容易走神。

不用看了,这就是气虚,身体虚了。

其实懒只是气虚的一个表现,身体之气不足,无法及时调动身体运作,就会显得真个个人很懒。

那么究竟是肾气虚,还是脾气虚,还是肺气虚呢?

气虚在外人眼里,是虚无缥缈的。但在中医的认知里,是先天的元气和脏腑经络之气,由肾中精气、脾胃水谷之气和肺中清气等组成,分布在全身各处。

肺气虚,免疫力直线下降

肺气主一身之气,肺气充足,卫气就足。肺能宣发卫气于肌表,让卫气在肌肤体表运行,也就是说,肺气强了,卫气就会乖乖在前线作战,来一个病邪打走一个。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因肺气不足,年纪轻轻就体弱多病,患上了肺痨。

肺气虚的人常见症状有:

1、脸色苍白没有光泽,粗糙,皮肤松弛

2、咳嗽无力,咯痰,容易发汗且怕风

3、说话细声细气,像?蚊子叫?,唱歌儿高音老上不去,因为虚

4、容易气喘,在这个闷热的夏季,尤其气短,呼吸不上来

调理方法:取肺经上的鱼际穴、太渊穴、经渠穴

1、鱼际穴

鱼际穴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可治疗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咽喉肿痛;肺金不呜之失音等症状。

取穴方法:鱼际穴在拇指根部横纹,与腕部横纹的中点处。

2、太渊穴

太渊穴是肺经上的原穴,脉气所大会,博大而深,故名太渊。对咳嗽、气喘等肺系病证,很有效果。

取穴方法:太渊穴位于人体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3、经渠穴

是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经,有经过路径之意,渠是水流之道。按摩经渠穴能疏通肺经,从而达到调理肺脏的功效。

取穴方法: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

用大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鱼际穴10分钟,然后再沿着太渊穴往经渠穴方向搓5分钟,可以有效改善肺气虚的症状,艾灸效果更好

脾气虚,万病之源

食物里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就成为水谷精气(脾气)。

脾气虚的人常见症状有:

1、喜欢躺着,懒得说话,四肢没有力气

2、吃一点点就腹胀、大便稀溏、面色萎黄

2、身体浮肿,体内的津液不能运化,结果变成了湿。

3、气虚不能固表,常出汗、记忆力差、健忘、失眠。

调理方法:脾气虚的朋友,可以取脾经上的太白穴和大横穴。

1、太白穴

此穴集脾经的原穴与腧穴于一身,不但对肠鸣,腹泻,腹胀,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有很好效果,而且还能治疗身体困重疼痛,是脾经上的重要穴位。

取穴方法:太白穴在脚上面,你把脚平放,顺着大脚趾边缘向下,明显摸到骨头后往下,即可找到一个凹陷处太白穴。

2、大横穴

大横穴位于腹部,腹结穴的水湿云气,传到这个穴位之后,受到脾部外散之热影响,水湿云气化为脾气,围绕脐部横向传输,所以叫大横

取穴方法: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

用大拇指按揉左右大横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绕脐疼痛。

肾气虚、卫气不足

肾藏元气,藏着身体一身之气的根本。

肾气虚的人常见症状有:

1、头发早白,手脚冰冷

2、虚汗、盗汗,早上一觉醒来,浑身粘腻是汗

3、老人、小孩小便时,头部打激灵

调理方法;可以取极泉穴和太溪穴。

1、极泉穴

极泉穴经常拍打,能够促进肾脏气血流动,疏通肾部经脉,补充肾气。

方法:平躺在床上,弯曲手臂放于脑后,找到腋窝顶点部位,用中指轻轻敲打,或者采用弹拨手法,要做到动作连贯、力度柔和,每晚睡前敲打50次左右即可。

2、太溪穴

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太溪穴,有?补肾气、断生死?的作用。

它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溪流」,经常艾灸太溪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精神充沛、腰膝壮实、行走有力。

这个穴位上能摸到动脉的跳动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取穴方法:太溪穴在叫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只要是生病,无论什么病,都是先虚而后病。不想给病趁?虚?而入的机会,已经坚持按起来了,按按没坏处,怎么就不按呢?

孕妇上火怎么去火

1 太冲穴

位置: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处。

适用于:肝火旺的症状,如易怒、目赤肿痛、咽痛咽干、鼻热干燥、头痛等症状。

做法:先用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然后按摩太冲穴3~5分钟。

2 内庭穴

位置: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适用于:具有清胃热功效,主治:牙痛,口臭,咽喉肿痛,鼻干发涩,扁桃体炎,便秘、吐酸等病证。

做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按揉100次即可。

3 合谷穴

位置: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适用于: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等功效,主治牙痛、牙龈肿痛、青春痘、耳鸣、鼻发热出血,手腕及臂部疼痛、感冒发热等症。孕妇慎用。

做法:有空即可按压,按压要朝向小手指的方向按,而不是垂直手背的方向,这样才能发挥到穴道的疗效。

4 鱼际穴

位置: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适用于:清热利咽,调理肺气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齿龈出血,扁桃体炎,鼻出血,发热等。

做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鱼际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艾灸天突的功效和作用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

5 天突穴配伍治疗法1.配定喘,鱼际穴主治哮喘,咳嗽。

定喘:该穴位有止咳平喘作用,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引起的咳喘。

鱼际:该穴位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喘,胸闷,肺热灼络之咯血,热郁咽喉肿痛等症。

2.配少商,天容穴主治咽喉肿痛。

少商:少商穴具有清肺润肠的作用,可改善因燥气上浮引发的咽喉肿痛,从而止咳平喘。

天容:天容穴有清热降逆,聪耳利咽的功效,对于颈项疾病以及咽部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9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