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温暖手脚——太溪穴(哪几个穴位是美容养生穴?具体如何按摩才能养生?)

苹果养生 2023-06-03 13:54:08

温暖手脚——太溪穴

很多年轻的女性一到冬天手脚就特别冷,白天捧着热水袋,晚上睡觉抱着热水袋。手脚冷是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手脚或身体的温度下降而引起的一种自我感受。因为女性的正常体温本来就比男性略{氏,同时女性肌肉较少,产生的热量也较少。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时期,比如经期、孕期和产期,由于体虛,更容易引起手脚冰凉。平时按揉一下脚上的太溪穴,可以让你觉得暖和一点。

取穴太溪穴在内踝和脚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按压的时候,将两个拇指重叠在一起,让身体的重量通过手指按压在穴位上,左右交替按压。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按压5分钟,你会感觉手脚慢慢暧和起来。

小知识

太溪穴是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太溪穴的"太〃是大的意思,"溪〃是溪流的意思,从名字可以得知,膂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而1瘡经对身体的热量传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用太溪穴来治疗怕冷。太溪穴对女性生理不顺、月经不调、手脚冰凉具有神奇的疗效。在脚踝的这个位置经常按压,还会起到美容滋阴的效果。

温暖手脚的其他穴位

怕冷的人一般以手脚的末端感觉最明显,所以按压手足心上的涌泉穴和劳宫穴,可以促进四肢气血的通畅,让人暖和起来。

劳宫穴

取穴劳宫穴在手心,握拳屈指时中指尖触及的位置。

手法将另一只手的拇指指腹放在劳宫穴上,像画圈一样用力按压20〜30秒,以感到酸胀为佳。

配合按摩

腕背部中心互相摩擦,直到感到发热。

这里有一个穴位叫阳池穴,从穴位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囤积热量的地方。剌激这个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平衡激素分泌,暖和身体。

特别提醒

经常全身发冷可能是因为甲状腺、肾上腺等腺体的激素分泌功能失调。经常手脚发冷的人应该检査一下血压和血液常规,看是否有低血压或贫血。如果四肢发冷还伴有四肢酸痛、浮肿,皮肤发紫、发暗,可能是血管曲张、栓塞引起的,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小护士

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须重视运动,多参加一些不激烈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爬山等都有利于手脚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怕冷的症状。

减肥方法不当,过度减少食物的摄取会导致身体热量不足,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物,如牛羊肉、山药、桂圆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

夏天避免经常吃冰凉的东西,空调冷气也不要太强。坚持睡觉前用温水泡脚。

哪几个穴位是美容养生穴?具体如何按摩才能养生?

女人的美丽来自一个健康、健康的身体,从内到外支撑着女人的自然美。所谓心连心,娇嫩白皙的皮肤源于健康的体质和心理。女性要想面对一朵桃花,获得一种健康自信的气质,不仅要注意日常饮食和日常生活,还要知道一些穴位按摩方法,对女性朋友保持青春肌肤更是大有裨益。

按摩女性身上的四个穴位,无论是为了健康还是美容,都比昂贵的化妆品要好,而且不用担心重金属、化学物质、防腐剂等工业原料对皮肤和健康造成的潜在损害。

第一,太溪穴

人体的穴位之一,此穴是人体足部及少阴肾的主要穴位之一。太溪穴,位于足部内侧,内踝后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也就是说,在脚和太溪穴之间两边对称,共有两个。太溪穴的主要缓解作用:有滋阴肾阴、喉咙痛、手脚冷、生理生理机能差、手脚无力等。

第二,太冲穴

位于脚背侧,在大脚趾往后一点。太冲穴是人体足部和肝脏的重要穴位之一。它能养肝、补血、养肝。

实际上,容易生气和愤怒的人往往口袋里有异常。通过针刺和按摩太冲,确实可以缓解病人的情绪,这样就不会让一个人特别难受了。

第三,血海穴

一个普通的穴位,坐着,双腿伸直,膝盖内侧有一个凹陷,凹陷上方隆起肌肉的最高点就是了。通过按摩,主要对妇科疾病、肌肉疼痛、以及缓解疲劳有效。

如何找穴位-如何找太溪穴_您的贴心健康卡

太溪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那么如何找太溪穴呢?【定位】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在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揉,找寻酸痛胀最明显的地方。【主治疾病】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脚上有哪些穴位,详细脚部穴位图解

足疗按摩简单实用、方便易学。无论你是否了解中医,是否有医学基础,只要按照穴位和反射区的正确位置进行按摩,每天抽出10分钟来按摩你的双脚,一定可以远离疾病,拥有健康。这里来详细讲一讲脚底穴位图

1、涌泉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疾病:

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2、大敦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主治疾病:

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3、太冲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

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4、太白穴

定位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5、太溪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6、申脉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主治病症:

申脉穴的主治病症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7、丘墟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症状:

丘墟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

8、昆仑穴

取穴方法: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

昆仑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9、行间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主治病征:

行间穴的主治病征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10、里内庭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主治症状:

里内庭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11、下痢穴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主治病征: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下痢非常有效,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9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