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患有肠道功能紊乱。她人本来就t匕较瘦弱,却还动不动就腹泻,有时吃点冷饮、喝点冷水就发作。呈然对有些人来说腹泻是好事,能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但是长期腹泻会造成贫血、脱水、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酸中毒等问题,打乱肠内的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治疗原发病是最主要的。但是这种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往往没有炎症,多和寒冷、情绪紧张、焦虚等有关。点按肚胳旁边的天枢穴可以改善肠蠕动的协调性和促进肠壁的收缩运动,有效治疗这种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
取穴天枢穴在肚脐两旁,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
手法按压天枢穴的时候,需先排便,坐位或仰卧立,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左右天枢穴,约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
专家点评一般按压1次就可见效,使粪便成形。
小知识
天枢穴,为大肠募穴。中医认为,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司可影响到胃。大肠的功能失常就会引起腹泻,因此取大肠募穴天枢来治能取得^常好的效果。枢,是枢纽的意思。人吃的食物,重要的营养物质变成血液,垃圾则从大肠排出体外,天枢穴就是大肠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治疗腹泻的其他穴位
中医认为,腹泻是水的代谢出了问题,所以可以治疗水液代谢问题的穴位也可以治疗腹泻。
水分穴
取穴水分穴細土子上,位于肚脐直上4拇指宽度处。
手法单手拇指指腹放在水分穴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
阴陵泉穴
取穴阴陵泉穴在腿上。膝盖下面内侧有一块突出的骨头,阴陵泉穴就位于这块骨头下方的凹陷处。
手法用拇指的指尖掐住阴陵泉穴,用力按压并做旋转动作,连续按压30〜60秒。
配合按摩
双掌相叠按压腹部,抖动按压30秒,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次。逆时针摩腹5分钟。
特别提醒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饮食不洁、吃了变质或过敏的食物引起的,有些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治疗原发病最重要!
小护士
急性腹泻导致严重脱水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以防止身体中的电解质平衡失调。必要时,可以采用输液治疗。晚上在家看电视或看书的时候,拿一个热水袋放在肚脐上,可以有效缓解腹泻。在茶水中加一勺醋,喝下去对轻度的腹泻有止泻作用。
按摩止泻穴
在肚脐的两旁,有两个“止泻穴”,也就是天枢穴,拉肚子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做做穴位按摩,以缓解腹泻症状。
排便后,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1 方法1:苹果止泻食材:新鲜的苹果1—2个。
做法:将苹果洗净,然后切成小块,放入蒸锅或炖锅中煮熟食用,一日可吃一个或两个。
原理:熟苹果中含有的果胶以及鞣酸对腹泻患者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因此食用后可缓解治疗拉肚子的症状,此方法尤其适合婴幼儿食用。
注意:吃生苹果没有止泻作用,还可能刺激肠胃,加重病情。
2 方法2:焦米茶叶汤食材:大米30克,茶叶10克。
做法:先将大米入锅炒黄,然后再加入茶叶共炒至黄黑色,之后加水250毫升,沸煮5分钟后滤渣即可服用,一般一日一次服完煎汁,如是婴幼儿服用可适当较少用量。
原理:茶叶具有杀菌功效,而焦米和熟苹果一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可用于多种病因导致的腹泻。
3 方法3:婴儿推拿按摩止泻
治则:健脾止泻。
治法:揉外劳宫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平肝5分钟。
对症加减:有热者加推天河水15分钟。
重症:揉二人上马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清补大肠15分钟。
治则:温中止泻。
治法:揉外劳宫2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
治则:健脾助运化,止泻。
重症:大便日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利小便10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分钟。
轻症:大便日5—6次。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
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揉二人上马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六腑10分钟。
治则:清热止泻。
治法:选择一:推六腑15分钟,清大肠15分钟,清脾10分钟,清胃10分钟,下推七节骨1~2分钟。
治法:选择二:运八卦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六腑15分钟。
对症加减:推1—2次症见减轻,可酌情改用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平肝5分钟。
4 方法4:大人按摩止泻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顶住下痢穴,用力按压5-6秒后抬起,过1-2秒后再按压,如此重复15-20次,左右脚交替进行。
功效: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经验穴,出现腹泻就应该立即按压此穴,一般情况下,按压后便意会逐渐消失,如果腹泻严重,按压后症状也会减轻。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或掌面按在天枢穴,稍用力下按并揉动3-5分钟。
功效:天枢穴属胃经,又为大肠之募穴,故既能治胃部疾病,又能治肠道疾病,加上天枢穴有十分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止泻,又能通便,所以按摩该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腹泻,腹胀,腹痛,痢疾,便秘,胃痛,呕吐等肠胃道疾病。
1 食疗止泻俗话说“药食同源”,很多食物中也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像是苹果、石榴皮、大蒜、胡萝卜等具有收敛止泻、消毒杀菌的功效,可用于常见的腹泻症状。
(2)做法: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
(2)做法: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2)做法: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喝,每日分2—3次。
做法:把绿茶、干姜末都用开水冲泡闷10分钟,作茶频饮。
功效:主要针对于大便清稀,臭味不浓,肠鸣腹痛,发寒热的急性肠胃炎腹泻适用。
制法:将石榴皮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煎至100毫升即可。
用法:每日服3次,连续服用1周。
功效:收敛止泻。适用于赤白痢疾。
备注:上述食疗方,需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对症使用。
制法:干杨梅炒炭存性,研为细末。用法:每次3~ 6克,米汤送服。
功效:涩肠止泻。适用于痢疾或消化不良、便溏腹泻。
备注:炒炭存性——中药炮制方法之一,是指将药物炒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表面部分炭化,而里层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
制作:将蒜头掰瓣去外皮,切碎,捣烂如泥糊。茯苓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入锅,加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煨煮成稠饮,饮将成时加蒜头泥糊搅拌均匀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清肠杀菌,健脾利湿。适用于各种慢性腹泻。
制作:将藿香晒干或晾干,研成极细末与薏苡仁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稠饮,继续用小火煨煮片刻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祛暑清热化湿。适用于各种慢性腹泻,尤其适宜夏季饮用。
2 巧用暖宝贴对于因腹部受凉导致的腹泻症状,可简单的使用常见的暖宝贴贴于腹部,大约3分钟后暖宝贴中含有的铁、 蛭石、活性炭、食盐、水等合成的混合物会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达到温暖腹部的效果,这种受热会在12-20小时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可有效的缓解治疗因腹部受冷引起的寒性腹泻症状。
3 按摩法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顶住下痢穴,用力按压5-6秒后抬起,过1-2秒后再按压,如此重复15-20次,左右脚交替进行。
功效: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经验穴,出现腹泻就应该立即按压此穴,一般情况下,按压后便意会逐渐消失,如果腹泻严重,按压后症状也会减轻。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或掌面按在天枢穴,稍用力下按并揉动3-5分钟。
功效:天枢穴属胃经,又为大肠之募穴,故既能治胃部疾病,又能治肠道疾病,加上天枢穴有十分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止泻,又能通便,所以按摩该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腹泻,腹胀,腹痛,痢疾,便秘,胃痛,呕吐等肠胃道疾病。
4 敷肚脐法治腹泻
做法:共研为细末,然后加鲜生姜适量,共捣制成糊膏状,将药膏摊在纱布上,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一般用药30分钟脐腹有温暖舒适感,症状即可改善。若不愈,2~3日后可换药再敷。
功效:适用于功能性腹泻、急性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慢性腹泻,中医辨证属寒性泄泻者。
做法:上药共研极细末。以脱脂药棉将药粉裏成小球状,放在脐孔正中,以手按紧,外加胶布-块敷贴。通常上午贴后下午泻即止。
功效:适用于胃寒腹痛水泻不止者。
用法:将大蒜揭乱如泥,贴于两足心及脐部,即可止痢。吃2~4瓣大蒜,效果更佳。
适应证:痢疾初起,突然腹痛,便意急迫,下痢赤白。
备注:此外用五倍子醋炒,研末后再用食醋调成糊状敷脐,可治疗久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7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服用山麦冬功效强,能有效促进健康
下一篇: 做好这件事,能延缓皮肤出现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