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髓不实,故而产生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减退、耳聋、耳鸣、眼花、头晕等症状。因此,补脑须补肾,肾不虚则脑必健。
在中药里,有很多具有健脑作用的中药材,只要我们合理地使用,对于治疗脑部所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效。尤其是首乌内的卵磷脂是构成脑细胞的重要原料,因此是一味很好的补脑中药;胡桃肉含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及矿物质等,可以为脑细胞的各项机能提供充足的营养补充,也是一味较好的补脑药;五味子能强肝、增进细胞排泄废物,具有安神补脑的功效;酸専仁有养肝、安神、宁心之功效;柏子仁能安神宁心,可以治疗失眠健忘。以上这些中药都具很好的补肾健脾、补脑安神作用。
注意规避中药的副作用
吃中药也是很有讲究的,有的中药是相形相克的,有的中药也是有副作用的。中药大部分为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那么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副作用,只要合理地依照中医师的指导,相信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疗效。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黄帝内经》中指出:“气血者,神也。”意思是说,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即一些能够补气养血的药物就能够补脑。祖国医学又认为,精生髓,髓养脑,说明一些能够补精生髓的药物也能够养脑。
(1)人参
《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为名贵药材,以吉林产的最佳。野生的叫野人参,栽培的叫园参。人参自古至今,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补品,可用于补虚保健。尤其在清代,噙化人参及服用含有人参之保健药方,则是当时补益保健的主要方法。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经,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消食开胃、轻身延年。主治劳伤虚损,少食懒言,反胃呕吐、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惊悸、健忘、头痛眩晕、尿频、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还可用于抗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用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用于提高对低温和高温的耐受力;用于强心养血,治疗心衰和贫血。人参应用时,一般单独炖服,每日5~10克,但患有实热证和湿热证者不宜用。还可泡酒饮酒,或每晨口含一片慢嚼。但倘若吃人参过量或吃的时间太久,会出现烦躁不安、兴奋、眩晕、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等毒性反应。人参在保存时要防虫蛀,防变质,宜放阴凉干燥处保存。
(2)黄芪
黄芪为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李时珍《本草纲目》谓本药有良好的补气、固表、生血、生肌、利水等功能。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此药确有强心、保护肝脏、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强壮作用。大剂量的(30~60克)黄芪有降压、利尿、增加血浆蛋白、降低尿蛋白等作用,经常用于高血压、肾病、属阳气衰弱者,收效良好。但其功专温补,用之不当,易生热助火,故气滞温阳,饮食积滞、阴虚火旺者,均不宜用。水煎,每剂用量为9~31克,多与其他药配伍应用。
(3)五味子
此药有南、北之分,用于保健以北五味子为佳,其性温,五味俱全,但以酸咸为主,归肺、肾、心经。功能敛肺滋肾、涩精止遗、生津敛汗、宁心安神。据药理研究,北五味子对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作用极强,能促进二者的平衡,有利于神经衰弱的恢复,并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亦能增强体力,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是一味良好的保健药品。本品单用即有效,如《千金要方》载,用五味子为末,酒服,每次3克,日服3次,但外有表邪,内有实热者忌服。
(4)枸杞子
《神农本草经》将枸杞子列为上品,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功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乌发悦颜,为滋补肝肾之佳品。对于肝肾阴虚所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须发早白有较好疗效。枸杞子为历代保健良药,《神农本草经》载:“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据药理研究,枸杞子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有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用其防治高血脂症、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本品单用即有良效,可每日取枸杞子15~30克,水煎服,或开水泡浸代茶饮。本品久服,可抗衰不老,令人长寿。对于外感邪气、脾虚夹湿者,本品忌服。每服6~18克,可入膏、酒、丸、散、汤剂,并可煮粥、嚼服。
(5)鹿茸
此药为雄性的梅花鹿或马鹿头上尚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为贵重补药,其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肾阳、益精血,常服本品有健身防病、抗衰老之效。临床实践证明,鹿茸确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减轻疲劳、改善睡眠、改善营养不良及蛋白质代谢障碍,能促进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新生。总之,鹿茸以其温补之功,为身体衰弱、阳痿、遗尿、尿频、遗精、怕冷乏力、四肢痿软、神经衰弱等元阳亏乏之患者所常用,并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使用时可冲服:将鹿茸研成细末,每服1~3克;也可炖服:鹿茸1.5~4.5克,放杯内加水,隔水炖,服用。或与鸡肉同炖食,炖的时间约为二三个小时。但本品不宜煎用。阴虚火旺者、肝炎、肝功能不正常,或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者要忌用。
(6)杜仲
《神农本草经》将杜仲列为上品,其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正如《神农本草经》里所说:“主腰脊痛,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久服轻身耐老。”据近代药理研究,证实杜仲具有较缓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用于早期高血压。杜仲还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杜仲对它有疗效,其耐老益寿的功用是不言而喻的。每服9~15克。入汤、丸、散、酒、片等剂。由于其性温,阴虚火旺者慎用。
(7)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健脾利湿,益智安神,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古人称之为“上品仙药”。茯苓中所含的卵磷脂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滋补强壮剂。这说明古人称茯苓能“保神”、“益智”是有科学道理的。
(8)远志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根味辛、苦,性温,有安神益智散瘀化痰之功。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失眠等症。常服可增强脑力。
(9)益智仁
本品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味辛,性温,功能补肾益智,适用于肾虚精亏不能生髓养脑所致的脑力低下。
(10)石菖蒲
本品味辛、苦,性温,功能健脑,聪耳开窍醒神,有较好的养心益神功效,常服本品,能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令人耳目聪明,如《神农本草经》载其“明耳目……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11)刺五加
本品味辛、微苦,性温,功能补肾健脑。实验证明,可扩张脑部血管,改善大脑血流。
(12)西洋参
本品味甘、微苦,性凉,其健脑益智作用与人参相似,兴奋中枢神经作用比人参小,但其中枢抑制作用较突出。
(13)三七
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功能活血散瘀,止血,健脑益胃,其所含三七总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调节的双向调节作用。
(14)灵芝
本品味甘,性平,功能养心安神,健脑益智,有镇静镇痛作用,可抗衰老。
(15)何首乌
本品味甘、咸,性温,功能补肝肾,健脑益精,乌发养血,延缓衰老。因含有多量卵磷脂,有增强记忆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16)红景天
味甘,性平,功能固肾益精,强志增智,有中枢兴奋及“适应原”样效应,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抗疲劳,可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中药有一定程度的健脑益智作用外,也有一些西药有补脑作用,这里只简单举例说明。
(1)脑复新
此药能促进脑内葡萄糖及氨基酸代谢,改善全身同化作用,可用于脑震荡综合症,脑外伤后遗症,记忆力减退等。每片0.1~0.2克,口服,每次0.1~0.2克,一日3次,孕妇慎用。
(2)谷维素
此药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精神、神经失调症状,可用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周期性精神病,脑震荡后遗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片剂,每片10毫克,口服,每日3次,每次10毫克,有时可用至每日60毫克。
<别名>七叶胆、五叶参
<别名>桂圆肉
◎心虚火旺、风热感冒、消化不良、腹胀、痰湿偏盛者忌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6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高丽参的食疗方法,补气血提高体质
下一篇: 肉桂泡茶喝会有哪些禁忌存在